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园欺凌
勇敢说“不”
近日
有关“校园欺凌”的话题引发关注
校园欺凌
绝非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
而很可能
成为影响青少年儿童一生的梦魇
3月28日汉中市东塔小学联合中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以“向校园欺凌勇敢说不”为主题的讲座,本次讲座全力预防校园暴力和霸凌事件发生,不断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东塔学子在蓝天下快乐成长,勇敢向校园欺凌说“不”!
什么是校园欺凌
以生动真实的案例导入,让同学们在实际情境中了解到了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和心理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失等的事件。
校园欺凌的类型
中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讲解人员向同学们发起提问,校园欺凌有哪些表现形式呢?同学们积极与讲解人员互动,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总结出校园欺凌的以下类型:
01
身体欺凌
这是最容易辨识的一种欺凌方式,是指肢体上的暴力,比如对他人拳打脚踢、扇耳光、撕扯衣物等。除此之外,抢夺财物、故意损毁他人物品也属于身体欺凌。
02
言语欺凌
当众嘲笑、辱骂以及给别人起侮辱性外号等,是不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
03
社交欺凌
采取孤立行为,令其身边没有朋友等,是不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
04
网络欺凌
在网上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网络言论等进行恶搞,是不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
自救措施教育
接下来,讲解人员向同学们做了预防校园欺凌相措施的讲解,给同学们带来了深刻真实的体验。一条条措施背后,是深刻且警示人心的现实案例,同学们也增强了自身的防范意识,懂得了正确的自救措施。
1.反向形成(对于欺凌者给予他反向的个人表现)。
2.勇于说不,坚守自己的底线,有明确的是非观。
3.及时向老师反映情况。
4.告诉家长,获取应对资源。
5.加强自身法律意识,勇于用法律“武装自己”。
6.保证自我生命安全。
7.需求警察的帮助。
8.瓦解小群体(给予欺凌群体当中其中一个人的对抗,分散全体当中想责任分担的心理现象,从而瓦解小群体)。
霸凌者存在以下心理特征
权力欲望:校园霸凌者往往具有强烈的权力欲望,他们希望通过控制他人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
自卑心理:尽管霸凌者在表面上表现出强大的形象,但他们的内心往往充满了自卑。这种自卑可能源于对自己能力、外貌等方面的不满,从而使他们试图通过欺负他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社交需求:校园霸凌者往往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困难,他们可能无法建立稳定、健康的朋友关系。因此,他们可能会寻求通过霸凌行为来吸引他人的关注,以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
校园本应该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但校园欺凌的出现却让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伤書,也一次次冲破道德的底线,刷爆我们的眼球,只有我们对校园欺凌事件保持零容忍的态度,才能拯救自己。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真正的对校园欺凌说“NO”!
END
排版|刘亚霁
审核|程宇鸿 张豪 马蓉
人划线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