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彩云南游》
走进“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风光”——石林(1)
宋厚健
云南省,简称“云”或“滇”,我国23个省之一,位于西南地区,省会昆明。介于北纬21度8~29度15,东经97度31~106度11之间,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省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8位。云南省是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有8个州(市)的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

2024年3月27日,我和夫人乘座中国国际航空CA1445航班,9:55从首都国际机场起飞,经过3小时50分钟的空中飞行,于14:05顺利抵达昆明长水机场,开启了七彩云南游休闲度假。

这次七彩云南游由深圳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主办。下了飞机,我们在行李提取处取完行李,走到1号门旅游接待区与《春城时光》工作人员核对信息后,由接机人员接送,入驻昆明都市高尔夫酒店。傍晚,我们自行叫车前往位于昆明市的国家AAAA旅游景区——“官渡古镇”。“官渡古镇”位于昆明主城东南,地处滇池北岸、宝象河下游,是历史上环滇池地区南贸重镇,是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踞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里既是古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誉满滇中的古渡口及佛教圣地。现有国家、省、市、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文物古迹30余处,其中尤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刚塔”最为著名。晚上,我们在美食街品尝了云南特色小吃;感受这里几角一块的臭豆腐、10元一碗香喷喷的鲜肉小碗米线,最时鲜的云南酸角汁及各类果汁,让人眼花缭乱的云南各种特色小吃,这里的烤生蚝1元一个,味道十分的鲜美,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城”的烟火气息。

第二天(3月28日)清晨起来,在酒店用过早餐之后,我和夫人乘坐BUS赴石林,游览“天下第一奇观”之称的著名国家AAAAA级景区——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开启了七彩云南游的第一站。说起昆明石林就让我们想起“远看大石头,近看大石头。果然石头大,石头果然大。”郭沫若当年游石林后留下的一首打油诗,吟诵这首诗,人们就会想到石林。

昆明市石林风景区,又称为云南石林,位于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离云南省会昆明78公里。范围达350平方公里。
昆明市石林风景区开发为游览区的主要是:石林风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

昆明市石林风景区已被联合国文教科评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风光”。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石林被誉为“天下奇观”,是国家5A级风景区,因其发育演化的古老性、复杂性、多期性和珍稀性以及景观形态的多样性,成为世界上反映此类喀斯特地貌遗迹的典型范例和“石林”二字的地源地,并具有很高的旅游地学科普价值。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桂林山水齐名。这里溶丘、洼地、漏斗、暗河、溶洞、石芽、钟乳、溶蚀湖、天生桥、断涯瀑布、锥状山峰等,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喀斯特形态都集中在这里,构成了一幅喀斯特地质地貌全景图。

云南石林这片神奇而又优美的土地,是自然界留给人们的一张地理图画,特别保护区面积44.96平方公里,是整个园区的核心区,也是最具科学研究意义的地方。特别保护区域高大的岩石丛林耸立,形态各异的柱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一支沉默的乐队,演奏着一曲自然美妙的音乐。第一类自然保护区面积为62.10平方公里,是国家重点保护地区 , 石柱、石峰、石壁……各种各样的岩石地貌让人目不遐接,不知道有多少人来此观光。其中,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07.21平方千米,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尽管它的地理地貌不像国家重点保护单位那样种类繁多,却也是美不胜收,气象万千,行走在这片充满了神奇色彩的石柱丛林之中,令人深深地体会到了一种神奇的自然之力。其中,多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35.78平方千米,是国家公园的缓冲区,虽说地形没有中央地带那般奇特,但也是一处非常不错的地方。同时,它还担负着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维持整体的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云南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犹如一片岩石的殿堂,它的每块岩石都是天然的鬼斧神工,充满了想象力,美伦美幻,魅力无穷。

参观游览哈斯特——石林,聆听每一块石头向您述说的故事。石林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貌形态是由于地表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在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一系列特殊的地表和地下形态。云南石林以其悠久的地质演化历史、广泛的分布面积、齐全的类型和独特的形态而著称,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的精华”和“喀斯特地貌博物馆”。
中国石林喀斯特地质博物馆位于石林风景名胜区内,博物馆将自然资源和文化传承紧密结合,是国内外热爱地球科学,崇尚大自然的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著名科学文化旅游景点,也是青少年所喜爱的地球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馆通过加强科普管理,开发科普资源、开展科普活动、参与科普交流、举行科普宣传、提升科普活动、保障科普经费等举措,提升了基地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取得了较好的科普成效。中国石林喀斯特地质博物馆于2012年度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昆明市科普精品基地”,2013年被认定为“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2013年度“优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走进这座“喀斯特地貌博物馆”,这里收藏与展示的展品藏品达万件,已有十件展品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定为中国之最。在游览石林之前,先对地质文化进行学习了解,您会更加震撼于石林自然景观的形成。博物馆分为矿物、奇石、木雕、宝石、化石等几个主题馆。您瞧,前面的这个展柜叫满汉全席,每一个柜子里放的都是不同的矿物质石材,还有通过紫光片照射变成五颜六色的矿物质染料,在完全黑暗的空间里参观,也是一种美妙的体验。
进入石林风景旅游区,领略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仿佛进到了一个神秘的石之世界。周围高耸的石峰宛如巨人的手指,指向着天空,它们形状各异,有的像人、动物,有的像花、树。在这个神奇的石林之中,我迷失了方向,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一个幽静的石洞。石洞内阴暗潮湿,有一种奇特的氛围。我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突然,一束阳光透过洞顶的石缝照射进来,映照出一个闪亮的水晶池,美丽得像一个宝藏。

走进小石林,这里的石柱错落有致,形态各异,石柱间为池塘、草地,是一优美的自然林园。这里的石柱比较稀疏是因为大部分的岩石,经过地质构造破碎后,被水溶解走了。这里最具代表性的是阿诗玛化身石,这个石林是阿诗玛文化的象征,游客们可以在此感受阿诗玛的传说和故事。这座石柱便是传说中的美丽而勇敢的撒尼姑娘阿诗玛。她身着传统民族服装,头戴包头,背着箩筐,昂首远眺,仪态优雅。阿诗玛,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阿诗玛使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演唱阿诗玛的故事。阿诗玛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终将代替黑暗、善美终将代替丑恶、自由终将代替压迫与禁锢的人类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阿诗玛在云南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在我心里萦绕了很久,经问询:彝族导游阿诗玛(在石林美女通称“阿诗玛,帅哥通称阿黑”。)告诉我,这个问题您问得很有趣,就如同像“饺子在北方是何物”一样,云南这片神秘而多彩的土地,自然是少不了各种各样的传说和故事,而阿诗玛就是其中的一个。
传说阿诗玛是一位美丽而智慧的姑娘,她生活在云南的石林地区,是那里的一个传奇。她的故事被编成了歌曲、电影,甚至被画成了壁画流传在云南的每一个角落。“阿诗玛”是美丽的撒尼姑娘;“阿诗玛”是动人的爱情故事;“阿诗玛”是由杨丽坤主演的电影经典。传说中,美丽的阿诗玛最后化作了一座永恒的石峰。这座石峰就伫立在小石林中,她亭亭玉立,颌眉远望,期待着心中的阿黑哥。人们用“阿诗玛”来形容那些美丽、善良、坚韧不拔的女性,也用它来代表云南的一种精神——那种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永远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

在云南大街小巷你都可以听到关于阿诗玛的故事,老人们会坐在门前,吸着鼻烟,娓娓道来阿诗玛与黑心财主张勇斗智斗勇的故事,小孩子们则会在课间休息时,模仿阿诗玛的勇敢和智慧,玩起角色扮演的好戏。阿诗玛不仅是一个传说,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在云南的旅游业中,阿诗玛的形象被广泛运用,你会看到很多以阿诗玛命名的酒店、餐厅,甚至旅游线路,这些都在向游客们传递着云南的独特文化和风情。所以,当您问“阿诗玛在云南是什么意思?”时,其实是在探寻云南的一种文化现象和精神象征。阿诗玛代表着云南人民的勇敢、智慧和善良,她是云南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是云南人民心中的一个骄傲。
聆听了美丽而智慧的阿诗玛的传说和故事,游览阿诗玛化身石后,在彝族导游阿诗玛的引领下,我们来到石林剑峰池游玩,剑峰池位于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镇,是莲花峰下一片池子,池上有曲桥蜿蜒于池水之上,迂回在石峰之间。池水清澈明亮,天光云影、群峰秀色,让人目不暇接,如诗如画,美伦美幻,尽饱眼福……
望峰亭位于石林风景区的大石林中部,建于一个高约40米的巨型石峰上,是石林景区的主要观景点之一。
望峰亭最初建于民国20年(1931年),并在1971年进行了重建。登上望峰亭,可以从中欣赏到石林独特的自然景观,包括“飞来石”“凤凰流翅”“双鸟渡食”和“仙娘钩”等著名石峰。站在亭中,四周石峰林立,重重叠叠,如万马奔腾,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畅想。
此外,石林的地势陡峭,行走其中需要经过一段奇峰怪石的丛林,但登上望峰亭后,您可以体验到“一览众山小”的美妙 ,尽览石林的壮美景色。
双鸟渡食在大石林望峰亭南,一石峰顶端有两块巨石,酷似两只哺食的斑鸠。相传,这是姑嫂二人的化身。嫂嫂被婆婆虐待饿死后化成一只斑鸠,对着送饭来的小姑伤心地叫着,小姑痛不欲生,在石上撞死后也化成一只斑鸠,用嘴叼起饭菜缓缓送到嫂嫂嘴里。天神知道这件事后,为教育后人,就将姑嫂二人化成渡食石鸟,让他们永驻人间。
石林湖,又称为恩来湖,是为了纪念周恩来总理而得名的。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到石林游览时,看到这里的洼池中只有很少的水,建议说:“有山要有水,有水就不枯燥了!”于是,石林人根据总理的建议,对原来的洼地进行了人工改造,建成了今天的石林湖。这片湖水清澈,让石林倒挂其中,为游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游览体验。
1962年6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同志到云南视察边防工作,从河口经建水返回途中顺道来游览石林时题词:“群峰壁立,千嶂叠翠”。短短八字,生动慨括了石林的特色和壮美。
云南石林以其“天下第一奇观”、“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的盛誉,同吉林雾凇、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走出石林,我们旅游团一行乘坐大巴前往就餐(午餐),沿途大家唱起欢快的歌声:“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我陪阿诗玛回家乡。远远离开热布巴拉家,从此妈妈不忧伤,不忧伤,哎哎!哎哎!不忧伤……。”置身石林胜景,宛若仙境,让人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石林中这些普普通通的石头都有着自己精彩的传说,这些故事令我感叹!令我惊讶!鬼斧神工、千奇百怪的大自然,迸发出蓬勃生机,伴随着这些古老的故事和传说,让我经久难忘……。
在石林彝绵民族茶文化中心用过中餐后(团餐),我们乘车前往楚雄云滇之城 .普洱之源品饮了云南普洱茶、观赏雅致的茶艺表演、学习专业的普洱茶冲泡知识技巧、了解了实用养生茶知识。马背上的茶马古市,在普洱茶香与驼铃声交织萦绕的歌声里,沿着茶马古镇曲折小巷穿越茶杯里的千年时空。
下午,我们在楚雄游览参观了大山深处上百种大自然的恩赏野生菌,这里的野生菌闻名世界。
晚餐,我们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品尝了云南最具特色的美食“野生菌火锅”,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作者简介:宋厚健,1959年7月4日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政工师。
1985年8月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1985年8月至1988年8月在中国文学函授大学中国文学专业学习。曾先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司法部、中国华侨旅游侨汇服务总公司、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工作,现在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退休干部。
《文学月报》杂志社签约作家,《白鹭文刊》杂志社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文学联盟知青分盟副主席。曾参与《毛泽东图书辞典》、《人镜丛书》等图书编辑撰写工作。责任校对了《瞿秋白与鲁迅》等图书。荣获全国文学大奖赛多项大奖。在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