作者朱玉文,大公朗诵艺术团团长
坐上火车去拉萨(游记十四篇)
目录:
1.启程
2.北京
3.车行
4.广漠
5.雅鲁藏布大峡谷
6.车游鲁朗林海
7.老扎西
8.圣湖之美
9.布达拉宫
10.林芝桃花节
11.仓央嘉措 我之浅见
12.朝圣者
13.郭沫若故里
14.恭王府
坐上火车去拉萨(一)
启程
朱玉文
(2023.3.27晨)
公交、轻轨、取票、候车。
十年没有出行,
今天出发了。
硬卧、下铺、咣咣当当,
好像儿时的摇篮,
我进入了梦乡。
只有同行人的鼾声,
只有窄窄床。
失眠自愈了,
梦也很长……
坐上火车去拉萨(二)
北京
朱玉文
(3.27下午)
金色的阳光初照北京
我们与朝霞同行
北京
我第四次来了
来膜拜你的尊容。
行程很紧
我们来去匆匆
几件小事儿
我感受到了北京的热情
钥匙锁在箱子里
铁路安保主动帮我开锁
不知道车次
热情指路温馨提醒
只可惜赶上周一闭馆
我们没有机会瞻仰伟大领袖的仪容。
站在纪念堂的外面
心情是满满的崇敬!
天安门城楼上
毛主席亲切的凝视着他的百姓
广场上
走来一队队军容整齐的共和国卫兵
白玉兰花争相绽放
尽情展示她的华贵与雍容
鲜红的国旗迎风招展
金水河微波荡漾笑对春风
祥和的国度
祥和的北京
今天的我
迫于行程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没有时间去欣赏北京的盛世尊容
多少感叹发自心底
多少敬仰来自真情
我爱你——祖国 !
我爱你——北京!
坐上火车去拉萨(三)
车行
朱玉文
穿过夜的黑、夜的静,
唱着它独有的歌
列车一路西行
我似乎能听得出
它在不停的喘息、爬高
歌声中有些坚持、奋争
八个小时的沉睡
解除了昨天的疲劳
大脑也比较清醒
想起了家中花草
听不见锅碗瓢盆的碰撞声
优雅的小提琴独奏
更有温文尔雅的我深爱的先生
夜很黑也很静
现在是凌晨五点十一分
我不知道列车这是在哪里暂停
晨曦还没有呈现
只有鼾声、车声
望着窗外
似乎有微风吹过
平静的晨
平静的车行………
坐上火车去拉萨(四)
广漠
朱玉文
(3月29日晨)
穿过石家庄、兰州、西宁
列车在广袤的原野上驰骋
望不断的巨石、沙丘、丛山峻岭
赏不够的羊群马群和牦牛
钻不完的隧洞、隧洞、隧洞……
偶尔见到几辆汽车
似小小的乌龟壳在金色里爬行
走着走着
没有了羊群、没有了牦牛
没有了人行
唯独让我目不暇接的
是无边无际的黄沙
和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草
像干柴一样摇曳在风中
忽然听到人们的惊呼
一片刺眼的银色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列车似乎在围绕这银色游走
久久的不愿离开这天地浑然的美景
青海湖啊
广大的让我震惊
终于走近了
我看到了这巨大无比的明镜
似乎是高悬在高原的上空
湖水还没有融化
银亮亮 干净透明
看惯了家乡的青山绿水
我在想
这里的人们是不是很苦
这里的生灵该如何谋生
沙海里有一片片排列整齐的小树
在顽强的抗拒着恶劣的环境
人们说那是国家正在做的
防风固沙工程
现在沙丘已不再那么肆意的移动
列车越过黄河大桥
感觉那么自然那么轻松
我拿起相机
录下一段黄河大桥的风景
现在是海拔3256米
列车还在爬高还在西行
过了格尔木就开始供养了
还没有不适没有高原反应
同伴们还在沉睡
微微的鼾声
隆隆的车行……
坐上火车去拉萨(五)
雅鲁藏布大峡谷
朱玉文
(2023.4.6)
看过你的图片
听过你的声音
你的名字如雷贯耳
雅鲁藏布大峡谷
你的盛名早已穿越世界屋脊
让世人知道
珠穆朗玛峰最高
雅鲁藏布大峡谷最长最深
我曾经梦到你的奇景
我曾想目睹你的尊容
当我真真的站在你的岸边
我自豪
我怀疑我是不是
也成为了今日的大英雄
旅游大巴沿着百转千回的国道行驶
我心惊肉跳的祈祷平安顺利特别虔诚
偶尔望一眼深不可测的谷底
陡坡上几辆不幸掉落的车辆
碎成了铁皮的馅饼
雅鲁藏布大峡谷啊
人们对你如此深情
不远万里来朝拜
你为何用这样的方式
来挽留他们不许他们回程
走下大巴车沿阶梯行进
真想走下谷底试试你的水深
你的壮观让我却步
我知道我的渺小无法与你并行
照相机也表达不了你的神圣
三个半小时的欣赏由敬仰变成敬畏
我五体投地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从墨脱、米林、林芝到波密四县
你行走了五百公里的远程
平均深度五千米还嫌不够
你又打造了最深六千零九米盛景
深谷两侧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和植被
总觉得与家乡的长白山摇相呼应
大峡谷内黑松树比比皆是
长白山上岳桦林处处争春
雅鲁藏布江的流水湍急清澈
松花江源头挂在绝壁巅峰
我好想知道泥羊湖的水里
是否倒映的是南伽巴马峰
人都说旅游西藏是朝圣之旅
这圣地圣城圣山圣水让我热血沸腾
尽管高反 有点严重
尽管高处还很寒冷
尽管车行弯弯转转频出险象
我还是觉得
我不虚此行……
坐上火车去拉萨(六)
车游鲁朗林海
朱玉文
(2023.30)
(今天驱车420公里,行程五小时去林芝鲁朗镇境内观赏鲁朗林海。清晨拉萨下起了雨夹雪,很大。未知到林芝后能否继续前行。午后天晴了,理想实现了。)
圣地忽然瑞雪飘
纷纷扬扬挂树梢
晨曦也有阑珊景
日光城里好安静
四百公里赴林芝
车程超过五小时
好在周边景色美
刷新视觉很温情
午餐过后日见明
多吉宣布林海行
穿过林芝鲁朗镇
八一隧道有盛名
一路风景观不够
三一八线险象生
盘旋而上人烟少
树木葱茏不知名
海拔最高四千二
云山雾海诗画情
雪山林立接天际
西藏江南传美名
温暖半湿好气候
溪水清澈绕山行
万种野花竞相放
高原深处有仙境
鲁朗意为龙王谷
雪域瑞士人称颂
如若许你一世愿
或许游人忘归程
(格桑多吉:藏族导游,知识渊博,口齿清俐,一路车行,一路讲解。不急不躁,或许这就是高原导游与内地导游履职的不同。)
坐上火车去拉萨(七)
老扎西
——拜访藏族民宅陈世良老师获得的美名)
朱玉文
(2023.4.1)
高原的风
很有些苍劲
高原的雨
伴随白雪同行
藏族的同胞
温文尔雅谦逊热情
博大精深的藏文化
他们在虔诚的传承
今日到访藏族民宅
整洁的村落错落有致
温柔的卓玛像格桑花一样多情
二层小楼设施齐全
室内装饰民族特色浓浓
藏民们感恩祖国感谢党
伟大领袖毛主席就像活佛一样活在他们心中
娘当村的山坡上有一个烈士墓地
村民们年年自发祭奠为解放农奴而牺牲英雄
藏民族至诚感恩世界文明
锅庄里燃起来熊熊的火焰
酥油茶青稞酒像卓玛一样香甜多情
满屋的茶香
满楼的浓情
谈笑间卓玛爱上老扎西
陈世良是他的汉族实名
希望老扎西留在小楼
春天赶着牦牛去放牧
秋季提着篮子采集虫草填补家用
老扎西高兴的说:我看行? !
酥油茶香气还未散尽
亲自动手抓起糌粑想体会一下藏族饮食风情
如果说酥油茶香浓可口
糌粑有点不近人情
抓了个桃核大的糌粑放在口里
为了尊重兄弟民族的饮食文化
我只好艰难下咽不露表情?
晚餐还算比较可口
餐厅里载歌载舞很是盛情
石锅鱼配小菜吃饱就好
这里毕竟物产匮乏不能那么丰盛
小牦牛卧在草地酣然预睡
告别卓玛踏上归程
四百里车轮滚滚回到拉萨
圣城的灯火像家乡一样通明
舒适的酒店舒适入住
修养精神准备征战泥羊湖的旅程
这个年龄的朝圣之旅是对生命的挑战
有点高反
阻挡不了我们继续前行
只可惜苍天未遂卓玛所愿
老扎西与旅友一同返回圣城……
坐上火车去拉萨(八)
圣湖之美
朱玉文
(4.2晨)
昨日天气阴转晴
驱车百里圣湖行
一条天路如哈达
群山峻岭尽多情
登上海拔五千米
一块宝石映眼中
山水相依湖光滟
彩笔难描绝美景
对面可见喜马雪
仰头静观南伽峰
神女飘然凡尘落
灵山圣水天地清
着上藏服留倩影
唱起民歌抒心情
携手一段锅庄舞
天人合一美画屏
坐上火车去拉萨(九)
布达拉宫
朱玉文
(4月2日)
序:布达拉宫海拔3700米,占地总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
如果说仓央嘉措的爱情是一个传说,那么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爱情,则是实实在在的……
旅程已然近尾声
心心念念去布宫
圣地圣城有胜景
举世朝圣拉萨行
宫殿海拔三千七
主体共有十三层
白宫政教合一处
红宫灵塔住其中
游人如织缓缓入
不是信徒也虔诚
一路徐行鼻指口
手捻圣珠口念经
长头磕满十万个
风雨无阻奔圣城
地球最高珠峰顶
信念超过它几层
雪域高原展雄鹰
藏传佛教富盛名
人生若是存信仰
心灵圣殿高千重
站在布宫大广场
回望圣殿灯火明
不是人民智慧大
如何造就这恢弘
坐着火车去拉萨(十)
写在西藏林芝戛纳桃花节
朱玉文
高原深处大舞台
千树万树竞相开
目不暇接红和粉
千姿百态绿与白
珠峰贮备千年雪
戛纳孕育万种怀
远山云影共一色
胜过踏春江南来
坐上火车去拉萨(十一)
仓央嘉措,我之浅见
朱玉文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
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走近布达拉宫
想起仓央嘉措这传神的诗句
我在想:
一个出生的农奴家庭的孩子,
从小就习惯了在草原上奔跑,
当他突然间成为转世灵童住进布达拉宫
远离了父母
远离了草原
远离了他心爱的玛吉阿米
他是怎样的心情?
他该怎样接纳这些完全陌生的环境?
他即便是绝顶聪明,
是否明白江山美人孰重孰轻?
八廓街的往事
布达拉宫雪地上的脚印
他又写到:
“这么多年
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
我放下过天地
却从未放下过你
渐悟也好
顿悟也好
世间事除了生死
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是否可以这样认为:
爱情最纯真
其他都是闲事
包括江山
包括社稷
我在想:
假如他一直在草原
假如他始终在民间
那世间一定会有一对神仙眷侣
那中国诗坛上一定会有更美的诗行
歌颂纯真的爱
歌颂朴素的情
一千三百年悠长的历史
布达拉宫里
贮藏了多少珠宝珍馐
记载了多少故事传奇
布宫里没有六世达赖的金身
却留下了他最美的情诗
成为世界爱情诗歌里的至尊
八廓街没有了玛吉阿米的美丽
却留下了她比格桑花更美的传真
我似乎看见高原上格桑花迎风摇曳
似乎是仓央嘉措骑着骏马在草原上飞奔
骏马上还坐着玛吉阿米
彩色的发带和白色的哈达飘舞至今
是谁斩断了这自由的灵魂
是谁抹杀了这最美的纯真
为什么非要他只爱江山
凭什么不许他爱他挚爱的美人?
布宫的宫墙都是用奶蜜喷洒
为什么不能把香甜布放给挚爱的人们?
面对布宫宏大的建筑
面对红宫里黄金和珠宝塑造的圣灵之身
多希望世间的所有都如人愿
祝愿高原的扎西卓玛都能挚爱志贞!
(2023.4.5 于朝圣之旅归程的火车上)
坐上火车去拉萨(十二)
朝圣者
朱玉文
(4月8日)
八廓街上,
他(她)们面容憔悴。
三步一匍匐,
深深的叩首。
他们有的已经衣衫褴褛,
鞋跟也磨去了半边。
背上背着最简单的行囊,
心中却充斥着必胜的信念。
是什么使他们如此虔诚,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坚定。
风餐露宿,
一往无前。
即便是饥寒交迫,
即便是面对死亡。
我手中的零钱不多,
找了半天才找到几个五元。
默默地塞到她们兜里,
扎西德勒!
她们连说了好几遍。
我无法理解,
这份虔诚来自何处。
但我真切的感受到,
藏传佛教信仰的力量……
坐上火车去拉萨(十三)
游郭沫若故里
朱玉文
徐徐的风,
吹拂着北京城。
皇城跟下,
有一处居所高贵驰名。
走进郭沫若故居,
你就走进了典雅的所在。
即便你不是诗者,
也会肃然起敬。
从前只知道郭老笔下栩栩如生的《蔡文姬》《棠棣花开》《虎符》《屈原》《南冠草》《孔雀胆》《高渐离》。
却不知他为党为国做出的那么多丰功伟绩
“百花齐放百鸟鸣,
贵在推陈善出新。
看罢牡丹看秋菊,
四时佳气永如春。”
“我要以松柏的态度来刻画出自己的年龄,
能成为合抱的大木,
给天下的劳人以一片清荫,
即使中途遭了电击或者枯死,我也希望它的残骸
能够供给贫苦人一把取暖的柴。”
这就是郭老的座右铭。
抗日救亡
民主革命
弘扬新文化
促进各党派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如今虽然人去楼空
那些诗文书画充斥着这古老的建筑
当你站在众多的诗书面前
你会不自觉的肃然起敬
小院的后面有座小山
花草繁盛树木葱茏
郭老的雕像坐落在花木之中
慈祥和蔼深邃从容
这里游人不是很多
每个人都怀着那么仰慕的心情
有人在雕像前献上鲜花
后退几步深深鞠躬
院内落英缤纷飘飘撒撒
小山上曲乐声声婉转悠扬
我在想
是这恬静优雅滋养了文人雅士的品性
还是伟人的精神与胸怀造就了小院的风雅怡情
走出名人故居
回望飘出院墙的纷纷柳絮
我在想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名人
必有他的与众不同
一定是他生命的价值超出了普通人的千倍万倍
当新时代的春天来临的时候
前人的智慧经验精神财富
也是需要借鉴发扬光大的
西装革履
容光焕发
照样能够对旧世界
进行摧枯拉朽的革命……
坐上火车去拉萨(十四)
恭王府
朱玉文
恭王府的大宅院,
依然是富丽堂皇。
海棠花似红粉佳人身着盛装,
四溢的浓香充满庭院的角角落落,
笑迎如织的游人来来往往。
想起《铁齿铜牙纪晓岚》的剧情,
似乎看到和珅谄媚的笑容。
又似乎听到
大贪官脚下铁链声声。
幽静的院落里没有了威猛的护卫,
取而代之的是游人悠然自律的神情。
独乐峰依然是那么安然婵静,
可那个天赐的孩子却夭折在府中。
藏宝阁里的一切依然如故,
它的主人却该换了姓名。
就像,
不见了秦始皇的万里长城。
游人们走走停停唏嘘感叹,
情不自禁的想起纪晓岚的大烟袋。
喷云吐雾中,
有一股淡淡的清廉之风。
海棠花见证了岁月的流转,
珍贵的太湖石没能保佑贪官污吏的性命。
我似乎也看到了黑牢里和珅绝望眼泪,
又似乎看到了赐死大贪官的毒酒和白绫。
恭王府一行无限感慨,
祈祷祖国越来越繁荣。
反腐倡廉建设清新的国度,
让七彩祥云永远普照众生。
(2023.4.6)


编辑: 李 牧
编审: 马汝义
监制: 尹卓悦
主编: 王景惠
编委: 陈金福 杨桂珍 一 琳
胡 江 朱明杰 晏明华
李 凤 郑洪金 孙立芳
李迎春 白晓涛 郭建芬
策划: 刘颖华
顾问: 刘金享 张顺富 张守儒
杨 闯 王伟长 吴文昌
劳淑芹 王国清 方胜利
任 冉 王 谨 李淑琴
李德兰 刘春华 王启顺
韩玉春 谭 颖 闫三堂
齐玉山 李景春 甘会文
朱成华 刘兆亭 张文革
王根权 穆治钢 蒋永溪
戴成有
出品: 李 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