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八仙庵
贺测亮
西安,古称长安,历史厚重,文化久远,寺庙众多,素有“一城文化,半城神仙”之称。
有一个成语,叫“八仙过海”,有一个道观叫八仙庵。在一个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来到位于西安市东关长乐坊的八仙庵(又称八仙宫)参观游览。
八仙庵,始建于宋,系唐兴庆宫局部故址,以其“八仙信仰的发源地,八仙文化的萌生地”而成为世界供奉八仙的最大道场,是全国道教重点宫观和道教全真派著名十方丛林。庵院坐北朝南,山门正对面的长乐坊街有一大照壁,上面刻有“万古长春”四个大字,门前新建有广场,供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庵前立有“长安酒肆”石碑,旁刻“吕纯阳先生遇汉钟离先生成道处”。据《列仙传》记载:钟离权祖师于长安酒肆感悟吕洞宾,“黄粱梦觉”度其成仙,后人为纪念吕祖于此立祠祀之。此为“八仙”故事之渊源。
穿过两面高耸的旗杆,我便来到了八仙庵的山门,门楣上方高悬着慈禧太后颁赐的庙额“敕建万寿八仙宫”。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西逃到西安避难,驻跸八仙庵。后颁发千两白银,命修建牌坊,为八仙庵颁赐“玉清至道”匾额,并赐名“敕建万寿八仙宫”,“八仙宫”由此得名。慈禧太后御笔赐额“玉清至道”、“洞天云芨”,光绪皇帝御书“宝箓仙传”流传至今。
八仙庵从山门至后殿,分为三进院。从山门进来,就到了第一进院,中间是一石栏水池,上架有石拱桥,小巧精致,称为遇仙桥,大凡拜仙抽签之人,都要从此经过。据记传,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求道时,在甘河桥遇吕洞宾祖师授“五篇灵文”而得道,故修遇仙桥以示纪念。桥后正面为灵宫殿。钟、鼓二楼分立左右,灵宫殿内正中供奉着道教的护法神王灵官。院的两侧有碑廊。
二进院,正面为五开间的八仙殿,为八仙庵之主殿,是道观日常举行盛大宗教活动的场所。殿内正中奉祀着东华帝君,两侧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的“八仙”塑像。
三进院,正面为斗姥殿。殿内正中奉祀着斗姥元君。
大殿的东西两侧各有跨院。东院有吕祖殿、药王殿和太白殿、财神殿,西院有丘祖殿、监院寮、市道协办公院等。
整个建筑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庙内环境优美,清静雅致,道骨清风,仙气缭绕,随处可见修行的道士、道姑。这里,门票3元,65岁以上老人和现役、离退休军人免票,没有成群结队的旅游团,少了商业氛围,多了香火气味,问道抽签的游人很多,是一个净化心灵,放松心情的好去处,成为西安最大、香火最旺、抽签最灵验的道观之一。由此,衍生出周边算卦的“半仙”摊位众多。
庵内古木参天,松柏翠绿,百花争艳。其中绿竹、牡丹、玉兰、黄杨均是名贵品种。最北侧的花园里,奇花异草,苍翠葱茏,枝繁叶茂,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令人赏心悦目。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行善积德、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您想修身养性,抽签问卦,方可问道八仙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