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宜兴“饮露山房艺术馆(彭祖华题,时年九十九岁)”工艺美术师朱亚琴、桑崧杰一行,再次来到武汉,于诗画画印大家彭祖华工作室,进行诗书画印艺术与紫砂壶艺融合交流,并题“宜兴市亚琴妇女爱心服务工坊”(彭祖华书,百零六岁康健)。
据载,宜兴茗壶甲天下,溯其源,皆言明时供春。供春何人?吴仕颐家僮是也。
宜兴有茶山,唐时贡焙。李郢《茶山贡焙歌》:“蒸之馥之香胜梅,研膏架重轰如雷。茶成拜表贡天子,万人争瞰春山摧。”王世贞《石亭山居记》“去阳羡四郭之外,无非山水;山水之所交荫,则皆沃野,有稻米蓟荈茗美箭柿栗之属。”
石亭者,吴仕颐之所居。仕字克学,正德九年进士,著有《颐山诗稿》。仕撰有《石亭歌》,见《荆溪外纪》。弇州记称:“吴大夫讳仕,以文行显。尝三拜学使者而三弃之,学士称为颐山先生。”即供春之主人。仕父吴隐君纶,字大本,号心远居士,宜兴之逸人也。王鏊表其墓,称“其人偏嗜茗饮,出必阳羡顾渚,非其地者,辄能辨之。其掇之必精,藏之必温,烹之必法,有茶经所不载。其炉灶、融鬲、灰承、炭挝之属,亦皆精绝古雅,甚自贵重。坐客四五人,勺少许,沫饽纷馥,三四啜已罄,必啜者有余思,始复进,终亦不令饫也。”人但知颐山有僮能制壶,而不知颐山之父好茶之甚,茶炉茶灶,以贻友好;故供春之制壶,实出于吴隐君之熏陶。吴大本筑别墅于阳羡溪山间,与沈石田交最厚,时有酬唱。石田诗《桃溪客话》具载之。颐山,盖山名,东连洞灵诸峰,属于蜀山;唐陆希声著有《颐山录》,此吴仕称颐山之由来也。
元时孙道明嗜茶好书。陶宗仪作映雪斋为孙明叔链师句云:“展席翻书延倒景,煮茶敲火送深更。”蔡霄园得其紫砂罐有“清隐”题名,是元明之际,紫砂壶已流行矣。
清初人记宜兴瓷壶制作之法最详者周容曰:“今吴中斗茶者,壶必言宜兴瓷云。始万历间,大朝山老僧传供春。至时大彬最著。僧始止削竹如刃;供春更斲木为模,时悟其法,则又弃模。”又云:“后起数家有徐友泉、李茂林父子。”陈贞慧称:“供春之后四家:董翰、赵良、袁锡、其一即大彬父时朋也。彬弟子李仲芳;芳父小圆壶。李四老官,号养心,在大彬之上,为供春劲敌,今罕有见者。”(《秋园杂佩》)案李仲芳即李茂林之子,万历间人。茂林以制小圆式著名,为阳羡小壶之祖。仲芳更师大彬,以刀法遒劲称。董翰字后溪,始造菱花式,赵梁则为提梁式,俱能别出心裁。其时壶人多累代相承,若时朋、大彬与李皆父子为名工。徐渭诗有句:“紫砂新罐买宜兴。”

当代省级、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桑黎兵(2005中国紫砂十二精英之一),以壶为载体,巧妙地运用“五色土”,采用堆、雕、刻、绘、嵌的艺术手法加以装饰,是其作品的最大特色,为紫砂花塑器的领军人物。《松鼠葡萄壶》被相关单位永久收藏。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朱亚琴(妈妈制造宜兴紫砂壶合作社社长、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其作品承袭传统,却又不拘泥于传统,时作时新,富于变化而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在造型上,简约大气;在线条上,气韵自然;在主题上,含蓄神会。《荷池秋风》被南京博物院永久性收藏、《瑞祥》被中国紫砂博物馆永久收藏。工艺美术师桑崧杰(饮露山房艺术馆馆长、江苏省优秀青年陶艺家),《双龙戏珠壶》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收藏、《莲花一界》被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永久收藏。
清朝,陈鸿寿(1768—1822年)书画家、篆刻家。字子恭,号曼生等。曾任溧阳知县。创曼生十八式,开启紫砂文人时代。
当代紫砂一家二代三人,桑黎兵、朱亚琴、桑崧杰工艺美术师,先后数年多次往返宜兴、武汉,跟百零六岁诗书画印大家彭祖华先生(字寿千)合作紫砂壶。把诗文书画印传统艺术与紫砂陶艺结合起来,堪称典范。人们称之为“寿千壶”,这种富于文人艺术的紫砂壶,以“寿千壶”知名于世,尤为人们所宝爱。
彭祖华,1921年生,书画世家——“余干三彭”:彭友贤在景德镇创办中国瓷厂,是现代国瓷创始人;彭友仁1922年春考入上海美专;彭友善艺术大师,以画虎著称,超凡的绘画艺术让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美术界给予江西“外傅(傅抱石)内彭(彭友善),现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旁建有彭友善美术馆,由徐悲鸿夫人廖静文题写馆名。
彭祖华,江西余干县甘泉村人。现为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湖北书画院院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创建者。
彭祖华绘画题材颇广,人物、山水、花鸟,走兽均画。他的画笔墨气韵沉雄,画风中西合璧,刚柔相济,造型生动,尊古重今,雅俗共赏。
2019年应邀参加中、日、韩三国名家作品展,并获得最高荣誉奖。彭祖华创作的《雄鹰图》享誉海外,被中国文联和国际艺术博览会评为特别特级作品,《春满人间》被英国伦敦博物馆收藏。《世界现代名家作品集》《当代中国美术教育家》《中国历代名家精品集》等均收藏了他的作品与传略。


文/图: 饶耿 编辑:李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