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篇传奇爱情小说奇异姻缘连载之(三)
作者:老革
三
几天后,郑本善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他重新回到了熟悉的工作与生活节奏中。他的生活依旧简单而规律——每天从起床、营业到关门,三点一线,周而复始。尽管工作依旧单调乏味,但郑本善的内心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时间飞逝,转眼间,郑本善已经在“小小酒家”工作了整整四年。这四年里,他不仅学会了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还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身高从160公分猛长到180公分,体重也达到了130多斤。如今,他已成长为一个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的帅气小伙,引得众人瞩目。
然而,这四年来,郑本善内心深处的梦想却始终未能实现——他一直渴望学习厨艺,但始终未能如愿,这让他深感遗憾。经过反复思量,他决定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李叔和李婶。
一天午后,酒馆里没有顾客,郑本善鼓起勇气,将自己多年来隐藏在心底的想法一股脑儿地倾诉了出来。
李老板听完后,并未感到惊讶,反而笑着说道:“本善,你已经不小了,确实该学一门手艺。你在我们这里一晃就是四年,也没学到什么真本事。最近,你李辉哥也打电话来,催促我让你出去闯闯。趁着你还年轻,去学厨师也不错,毕竟这是一门能让你走到哪里都能立足的技能。”话音刚落,李婶也接着说道:“本善,你李叔说得对。这四年来,我们虽然舍不得你走,但更怕耽误了你的前途。趁着年轻,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吧。学会一门手艺,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有口饭吃。对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我好给你收拾行李。”
郑本善眼含热泪,一字一句地说道:“感谢叔叔和婶婶当年收留我,这四年来,你们待我如亲生儿子一般,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你们的恩情,我永生难忘,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都会铭记你们的好。等我在外面找到落脚点,一定会给你们打电话。”话音刚落,他便扑通一声跪在老两口面前,磕了三个响头。李老板见状,连忙起身将他搀扶起来。
此时,郑本善早已泪流满面。李婶走上前,将他拥入怀中,瞬间,她的眼泪也如断线的珠子般滚落下来。
过了许久,郑本善才缓缓抬起头,说道:“叔叔、婶婶,我打算明天一早就出发。第一站我想去哈尔滨,听说那里新开了一些大酒店。如果不行,我再去东北的其他城市看看。”李老板夫妇听了,不住地点头,同时再三叮嘱他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保管好财物。
第二天一早,郑本善还没收拾好行李,李婶就走进来催他去前屋吃饭。他来到前屋,看到桌上摆着两盘热气腾腾的三鲜馅饺子。李老板笑着说:“你婶说了,为你饯行,特意包了你最爱吃的饺子,趁热吃吧!一会儿我们送你去火车站。”
饭后,李老板夫妇像送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将郑本善送到了火车站。到了站台,李婶从挎包里拿出两个信封,递给郑本善,说道:“本善,这个信封里是你这个月的工资,虽然你只工作了半个月,但我们还是给你开了整月的工资。另一个信封里有1000元,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收好。”郑本善再三推辞,说自己不缺钱,但最终还是勉强收下了。李婶又叮嘱道:“记住了,到了哈尔滨后马上给我们回电话,别让我们惦记。”郑本善点头答应:“婶婶,我记住了,你们放心吧,我到了哈尔滨一定给你们打电话。”
列车启动的那一刻,郑本善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与不舍。他趴在车窗上,不停地挥手向李叔和李婶告别,眼泪止不住地流淌。列车行驶了许久,他的心情才渐渐平复下来。
郑本善的座位靠窗,他目不转睛地望着窗外。窗外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农民们在田间辛勤劳作。这熟悉的场景让他不禁想起了遥远的童年时光,那时,爷爷和父亲在地里劳作的身影,如今依旧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经过近10个小时的旅程,列车在晚上19点10分准时抵达哈尔滨火车站。郑本善拖着行李箱,背着双肩包,手里还提着旅行袋,随着人流缓缓走出检票口。尽管天色已晚,但哈尔滨站前广场的路灯和霓虹灯将整个广场照得如同白昼。
郑本善跨过人行道,来到广场上,发现广场面积广阔,尽管是晚上,依然有许多外地游客坐在长椅上休息,还有当地市民悠闲地散步。
他听说哈尔滨火车站前广场原本有一座苏联红军纪念塔,但环视四周却不见其踪影。从路人那里得知,扩建后的广场已经将纪念塔拆除。
此时,他的肚子开始咕咕作响,心想还是先找个地方解决温饱问题。于是,他穿过广场,来到红军街,看到街边有一家面馆,便径直走了进去。他风卷残云般吃了一大碗牛肉面,随后向服务员打听附近是否有便宜的旅馆。服务员热心地给他写了一个地址。郑本善道谢后,拖着行李按照地址一路打听,很快找到了一家小旅馆。
这家小旅馆虽然面积不大,客房也不多,但卫生条件还算不错。郑本善办好住宿登记,预交了费用后,便在此住下。
此后,他每天都去各大饭店寻找学徒工作,但一连几天都没有结果。他心急如焚,竟把给李叔和李婶打电话报平安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于是,他决定继续往南走,又乘火车来到了东北的另一座大城市。
(未完待续、请您继续欣赏《奇异姻缘》四)

【作者:老革
作者简介:
张文革(笔名老革)、老三届、老知青。
现为:长春市朝阳区作家协会会员、长春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虽到古稀之年,仍酷爱文学,笔耕不辍。】

编辑、制作:老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