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上最美的遇见就是我恰好路过,你恰好盛开。人生如同一场绚烂的花事,那些盛开的瞬间,温暖了岁月,唯美了流年。
二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出道日,传说观世音的前世慈航大士面对佛祖立下宏愿,转世人间度醒众生,点悟从善之道,使众生脱离苦海、最终得成正果。
这一天是非同寻常的一天,承蒙玉华宫管理处副主任皇甫先生盛邀,在少林寺师父释延闳、释宏宙两位大师的陪同下,铜川漆和观止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文剑、王明阳夫妇向玉华宫肃成院捐赠二号珍宝馆内的镇馆之宝——有近百年历史的高155cm宽55cm,重340多斤的观世音菩萨一尊,为铜川文旅事业奉献自己的赤子之心。

一大早,九点多,李陕西老师、二马盘槽摄影师、防水材料公司寇总都已齐聚面粉厂珍宝馆院内,开始忙碌出行前的准备工作。小插曲的是全国散打冠军王巴特尔先生也正好来看望好友赵文剑,下榻在唐庭宾馆,机缘巧合,一起合影留念。
第一次到来的黄浦局长在参观门楼、珍宝馆一号馆和二号馆时,被里面琳琅面目、价值不斐的藏品的背后的大爱故事以及他们拨开云雾奇妙的庐山真面目深深打动。他到玉华四年多,如果不是延闳师傅的引荐,也不会知道铜川还有这样的私人家族收藏馆,而且与玉华从此结下不解之缘。
玉华宫是唐代初年的离宫,地处桥山山系子午岭东南,群峰叠嶂,林木葱郁。相传,这里的峡谷内有三处洞窟,乃唐太宗和后妃们居住过的正宫、东宫和西宫。其中,正宫位于北侧的山腰,也被称为“肃成院”遗址。

肃成院遗址位于兰芝谷公路东侧的山腰上,沿着石砌的台阶,向上行走200米,登上一处平台,眼前廓然开朗。这里便是肃成院的遗址,隐藏在一大片密林之中,环境幽静,游人罕至,被称为“寺沟”。从高空向下俯瞰,遗址如同一叶扁舟,漂浮在绿色的林海之上。
立在三月的草坪上,遥想当年玄奘法师译经时的盛况和今日的空旷,想起曹德旺先生的《菩提花开》,也想起一首现代小诗: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据考证,21世纪初,铜川市文物考古所对肃成院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发现建筑基址、排水设施、佛龛等遗迹,出土有唐、宋、明、清历代建筑构件等遗物。如今,在遗址之上,进行复原展示,可以看到一座半封闭的院落基址,包括大门、门房、正殿和偏殿等单体建筑。

肃成院遗址的东北角,在砾岩和红砂岩之间,有一片半开放式石窟。石窟内有八处佛龛和一段石洞,佛龛内均无造像,外壁上雕刻有莲花、菊叶、缠枝、骑士、力士等浮雕,虽然风化严重,但是轮廓清晰。
据说,石窟外曾经是一条瀑布,水流较大的时候,会形成一道水帘。在山谷尽头,有一块巨石,上面摆放着一尊玄奘法师的白色雕像。麟德元年(664)正月初九傍晚,玄奘法师经过肃成院的水渠,不慎跌倒,伤及胫骨,静养数日,不见好转。二月五日夜,圆寂于此地。
玄奘法师圆寂后,玉华宫逐渐废弃。唐玄宗天宝年间(724—755),这里已经沦为一片废墟,只剩下肃成院依然矗立,历经宋、金、元、明等朝代,最终毁于明末清初的战乱。

其实玄奘法师留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著名学者、中国玄奘研究中心主任黄心川先生把玄奘精神概括为六句话:真诚学习、勇于开拓的精神;历尽千难万险、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不慕虚荣、造福人民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虔虔不懈、寻求真理、攀登学术高峰的精神;融汇教内外各派的认同、宽容精神;工作作风踏实、计时分业的精神。“对理想永不放弃,对信念执着坚持”。
佛教文化里观音是慈悲的化身,供奉观音菩萨像,可以化解煞气、灾难、避祸、给人带来好运,减轻病人的痛苦。愚者转智,易求取功名。聚财聚福,官运亨通。保佑婚姻幸福,家庭美满;度自己脱离苦海,达极乐彼岸。赎前世罪孽,修来世佛缘。能为一切众生,种植善根。以众生心,做大福田,获天量胜果。能够超拔故去的人,使其永脱恶道,转生善道。
当我们双方一起将观世音菩萨历尽千辛万苦安置在肃成院的山洞时,从观世音菩萨凝眸远望的最美目光和从容的神态里,才明白回归家园的安心、无功力的怦然心动和完整的豁达,以及让世界遇见你的喜悦。

也许过去的一个转身就是永远,而今天观世音菩萨的一个远眺,又何尝不是一生一件事的等待?有人说,人间就是一个剧场,我们都是剧场里形形色色的演员,自己的人生总是充满着多种角色,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就是:自己。
在滚滚社会洪流中,或许我们早已把自己的内心扔到一边,根本听不到它的声音。人们之所以去参佛、拜佛正是打开心灵的疗伤之路,让心变得随喜,通透,不再执念,洒脱地看待自己的人生而已。
宋代大儒张载也认为一个人活着,最要紧的是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个安放之处。一个人,只有当自己内心的志向宏毅、心志坚定的时候,才能不为小事羁绊,浑浑噩噩、稀里糊涂过自己的一生。

我们中国人一向都崇尚“集体主义精神”,强调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鼓励天下的读书人,用一生去坚持真理与正道,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并且还要有推己及人,造福生民的思想。另外,还应当记得把祖先的智慧,代代传承下去。
最后,人生最终的契约目标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事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开创一个盛世,实现“大同天下”,让所有的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唯有天下的至诚,方能确立天下的大本。人这辈子短短几十年,短暂到来不及做第二件事。幸运的是这一天,皇甫副主任、释延闳师傅、赵文剑先生,他们遇见了彼此,他们愿意凝心聚力,去解锁人生唯一的那个谜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正如一位著名古稀学者吃惊地发现自己穷尽一生研究的问题,释迦牟尼佛早在2500年前就已经给出了答案:大道至简,次第花开,花开见佛——用生命去影响生命!
这就是人生最美的遇见:“请保持你心中的光 ,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黑暗。请保持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绝望。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请相信自己的力量,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因为相信你,开始相信自己。”
楚丰华
2024.3.28
23:36
作者楚丰华原名楚凤琴.祖籍河南许昌人士,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文稿在多家报刊、网络平台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联系方式:199091955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