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超300米重3.7万吨导管入海60秒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昨天3月25日上午,笔者应约透过央视新闻直播:目睹总高度达338.5米,总重37000吨,高度与横琴IFC相仿,用钢量相当于北京“鸟巢”国家体育馆,是亚洲最高、最重的深水导管架一一“海基二号”,在位于深圳以南240多公里的珠海高栏港片区流花油田作业水域滑移入水!全过程仅约60秒!尽享“丝滑”、蔚为壮观!央视新闻即时评论:“海基二号”相当于海上钻井平台稳稳矗立在海底的“大长腿”。
据悉,“海基二号”的海上安装作业,是亚洲首次在超过300米的海域进行固定式导管架安装作业。安装成功后将刷新作业水深、重量等多项亚洲纪录!安装就位过程预计将持续3天。
“海基二号”总高度达338.5米,总重37000吨,高度与珠海第一高楼横琴IFC国际金融中心相仿,用钢量相当于北京粤运会“鸟巢”国家体育馆,是亚洲最高、最重的深水导管架,按照百年一遇恶劣海况进行设计。“海基二号”平台将用于珠江口盆地的我国第一个深水油田流花11-1/4-1的二次开发,守护能源保障和安全的“国之大者”。
据央视报道,一个重达37000吨的“大家伙”,在60秒内冲入海中并保持姿态稳定,无论从常识还是技术角度来说都绝非易事。整个入水过程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安全抵达:将时间追溯至3月22日,“海基二号”导管架从位于金湾高栏港片区的中海油珠海建造场地启程,历经40多个小时的航行,于3月24日上午顺利抵达预定海域。
第二,极限切割:运输期间,导管架通过钢板与浮托船体进行焊接固定。抵达以后,70多名施工人员连续作业20多个小时切割钢板,为导管架“松绑”。全部切割作业在25日清晨前完成。
第三,入水扶正:本次搭载“海基二号”导管架的海洋石油229号船,在切割期间通过注水调载,不断改变船身的角度,以配合导管架下水。
昨天3月25日上午7时58分,海洋石油229号的甲板前端来到水平面以下4度,“海基二号”导管架依托巨大的自重向水面“俯冲”,实现“满分入水”!然而,此次滑移下水之后,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后续,该导管架将分12次进行注水作业。灌水后的导管架将逐步从“卧姿”转向“站姿”,稳稳落在海床上进行插桩作业。
央视现场直播评论称,相比之前“海基一号”280米的作业水深,“海基二号”338米的作业水深,不仅意味着指数级上升的海水压强与结构压力,也带来了更为复杂的安装作业。全新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的安装背后,离不开一大批同为“亚洲第一”的设施设备的支持。
🌹最长的“定海神针”:与“海基二号”导管架同时抵达的,还有16根“定海神针”——长达170米、用于固定导管架的巨型钢桩,重量、长度均刷新亚洲纪录。它们同样产自位于海油工程珠海场地,后续将在338米水深下经由深水打桩锤打入泥下130多米。
🌹最大的“海上力士”:用于运输的海洋石油229号船,是亚洲最大专用下水驳船。尽管如此,“海基二号”导管架上船后,探出船头18.5米、探出船艉110.9米。在现场参与“海基二号”导管架安装作业的,还有亚洲第一铺管船“海洋石油201号”,以及前亚洲第一浮吊船“蓝鲸号”。
🌹最强的“定海神钢”:“海基二号”导管架大规模使用产自湖南的高强度S420海工钢,项目成本降低1亿元,同时攻克超大型海洋平台轻量化设计关键技术。值得关注的是,S420钢的焊接技术,在海油金湾珠海场地完成攻关,技术水平位居亚洲前列。
🌹最有意义的“中国探索”:“海基二号”项目,也是我国首次将导管架平台应用于300米以上水深海域。将导管架平台应用水深提升至338米以上,有利于大幅降低开发投资、工程建设和生产成本,使大量潜在的深水边际油田开发成为可能。
笔者兴奋地获悉,作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安装的“国之重器”,总高度达338.5米,总重37000吨“海基二号”、入海插装仅耗时60秒!作业期间,配套使用的夹桩器、分隔器、调平器等关键设施设备,也同步实现“国产化”。近年来,我国实施大型导管架滑移下水作业近50次,累计安装重量75万吨,施工规模、最大重量、总吨位等均居于世界前列。其中,体量最大的“海基一号”和“海基二号”导管架平台均产自珠海金湾。而此次,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仅用时26个月的时间便完成建设,其相关技术也已推广至我国南部海域的深水开发项目,依托“金湾智造”为全球深水装备建造提供了“中国方案”。展望未来,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桥头堡”,中海福陆重工、三一海洋重工、烽火海洋网络等一批海洋工程“领航者”,获将带领金湾海工再上新台阶!为此,特赋《相见欢》为评为纪。
神针定海媒红。
视频中。
深水安装导管、瞬成功。
六十秒。
滑丝妙。
衣天缝。
三万七千吨重、插龙宫。
一一2024年3月26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