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农村火炕》
作者:只争朝夕
主播:沈水之北
监制:无 痕
责编:夏 天
总编:阳光波
东北的“三九”天,
那叫冷若冰霜。
农村唯一能取暖的,
就是烧热的火炕。
火炕有烟道的功用,
也是一家几口人共用的大床。
火炕上常有笤帚、针线笸箩,
还有大“炕琴”、小“烟筐”。
搭脚的被子放在火炕一角,
火盆坐在火炕的中央。
小猫也趴在火炕的旮旯,
俨然主人的模样。
烙烙火炕能让人缓解疲劳,
更益于腰、腿健康。
干完一天农活,
只要往火炕上一躺,
那是一个全身的舒服,
也是一种心情的快畅。
如果在往炕头挪挪,
那就是一个烫、烫...
躺下不到几分钟,
起伏的呼噜便开始作响。
此刻的你,
已经早已进入梦乡。
串门的邻居们也不客气,
进屋就直接坐在火炕上。
盘上两条大腿,
围拢在火盆旁。
大烟锅对着火盆取火,
吐出的烟雾便直冲房梁。
冬天的火炕很有趣,
不像夏天的火炕荒凉。
每逢冬天农闲时,
火炕便成小“市场”。
火炕上坐满了老人、孩子,
还有小伙、姑娘。
他们来自前后院,
都是街里邻坊。
打开毫无主题的话匣子,
便聊起了家常。
什么东家短,
什么西家长。
什么鸡鸭鹅狗,
什么猪马牛羊。
什么栽地瓜、土豆,
什么种大豆、高粱。
偶尔还会给孩子搭桥牵线,
介绍对象。
火炕不仅仅是“猫冬”的去处,
更像是交流生活的学堂。
火炕不仅仅是温暖,
更是阳光最多的地方。
火炕热乎乎,
屋里暖洋洋。
火炕像一团燃烧的烈火,
点燃了人们对春的希望。
七嘴八舌的聊天,
聊出了关东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火炕上的故事,
写满了庄家人质朴、平凡和善良。
我就在火炕上出生,
也是从火炕上起航。
火炕是我童年的一幕,
永远在我的记忆中收藏。
尽管今天生活在城市,
依然对火炕留恋、难忘!!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