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牡丹,又名“焦骨牡丹”,这个名字的由来与武则天有关。据说,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的一年冬天,寒冬料峭,大雪纷飞,武则天闲来无事便在长安后苑饮酒赏雪,只见后花园内一片凋零,毫无生机。她便想让百花在一夜之间齐放,于是她酒后写了一首五言诗: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
写罢,她叫宫女拿到上苑焚烧,以报花神知晓。诏令焚烧以后,吓坏了百花仙子。第二天,百花摄于武后的权势都违时开放了,唯有牡丹仍然枝叶干枯,傲然挺立。武则天见牡丹未开,勃然大怒,便把牡丹贬至洛阳。谁知牡丹一到洛阳便生根发芽,欣然怒放,姹紫嫣红,锦绣成堆。这更惹怒了武后,便下令放火烧死牡丹。谁知牡丹经火一烧枝干变得焦黑,但是花朵却显得更加夺目,一时间呈现出万紫千红、花团锦簇、极为壮丽的景象。这也是牡丹被称为“焦骨牡丹”的原因。表现了牡丹凛然正气,不畏权势,英勇不屈的性格。从此以后,牡丹就在洛阳生根开花,经过洛阳人的培育,牡丹花开得更加艳丽。
七律-赞牡丹
诗||雅轩琴韵
国色天香赞牡丹,焉知富贵不胜寒。
盛开帝苑妍姿品,贬至神都焦骨看。
姹紫嫣红争媚艳,雍容高洁独清欢。
骚人妙笔频诗画,美满祥和百卉冠。
注:神都~这里指洛阳。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