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诸城茁(zhua)山来
作者 台见新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大地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瓦蓝瓦蓝的天空中抖动着五颜六色的风筝,绿茵茵的草地上扬起一张张天真漫烂的笑脸;刚泛起新绿的山岭上,那花草树木之间引来了无数的鸟儿呼朋引伴;田野里已泛起了大片的青绿,那是一望无际的麦田;河畔边杨柳舞动着轻柔的秀发,婀娜多姿,露出妩媚的笑颜;河里碧水潺潺,水中游鱼怡然。大地上到处草长莺飞,鲜花烂漫,这时间,游人们扶老携幼,衣着鲜艳,纷纷到户外踏青,呼吸吸新鲜空气,张开双臂拥抱美丽的春天!
阳春三月风光无限,美妙灿烂,试问当下游人游览最好何处去?当数世外桃源——神奇而美丽的诸城茁山!
茁山不仅山环水绕,繁花似锦,空气清鲜,风景如画,美妙灿烂,令游人心情陶醉、怡然,而且更会令人睹物思情,追祖慎远,浮想联翩!
庄严的老母阁,皇姑殿,女英娥皇跪拜女娲娘娘似眼前;连绵的齐长城,茁山口,孟姜女寻夫哭倒长城“哗哗啦啦”一大片;古老的国槐,白杨树,见证了当年创业之艰难;惟妙惟肖的金蟾望月,不由地浮现嫦娥奔月的画面;美如画卷的长城岭,惟妙惟肖的美石翁,碧水潺潺的饮马涧,让人流连忘返;嶙峋陡峭的石八盘,堪比登天难;瓜果飘香的采摘园,琳琅满目,香飘京城令人羡!奇妙无比的茁山驿站,长城厅展,让人强烈地感受到春秋战国时期先民们修筑长城时劳动号子美妙鼓乐般!
茁山位于山东省诸城市区南部四十里与五莲市交界处,不仅是山东境内黄海与渤海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而且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齐长城(诸城段)的中心地段,称为“长城岭”。
茁山并不是一座孤立的山,而是连绵蜿蜒十几座山头,平均海拔大约在二三百米之间。当你踏进这方热土,就会惊讶地发现,春天在这里早早地挂上了枝头,山岭叠翠,繁花似锦,鸟语花香,此时此刻你会陶醉其间,禁不住发出世外桃源之惊叹!
当你登上茁山山顶,放眼眺望,顿时,心旷神怡,大有把酒临风“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此刻,会惊奇地发现,西面马耳山陡峭挺拔,蜿蜒曲折,南面九仙山俏丽挺拔,清晰可见,东面群山林立,峰峦如聚,北面常山孤峰突起,蔚为壮观,茁山就神奇地处在这群山拱卫的心脏地带。
茁山之所以神奇,首先在于山的名字很特别。明万历《青州府志》山川考记载:此山为“卓山”,卓者,卓越,超乎其类,拔乎其萃,卓卓乎也!而清《乾隆县志》“山川考第三”记载,为茁(zhuo),寓意为沐浴着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茁壮成长之意。而当地人却理直气壮地直呼茁山为茁(zhua)山,并且语气间充满了满满的自豪感!为何官方读音与民间读音有着天壤之别?这源于一个神奇的故事。
明代洪武初年的一天,一群山西移民,他们扶老携幼,背乡离井,长途跋涉,来山东寻找能赖以生存的风水宝地,当他们疲惫不堪,来到此地,但见这里,山岭连绵,土地肥沃,山涧清泉潺潺,洞口桃花,一派祥瑞之气。大伙不由得精神大振,恰此时,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霞光万道,山间雾气缭绕,犹似仙境一般。恍惚间,大伙眼看着山岭在努力地茁(zhua),河水一个劲地茁(zhua),众人大喜,大伙都认为这是天降祥瑞,寻到了风水宝地,便决定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于是,栽种了两棵国槐,作为记事树,山就称其茁(zhua)山,村庄就命名为茁(zhua)山村。
那么究其神奇的茁(zhua)字,有何含义呢,原来这是特有的俗语,只可会意,不可言传。茁(zhua),不仅含有猛地使劲,奋发向上之意,而且体现了一种意志坚强,坚韧不拔,勇攀高峰,力争上游,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抗争精神。怪不得茁山人们,总是气宇轩昂,积极进取,总有一种永不服输的劲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把茁(zhua )山装扮地美丽富饶呢!
茁(zhua)山的神奇在于村中两棵古老的记事树。这是两株国槐,树龄已有六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东边的那棵高大粗壮,然而却树干中空,下部树皮脱落,几乎坏死,为防止大风吹折,村里用钢管支架支撑加以保护;然而,每当春来,老槐树却抖擞精神,枯木逢春,绽放出青春活力,让人惊奇万分。而西边的那棵国槐却低矮瘦弱,并且卡在墙里。村民们告诉说,这棵国槐历史上曾遭受过雷击,树干几乎被烧焦了,可是,春天来了,她以顽强地生命力,竟然神奇般地活了下来。就是这么普通的两棵国槐,虽然遭遇剥皮抽筋、雷击火烧之灾,却植根沃土,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神奇般地抽枝发芽,枝繁叶茂,奋发向上,不由地令人敬意油然。
茁(zhua)山的神奇在于古老的老母阁、皇姑殿,以及险峻的石八盘和金蟾望月。
村东南山上有一座古老而神秘的阁子,那是人类之祖女娲老母隐住的地方。
相传,上古时期,华夏大地并没有山东半岛,一日,女娲老母与东海龙王对弈,结果女娲老母赢了老龙王,为了拓展人类生存空间,向老龙王讨要一块菜地,老龙王答应给一箭之地。女娲老母向后羿借了一支神箭,往东海射出了一个山东半岛。后来老龙王后悔了,要荡平这块土地,为了制止老龙王这一举动,女娲老母奏明玉帝,令二郎神担山赶太阳,二郎神最先担来了泰山和崂山,泰山占据半岛中心,崂山牢牢地把住东海岸,这才有了泰沂山脉余脉马耳山及其延伸部分,后来,女娲老母便隐居在美丽的茁山。历史上尧王访舜,禅让帝位,为了天下黎民生活幸福,让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帝舜,辅佐朝政。两位女皇曾问计与女娲老母,便栖身茁山,早晚聆听女娲老母教诲,于是,就有了金碧辉煌的皇姑殿,和山下的一潭泓水——石翁饮马泉。而险峻的石八盘则从皇姑殿前面的马啸石起,盘山而上,至茁山的齐长城前的小车场,不仅山势险要,怪石嶙峋,道路狭窄,荆棘遍地,人攀登时需要手脚并用,而且石八盘长达五里多,垂直高度达三百余米,其险峻不亚于泰山十八盘。
茁山之上有一巨石——“金蟾望月”,那是嫦娥奔月时,她身边的金蟾追随嫦娥来到了茁山,于是就有了,八步金蟾追月的美丽传说。金蟾自古聚财,是财富的象征,如今成为人们求财礼拜的地方。
茁山的神奇之处还在于“长城岭”上有一个“茁山口”,这里就是一脚跨两国,是古代齐鲁两国的分界线,同时又是山东境内黄海与渤海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明万历《诸城县志》“古迹”记曰:“长城在县治南,《齐记》:宣王乘山岭筑长城,东至海,西至齐州,以备楚”。清乾隆《诸城县志》“山川考第三”也记曰:“马耳山余脉自西往东连绵五十多里。。。。。。自黑峰尖而东为寿芝山,山南北平如砥,又东峻岭,六七里之夹山,俗名团山,。。。。。。迤东为茁山口,为车敞山,在茁山村东南。”
“长城岭”就是诸城人对齐长城的称谓,齐长城比秦代万里长城早了四百多年,有中国“长城之父”之美誉,是古代齐国一项用于国防的巨大工程,除了主要关隘设立关口之外,例如穆陵关、黄草关等隘口,其他地方都是用巨石和夯土混合筑成,现在已经列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啥偏偏在茁山留有神奇的茁山口呢?神奇的这里是山东黄海水系与渤海水系的分水岭,而更加神奇的是茁山口南坡水涧里生长着黄鳝,大头,细身子,山北坡山涧里却生长着细长的泥鳅。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相传,这奇特的现象与古时候的孟姜女有关。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可是要知道当年孟姜女哭的可不是秦代的万里长城,而是古代山东境内的齐长城!春秋时期,齐国为了防御强大的楚国,动用举国之力修建了齐长城,齐长城“因山为之,高培斩下”,用巨石夹土夯实而筑。因为工程浩大,动用了大批的人力物力,就连孟姜女新婚的丈夫范喜良也被抓了去修长城。一天,孟姜女思念丈夫,就去给丈夫送衣送饭,她挑着汤罐,前面汤罐盛着水饺,后面汤罐盛着面条,边走边唱着民间小调:
“正月里来正月整,家家户户挂红灯,
看人家夫妻同观灯会,孟姜女独自守闺门空。
二月里来龙抬头,春雨下得满街流,
人家夫妻江边走,孟姜女面对长城千万愁。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好风景,
人家花园嬉笑多,孟姜女走进花园冷清清。
四月里来蔷薇红,孟姜女面对蓉花泪盈盈。
盼夫盼的容颜瘦,那一日不哭到三更。
五月里来龙船会,锣鼓喧天排成队,
人家夫妻双桨游,孟姜女单舟独浆好伤悲。
六月里来荷花花儿开,鸳鸯戏水游过来,
看人家夫妻好似鸳鸯鸟,孟姜女想尓夫泪满腮。
七月里来七月七,天上牛郎共织女,
一年一度会郎面,孟姜女见银河哭悲戚。
八月里来把月圆,西瓜月饼敬老天,
看人家痛饮合欢酒,孟姜女对孤月泪涟涟。
九月里来九重阳,登高避难把山上,
孟姜女登上山九重,也难免官府抓去夫郎。
十月里来冷风日,北风吹来冷凄凄,
人家丈夫身上暖,孟姜女与尔夫缝棉衣。
十一月里来三九天,大雪飘飘天气寒,
为夫不受寒冬苦,千里送衣到边关。
十二月里来是一年,家家户户得团圆,
爹娘盼儿眼望穿,孟姜女寻夫未到长城边。”
孟姜女唱得悲悲切切,如泣似怨,她边走边唱,来到齐长城茁山口。茁山口本来是修建长城用来运送材料留着的山口,孟姜女逢人就打听范喜良在哪里,当有人告诉她范喜良已经不在了,埋进长城里啦!孟姜女闻言犹似五雷轰顶,顿时,天旋地转,一个踉跄,扁担一横一晃悠,前面汤罐撞在城墙石头上撞破了,水饺顺着山坡滚落到山南坡的山涧,后面的汤罐失去平衡,也骨碌碌地滚落到山后坡的山涧里,结果,水饺立即变成大头黄鳝“咕咕”的叫唤着,滚落到后面山涧的面条变成细长的泥鳅,也“吱吱”的应和着,扁担一横,把山口撑开了,因而茁山口就怎么也合拢不起来了。孟姜女沿着城墙一连哭了三天三夜,哭的是情真意切,日月无光,天地动容,结果齐长城“哗啦啦”一下子倒了八百里!为了纪念孟姜女,从此,就留下了“茁山口”,并且“茁山口”以西的城墙是用巨石夹土夯实而筑,而口子以东的城墙则完全是夯土而成!
茁山的神奇还在于神奇的土地和英雄的人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英雄的茁山人们,为了生存繁衍,开山凿渠,截流引水,辛苦耕耘。战争年代,保家卫国,他们义无反顾地、勇敢地拿起枪,共赴国难,浴血奋战,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人民曾经与日寇进行了一场殊死之战。和平年代,他们则躬身建设美好家园;
俗语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茁山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勤劳英雄的人们,凭着自己的双手,开山种田,农、牧、副、渔全面发展。不仅生产高效优质的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等主要粮食、经济作物和五谷杂粮,而且漫山遍野种植瓜菜、果树,饲养山鸡、牛羊。其中,金灿灿的小米、籽粒饱满的绿豆、豌豆,鲜艳的红皮地瓜,纯洁的花生油、天然山鸡蛋、新鲜脆甜的山桃、初春新鲜的香椿芽,细嫩的牛肉、羊肉,金色的草鲤等成为茁山独有的特产。
如今,为了全面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市、镇两级政府的领导下,茁山社区党委书记王权,带领社区党委一班人,在益民集团企业家王坤董事长的鼎力支持之下,高屋建瓴,对茁山统一进行了规划布局。他们深谙“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发”的道理,立足农业,发展工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以保护发展齐长城文化为切入点,积极发展本地民俗旅游业,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现在茁山口段齐长城,已经进行挂牌保护,并有专人巡逻养护,新建了两千多平方米的“茁山齐长城文化展厅”,已经对外开放供人们前来参观游赏。茁山已经成为国家齐长城公园驿站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母阁观光园、皇姑殿采摘园、金蟾望月、石翁饮马泉、原山东省人大副主任王树芳,四十多年前亲手栽下的九棵高大的白杨树等大批的景点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尤其,新建的塑料大棚香椿园,硕果累累,新鲜、香味浓郁的香椿芽俏走四方,供不应求。今年社区已经计划再扩大香椿种植100亩30000株,力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支柱产业。
如今,茁(zhua)山人们,正以茁(zhua)的精神和韧劲,乘着党的二十大的东风,敢立潮头谱新篇。现在长城岭已经成为国家齐长城公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天都吸引了大批的游人前来参观游玩。
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英雄的茁山人们凭着聪明才智,必将茁山装扮的更加青春靓丽,成为齐鲁大地上冉冉上升的一颗最耀眼的明珠!
神奇而美丽的诸城茁(zhua)山!美哉!伟哉!
踏青游览请到诸城茁山来,这里世外桃园鲜花四季开!
作者简介:
台见新,字,政舜,号,龙溪居士,男,汉族,生于1960年6月,大专毕业,退休教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2012年在“中国文学网上”发表了《台五传奇》和《苏学士品名白龙寺》网络文学。2014年10月在山东省政协主办的《联合日报》上发表了《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东路大鼓》。2014年在北京《民间文学》杂志第八期上发表了《窦光鼐名扬江南》,2015年在北京《民间文学》杂志第一期上发表了《龙家兄弟》。2020年5月在上海《故事会》发表了《看走眼》一文。
2015年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演艺工作委员会、中国戏剧家协会艺术发展中心等单位举办的“中华颂”第六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活动中,创作的“东路大鼓”鼓词《拜大年》荣获铜奖。2015年9月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中,创作的东路大鼓鼓词《杀鬼子》获辽宁鞍山曲艺研究所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