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浩然 300首散文诗之四十七】
柳哨声声
文 // 杨浩然(山东)
每年的初春时节,山村小巷里会忽然传来一声声清脆的哨声。令人忽然心有所触、情有所感。

这是只在初春才有的声音,仿佛宣言了春天到来的消息,这就是柳哨的声音。
柳哨的音色虽然单一粗疏,却富有一种奇妙的情感。孩提时代,一到杨柳泛青,柳眉初上,就会揣一把小刀,截一段合适的柳枝,制成柳哨。

柳哨发出的声音清脆明亮,有一种特殊的音效,是乐器和嗓音所不具有的。这声音带着孩童的快乐自由与无忧无虑。这样的声音深深地留在上一代乃至几百代人的记忆之中。
我的童年是在山乡度过的,在童年的记忆里,从柳枝吐芽到长出新叶,长达一个多月的日子里,村子里会时时响起声声柳哨。

往往是三五成群的小伙伴,个个鼓着两腮,憋足了劲儿吹。因柳哨粗细长短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粗长的声音低沉浑厚,细短的清脆尖亮,哨声此起彼伏,孩子的欢笑声,大人的叫好声,在乡村的上空回荡、交织,形成了一道优美欢快的乡村风景。
柳哨的制做虽然简单,但制作柳哨却有一种独有的乐趣。从柔软的柳枝上,截一段光滑柔嫩的部位,就如截取了一段春光,一段快乐的音符,一节独创的乐章。

当我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切掉粗的那端,捏住柳条细的那端,从刀口那端轻轻拧动、揉捏,就如拿捏住了春天的皮肤与骨骼,拿捏住了春天的重要部分。
当我将去掉青皮的一端浅浅的放在唇上,就品尝到了春天的青涩与生活的底味。当我调试着吹响的力度,让气流震动发出不同的声音,我就把握住了春天的节奏与声音。
柳哨声是美的,是意蕴丰厚的。这来自童年心底的乡村音乐,从不因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而消减。
“春站柳枝头”,我总想再折一枝柔软的细柳,做一个心爱的柳哨,吹开心里流淌着的乡村童年,吹开清纯时光里的春天,吹开我生命的新生与过往。

杨浩然,山东沂水人,历任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集团业务校长、北京文鑫教育写作学校校长、《传奇故事•校园作家》主编、《经典美文》执行主编等职,兼任中国教育科学院成功作文课题组执行组长、北大青少年手拉手立志成才全国作文大赛评委主任等。发表散文、小说、诗歌、故事等一千九百余篇。主编《小美文大智慧》《经典阅读》《月亮的温度》《小河轻轻对我说》《一棵小草的品格》《我和夕阳有个约》《雪与霜的记忆》《鸟儿的故乡在哪里》等文学图书二十余部,策划主编中小学作文、阅读理解、识字练字、诗词讲解等语文配套教材六百多本,三十多年来累计在全国各省市青少年报刊指导推荐点评学生作文发表一万三千多篇,个人出版小说、影视剧本、散文诗图书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