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体诗三首
作者:常照
其一
《咏春口占兼迎作协新友》
春光二月显朦胧,
两岸缤纷各不同。
忽报玉兰初相见,
历尽严冬更从容。
其二
《花朝节前日与归真斋主章兄同赴姑苏并通州》
昨日春光好,
照我到吴西。
心怀旧时友,
北上催马急。
一日千里还,
辗转任披靡。
人生如山水,
遥见最相宜。
其三
《农历二月十五佛陀涅槃日时别八年再访法源寺题》
千载华严定唐疆,
法入末世国已殇。
百年今日远来客,
曾随徐林赏丁香。
常照按:
京城古刹众多,而法源寺之所以遐迩闻名,除自身的悠久历史与沉淀之外,另一方面因1956年在法源寺成立的中国佛学院,是为东土佛门最高级别的教育机构。
据史载,法源寺始建于唐贞观19年(645年),彼时唐太宗亲率大军征辽东,兵败,且痛失将士十万,遂退至幽州城(今北京),于出征誓师处修建了一座寺院,以祭奠远征辽东的阵亡将士,并赐名为“悯忠寺”;寺院至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历经半个多世纪后才全部竣工,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
与北京城内的另一座古刹广济寺的不同之处在于,法源寺的许多古迹现如今依然历历在目,可供来访者日常观赏。如天王殿内明代的弥勒菩萨、韦陀菩萨及四大天王的铜造像;大雄宝殿中供奉的“华严三圣”明代木胎贴金罩漆造像;毗卢殿内的“五方佛”明代铜佛像(正中居最高层的毗卢佛据说是按明万历帝母亲李太后的形象制成);以及元代忽必烈曾命人制造的犒赏军队时用的特大号酒器“渎山大玉海”的底座(现为法源寺的国宝级文物)等等。
另外,唐武宗时兴道灭佛,大毁佛寺,很少寺院能够躲过浩劫。但正是因为有碍于太宗皇帝悯怀忠烈的初衷,故此幽燕八州所有的寺庙中只有当时的悯忠寺得以独存。现如今的法源寺为清雍正11年(1735年)复建,并在重修后由当时的寺名崇福寺更名为法源寺。
法源寺曾见证过许多史实,如唐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史思明曾在这里建塔立碑;宋靖康之难时,金人囚宋钦宗于寺内;较近的有戊戌六君子殉难后,谭嗣同的遗体曾收于法华寺内(寺院距离菜市口直线距离仅仅数百米)等等。这当中最为温馨的,是距今整整100年前的1924年4月26日下午,文豪泰戈尔在林徽因与徐志摩的陪同下来到法源寺,三人于丁香树下赏花论诗,直至夕阳西下;那一年,泰戈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作家简介】
常照
本名沈林沼。作家、美评家、油画家;美国爱缪斯基金会副会长、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会员、阿联酋艺术家协会会员、中东华人收藏家协会创始人;曾任迪拜政府经济发展部《中小企业家》杂志“聚焦中国”专栏作家;曾执教于北京大学EMBA课程并兼任多家中外企业的经营战略顾问;2018年中加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获“杰出艺术家”称号;2022年第五届美国传承杯国际艺术节获金像奖;著有《陈糠录》、《常照诗词选》等古体诗专集,另有短篇小说及美学评论多篇发表于中外刊物。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