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宝贵(新韵)

(一)逊色往事
腾床忆往辗心潮,逊色丢人脸火烧。
教育方针忽主线,五七道路踏偏壕。
全班榜列奸滑鬼,半路途溜大懒猫。
取暖拾柴居末尾,孙山弟子中头标。
注:上初二时冬季,学校践行"五•七"道路,勤工俭学,组织学生去盘龙沟捡柴取暖。我在全班倒数第一,女同学最少捡42斤,可我只捡了28斤。化学老师张云皓看着班级光荣榜,指着我鼻子说,"也只有你小子能干出这种事来"。可我却不以为然。
第二年夏季,学校又组织学生去盘龙沟割荆条。我只割了碗口粗细的一小捆条子。由于有上次的教训,也感到逊色,就中途溜回家。只好第二天向老师销假,谎称昨天因病没有上学。

(二)顽童惆怅
盘龙野果载辛酸,忆起当年体抖寒。
柜捂猕猴需酿酵,锅熬杏液做粥餐。
心急品乳浆汁饮,眼望尝鲜唾水馋。
顺手挥勺喝两口,泥汤备好洗肠怜。
注:6岁时暑季,父亲从盘龙沟采摘很多野山杏和桐枣子(野生猕猴桃)。桐枣子必须捂在柜子里发酵后才能吃,否则不仅酸牙,胃肠会有不良反应。可我嘴馋,偷着吃,结果上吐下泻。
山杏仁得经凉水浸泡,去掉毒素。磨成浆汁,放在锅里熬开后,用水瓢反复长时间飘扬,挥发毒素,方可食用。我闻出苦香味,看似跟平时喝的豆浆一样,嘴又馋了,顺手喝了两口,真苦啊,就吐出来。可把父母吓坏了,妈妈说,"他平时连酒都不怕辣,能不敢喝吗?"爸爸赶紧融化半盆子黄泥浆,准备灌我清洗胃肠。幸亏堂哥的一句话,证明我嫌苦都吐出来了。这才幸免灌黄泥浆。

(三)难忘晚餐
雄鸡破晓舍温床,睡眼朦胧待整装。
戴月披星薄履裤,粗餐淡菜素饥肠。
霜颜背汗哭随笑,冻饼冰渣涩伴香。
重磅镰刀勤换手,一盆两碗险阎王。
注:14岁那年腊月的一天,早4点跟随父亲去盘龙沟打柴。那天我比别人提前两个小时回家,到家已是晚上七点多。一路上饥渴难耐,手脚冻得猫咬似的疼痛,双手连一把镰刀都拿不动了。
到家后,狼吞虎咽吃了两大碗高粱米饭和一盆小豆腐,吓坏了妈妈。当我盛到第三碗饭时,妈妈抢过去说,"不能再吃了,会撑坏的。"……只好倚靠在枕头上躺不下,又动弹不了。可给我的感觉是,一点没吃饱,还想吃。
2024年03月21日

作者简介
谭宝贵,籍辽宁葫芦岛人,1956年4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曾从事过教育、党政机关工作,退休于税务系统。自幼受家父民谣、农谚及歇后语的启蒙,喜欢诗歌。其作品在多家报端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