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半】
文/嘉玲:
相对完整而言,“半”无疑是未完成的一种状态,是令人遗憾的一种缺失,然而,对于文学艺术、自然哲学、人生修养等方面来说,“半”又是一种高妙的技法,一种至高的境界,一种宽大的胸怀,一种过人的智慧。
我有一次买花的经历。一天,看到花农推着满满一车盛开的杜鹃,不胜欣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盆花开得最艳最美的杜鹃买了回去,心里还挺得意的。可时隔不久,杜鹃花便蕊残瓣枯,凋落殆尽了。本想多欣赏一下杜鹃的美艳,可短短几天工夫,它便零落成泥了,好不失意。事后,我拿此事去询问花匠,花匠说:“外行啊,外行!你一点也不懂‘泰极而否’的道理?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它的对立面转化了。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花儿美艳盛放之时,就是残败零落之日。买花,你不如选只长出了花蕾的植株,那样,你不仅可以观赏到花儿开放的全过程,而且可以长时间地欣赏花儿的漂亮美艳了。”也许,这就是“花开半时偏妍”的道理吧。原来,自然界中也存在着“半”中岁月也悠闲。
“半”,还可以理解为一种为人处世的修养。
恩格斯曾说,人是尚未完成的存在。上帝造人,只造出了一半,留给了人许多空白,让人不断地填补,从而修炼自身,完善自我。一旦人生的空白被填满,一旦修炼得十全十美,人的生命也就到了尽头。
愿我们知晓“半”的哲学,掌握“半”的艺术,达到“半”的修养,无边受用“半”的恩赐与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