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辽河之水》
迎接太阳
(外一篇)
作 者:宋今声 编辑制作:杨柳风
1999年12月31日下午4时20分,我伫立于村西一岗,凝视即将坠落的太阳。是急着要普照下一个世纪吧,正当我望日沉思之际,她留给20世纪最后一片绚丽的晚霞,匆匆落下去了。
我敬仰这个太阳。她至真至纯,至公至德。序四季之阴阳,守寒暑之冷热。定须臾于日晷,鉴光阴于顷刻。舍光芒于圆月而不思回报,给明亮于群星而不图恩惠。亘古至今,无论山呼海啸,江河沸腾,还是阴晴雪雾,风雨苍穹,她总是如期准时地出于东而没于西。不论是身着华丽与破旧,腰揣饥寒与阔气;还是一棵小草,一枝花朵,一座高山,一条小溪,她都会给一样的光和同等的热。太阳,孕世间一切生机,酿宇宙所有希望,造江山雄奇,播万物秀色。
我热爱这个太阳。她伴随了我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照耀了我憧憬梦幻的青春畅想。温暖过我冬日里的褴褛,热吻过我雨后的湿衫。让我享受了阴雨过后的清新,也沐浴了狂飙肆虐后的明媚。在我脚下的路上,她曾溶化了凛冽的冰冷,烘干了雨后的泥泞。她曾灼热夏日里的池塘,让我欢快的劈波洗浴,荡涤顽皮;她曾烤干秋天里的沙滩,让我以沙为纸,尽情地练习写字。她让黎明把我从酣睡中唤醒,去攀登勤奋,克服艰辛。她给了我淋漓的汗水,洗刷稚嫩,让我铭记,劳动驾驭智慧,不但可以摆脱困境而且还能造就自尊与文明。
2000年元旦清晨,我披衣来到屋外,抖落一夜未眠的困倦,去迎接这千年之交、世纪之会的第一缕阳光。
这是一个没有一丝风,没有一片云的冬日之晨,东方地平线上,泛着耀眼的朝霞,偶尔有几只麻雀,自袅袅炊烟里飞出,向霞光里驰去,像是在欢呼新世纪的到来。
冬日之日出,不像春夏秋三季,无云蒸雾障之状,少岚遮露映之姿;更不像人拥车挤的都市,升腾于楼宇广厦之间,冲冒于浓尘厚气之际,日上三竿,仍被朦胧。冬日晨阳,喷薄于冰肌玉质之中,纵跃于洁白剔透世界,钻出地面,便光焰四射,眩目耀眼。7时30分许,鲜红的太阳在万道金光中跳起,朝气蓬勃,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面对这轮21世纪的朝阳,我默诉心曲,昨天,你给了我生命与快乐,知识与力量,奋进与收获。今天,我将把自己的存在,视为新的诞生。跟着你,定位价值,珍重光阴,恪守良知与骨气,实践自信与承诺,让热血同你的晨光一样鲜红,让豪情与你的烈焰一样炽热,理想不泯,信念不灭,读写不辍,浩气长存。
创作于
2000年5月13日
重温于2024年3月27日
草原之殇
我们这里没有江南小桥流水、荷摇蜻蜓立之景,长白万山竞秀、枫桦染秋色之妙;更没有椰林婆娑之姿、青竹飒爽之韵。我们这里没有舟火渔歌,因为我们没有河流扬帆、湖泊撒网;我们这里没有晨钟暮鼓,因为我们没有千年古刹、上世庙观。而我们却有他们之所无:塞外天高,沃野地阔。
我们这里有逶迤连绵的沙丘、一望无际的草原。沙丘之上,衍生万种生灵,动物的、植物的;草原之上,滋养千样故事,春夏的、秋冬的。这就足以值得我们骄傲了,因为我们拥有了这些,便拥有了特色之美;母亲的一滴血脉,祖国的一寸疆土。
父辈们在家乡的草原之美上著作了草原文化。吉林马,体壮温顺健美;东北羊,肉嫩毛细毛长。草原的风儿,抚摸着雪白的羊群;草原的云朵,擦拭着雨后的马帮。草原的夏日,高悬着百灵鸟;草原的秋晨,遍挂着蜘蛛网。
父辈们用辛勤质朴、坚韧顽强去耕耘年复一年的希望,踏风霜,披雨雪;涝浚旱浇,不舍艰辛。他们抚育了我们的稚嫩,养育了我们的成年。我们感激父辈,是他们用自己的付出,换来了村落田园;是他们用自己的代价,换来了校舍杨林。使我们居有屋,食有饱,衣有穿,学有时。
然而,后来的岁月,我们的所作所为,在“向钱看”理念引导下,扭曲了,似乎没有珍重家乡之美,珍惜父辈劳动,近乎荒唐野蛮,切割滥了,散了;蚕食狠了,秃了。沙丘呼吸无时,草原喘息困难。沙丘裸了,在继续裸着;万种生灵随着日裸而日少;草原白了,在继续白着;千样故事随着日白而日无。家乡之美变成了家乡之丑!这是多么令人悲哀叹息的事啊!
我们有责任把家乡之美接过来,再传给下一代;我们没有理由制造荒凉与苍白并将其交给自己的晚生。
我们尽心了,尽智了,出了汗,出了力,树绿了沙丘,草青了草原,还其本来面目。春有草肥兔走,夏有花繁蛙鸣,秋有草低见牛羊,冬有雪沃草根息。若此。我们则无愧于先辈与历史,无愧于自己与未来。
当我们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老迈来临的时候,乘春之风和,夏之丽日,秋之凉爽,来到沙丘草原,去亲吻万种生灵,重温千样故事时,我们的衣袋可能是空的,但我们的道义之囊却是满的。因为我们受到了晚生的褒奖,而不是朝夕指责,终日怪罪。当此之时,我们为晚生们在我们手里接到的是生机勃勃,日益繁荣的沙丘草原而幸福、满足着,我们又年轻了。
2024年3月27日
作者简介
宋今声,中华辞赋社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文章多次在国家和省内外报刊发表。已出版《增年录》、《百赋集》等文集四种。创作经历和收获,2014年被收录《文化吉林·双辽卷》。2018年现代辞赋《陶然赋》被选入《当代辞赋名家作品精选》。现为双辽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名誉主席。有多部作品先后在《辽河之水》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