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云山的云
作者:鲁生琳
不知从何时起,我喜欢上了看云。看东方发白迊接太阳升起的彩云,看晚霞西照送太阳落山的红云,看阳春三月,风和日丽的蓝天白云,看金秋十月,北雁南飞,清风送爽的浮云,看夏日雷时节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浓云,看隆冬腊月,雪花飞扬,天地一色,银装素裹的阴云,和云结下了不解之缘。
白云山是名实相符的生云的山,我把白云山比做云的母亲,云则是它的亲生儿女。黎明即起,临窗而坐,遥望白云山,从山谷中冒出来一缕一缕绵絮状的云雾,悠闲自在的绕山腰游动,在晨风的推动下缓缓升上山顶,将白云山罩得忽隐忽现,朦朦胧胧,天山一色,影影绰绰。
阳春三月,正是广州的霉雨时节,一连多日时续时断的阴雨,太阳被囚禁在云层深处,室内阴冷潮湿,室外寒气逼人。一日清晨,白云山巅露出一缕彩光,绕山顶的云渐渐变成桔黄色,一时间晨光初露,山峦清新,一场春雨将白云山清洗得干干净净。一陈急风将铁板似的云层撕开了一个大洞,太阳从洞口钻了出来,将一束朿的光柱斜射向地面。一连下了多日雨的云团,疲惫的一层一层向天边集结,天际线处,白云山露出了清亮的山峰,勾勒出了一幅云山互映美轮美奂的画面。
大自然给人的恩赐是丰厚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风云雨露,花鸟鱼虫,那一样也不能缺失。我记得徐志摩先生的一首诗:
天上风吹云薄
月照我们两个
问你去年时
为何闭门深躲
谁躲?谁躲?
那是去年的我。
一对初恋的少男少女,在清风习习,风轻云淡的月光下,卿卿我我,柔情细语,谈情说爱。试想如果没有轻风丶薄云丶月光这样优美的环境,那谈情说爱的分围就逊色多了。
白云山的云瞬夕万变,往往让人始料不及。一阵风过,从山巅竄过来一股黑云,霎时雷鸣电闪,风雨交加,伴随着三四级的风,呜呜的叫声如同龙吼,一阵狂风刮起,云团就像就像一群战马,呼啸而起直冲天际,使我想起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诗句。雷雨短暂而过,又是风平浪静。从山谷中涌出来的云团,浸润着雨后的湿意与清新,交由春风任性地剪裁,在天空中裁剪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有的像犬牙交错的崇山峻岭,有的像波涛汹涌的大江大河,有的像吞空而起扶摇直上的蛟龙,有的像仰天长啸的雄狮猛虎。最奇妙的是,一缕白云像一个着装素衣素裙的仙女,风姿绰约,顺风飘逸,舒展广袖,翩翩起午,人们不能不惊讶大自然的神奇。
我爱看天上的云聚云散,云捲云舒,它能将我拉回童年的记忆,使我心态年轻。一个人在凝注时,有极大的安定和真实,心底宁静而敞亮。身居官场时,我常用云捲云舒医疗心灵上的创伤,弥补心灵上的一些缺失,能使自己视野开阔,胸怀舒展,少一些焦燥和忧虑,多一些欢欣与愉悦。当今临近期颐之年,我仍然用云聚云散,云捲云舒看淡人生的得失,摆脱世俗的困扰,扎牢脆弱易变的篱笆墙,为自己营造一方宁静的天地,过好晚年平常人的生活。
云总是牵连着人的心。历代的文人骚客,英雄豪杰以写云留下了不少溃炙人口的诗篇。或抒发人生际遇,悲欢离合。或展示雄心壮志,雄才大略。读懂了天上的云,也就容易看懂人生的荣辱得失和大千世界的沧海桑田。
我在那遥远的七十多年前,小学老師给我们教的一首诗,至今还能背出精美的句子:看!天边的浮云,描绘着游子的心…我难忘那日落黄昏的柴门…
一个远离家乡在外飘流的游子,每当看到日落黄昏,鸟雀归窼时的天边的浮云,便思念身依柴门望子回家的亲人。每次读到这首诗,我就仿佛看到年迈的父母,依门而望,盼我回家的情景,潛然泪下。
1927年出生在江苏扬州江都小镇的星云大师,1951年在台湾新竹草湖畔创作的《星云诗》道:
夜晚,我爱天空点点明星
白天,我爱天空飘飘白云
无论什么夜晚,天空都会出现明星
无论什么白天,天空总会飘浮着云
星不怕黑暗
云不怕天阴
点点的星
扩大了人生片片的云,象征着自由。
作者以星和云舒发了对自由的渴望。
秦少游写了清新婉丽的《满庭芳》,其中有“山抹微云,天连衰草”名句,便得了一个风雅的“山抹微云”的绰号。
最有名的还是毛泽东主席诗词中,将云写得雄伟壮丽,气吞山河。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一代伟人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翻雪山,过草地,历尽千难万险,当诗人站在六盘山上,仰望天高云淡,雁阵南飞时快乐的心情,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写成“屈指行程二万”,将跨越千山万水的艰辛比做“走泥丸”,这是多么豪迈的气魄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风云巨变,一方面是帝国主义国家疯狂扩军备战,一方面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毛主席洞察国际风云,写出“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的光辉诗篇,用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世界的格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这种“力抜山兮气盖一世”的辉宏气势,指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景,给了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以极大的鼓午。读这首诗,对于我们认识当今世界处于百年不遇之变局,排除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仍然俱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和鼓午作用。
纵观人类的历史,和大自然界的风云变幻云捲云舒一样,既有晴空万里,风和日丽,也有阴云密布,狂风暴雨,人们既要会享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繁华盛景,也要有居安思危遭遇战乱残酷的思想准备。任何时候,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前进都不会是一翻风顺的。但是,无论处于怎样的时局中,都不能让浮云遮住望眼,保持定力,无论历史长河有多长,前进道路如何曲折,人类终将扫除一切害人虫,还世界一片艳阳天。这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我们共产党人誓死不渝的初心。
2024.3.26日于广州
作者简介:鲁生琳,1935年生,陕西旬邑人。1961年陕西师大毕业留校,任政教系政治经济学助教。后陆续调咸阳市周陵中学、渭城区红旗公社、咸阳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新城区委宣传部、西安市委宣传部从事教育、基层领导和宣传工作。1984-1992年担任西安市新城区委书记,1993-1996年担任西安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曾在省内外报刊发表各类作品近百篇,现已结集出版《春播秋拾》散文集等,作品感情真挚、意蕴深厚、语言隽永,深受读者喜爱。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