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岁清明遐思
戴生岐
七言四十排律,通韵
作于:2024/3/25
修改于:2024/3/26
天下忠贞有匹俦
山西介子眼球揪
为仁作义脉根壮
法治精神苗欠抽
时到踏青寒气罩
思覃祭祖泛心头
宗族地望两缘好
圭臬惟姬袒爱投
一旦遭逢生面目
里熟外嫩契约丢①
曾经携内绵山走
千古良臣耐敬眸
割股全君护公子
毁身保主解饥愁
一心奉上臻无己
抛却权银犹许由
隐遁山林火焚灭
名节烛照亮千秋
交融世界风云荡
文史鉴真丰果稠
西域愚节我族闹
神州冥币亚非流②
狂欢戏虐醉仙课
庄敬虔诚悟辈求
蝶动百年谋豹变
乾坤翻复势方遒
俟其进入新时代
公正新潮载大舟
法治无私伸百姓
同襄中梦舞丝绸
庙堂三问彰民本③
政事三清治理优④
赓续基因看行践
开生守命武赳赳
敏灵介子该宽慰
北斗导航风满楼
用越党争凝众志⑤
清明再展大河轴
普天群策谋鸿业
民主依规竞自由
注释:
①著名学者许烺光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不啻是一盘散沙,而且是“粘土”和“沙子”的组合体。在“粘土”(或大或小)内,大家谨守熟人文化“为仁作义”的信条,所以比较容易维系社会的基础性结构,譬如诚信友善。但是,一旦熟人社会的个体越界走向生人社会,就不容易葆有原来的社会态度。
②如今,我国清明节民间焚烧纸钱的习俗早已经走出国门,在非洲等地,他们把“纸钱”称之为“祖先钱”。
③庙堂三问,说的是执政能力强化的具体操作路径,即“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技于民”。
④政事三清,即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⑤用越党争,原话是“公以去私,用绝党争”。语出黎锦熙先贤诠释西北大学校训词“公、诚、勤、朴”时的解释语。予以为,公、诚、勤、朴四个字,不啻从特殊层面上,揭櫫和标的了一所百年老校的传统精气神;而且从普遍性意义上,豁显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治理体系和体制机制的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