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深情而专注的乡愁书写——序杨彩虹散文诗集《一袭虹》/李耀斌
深情而专注的乡愁书写——序杨彩虹散文诗集《一袭虹》/李耀斌
精华
热点
24-03-25 11:21
7579
阅读
关注
深情而专注的乡愁书写
——序杨彩虹散文诗集《一袭虹》
文 /李耀斌
秋分的暮色油画般浓郁,没有了春天的春暖花开,没有冬天的严寒深沉。秋天就是秋天多彩的季节。
杨彩虹是近年成长起来并活跃于宁夏散文诗界的青年女作家之一。据我所知,和宁夏很多新世纪后成长起来的作家一样,杨彩虹的写作时间或者说公开发表自己作品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是一经“上道”,便能表现出极具个性魅力的冲击力来,比如近几年,她的一些很具有“杨彩虹”内容特色和气质风格的散文诗作品多次登上宁夏及国内的一些专业报刊,短短几年,杨彩虹多次获得区内外散文诗征文赛事的大奖,以及一些地方性和特色性较强的“诗人年度人物”评选奖项,并籍此进入读者的视野,赢得认可,成为地方文学圈里一袭虹光、一抹秀色、一帧风景。
杨彩虹的个人散文诗作品集马上就要付梓出版了,我怀着喜悦的心情通读了全部书稿。在享受阅读愉悦的同时,我也看到了杨彩虹在创作道路上所付出的艰辛劳动,也看到了杨彩虹渐趋成熟的创作风格和劲道丰腴的个性张力。同时也是受彩虹所托付,絮叨这么一篇文字,算是对一个“深情而专注的”书写者的精神支持。
“我常写故乡的山花,树草,白云,物件,在某一时刻回顾,感觉它们都是有生命的,在日渐老去的路上,拾捡着乡愁。写田野上吹过的风,蓝天挂着的彩云,拼接着时间的光泽。写城市的繁华,日月星辰,所有人间烟火,仿佛自己穿上了华丽的衣服,穿越人海,生命被洗礼,在远方,在阳光下明媚绽放。”
这是杨彩虹散文诗集《一袭虹》后记里的一段话,这段话道出了杨彩虹创作的题材取舍和写作意义。是的,杨彩虹的书写是“深情而专注的”,这从她的集子《一袭虹》里便能够看得出来。杨彩虹的散文诗集分为三辑,分别是“震湖梦”、“罗山情”、“一袭虹”,杨彩虹说,震湖是她的第一故乡,罗山是她的第二故乡,而“一袭虹”主要呈现的是她迈入不惑之年的“百感交集”,可见她对书稿的篇章分类和排序是煞费了一番“心机”的,同时也道出了杨彩虹散文诗集《一袭虹》篇章编排的内在逻辑,也籍此看出杨彩虹对待文字的“固执”和专注。
从整本书的篇章内容而言,无疑,杨彩虹的书写脱离不了对“故乡”的诗性描述和深情吟唱,比如第一辑写震湖,第二辑写罗山。“震湖”和“罗山”是镌刻在杨彩虹现实生命里的两个“故乡”,是杨彩虹记忆里抹不掉的两个地方,也是她创作的时候,无意识地,就会渗透到文字里的两个地方,而在有些特殊的时候,比如编辑自己的第一本书稿时,又有意识地强迫性地显现出来而又非常牢固的两个地方。这种创作过程当中的“无意识渗透”和编排书稿时候的“有意识显现”,表现在杨彩虹的散文诗集里,便是中国文人根深蒂固的“故乡情结”,一如鲁迅之于“鲁镇”,孙犁之于“荷花淀”,席慕蓉之于蒙古草原。当然,也可以说“震湖”和“罗山”就是杨彩虹的“文学地理”。
第三辑“一袭虹”杨彩虹认为是自己“迈入不惑之年”的“百感交集”,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这种“百感交集”,实际上是一个创作者到达一定阶段的精神困惑,这种困惑,恰切地和杨彩虹的“不惑之年”相契合,对于杨彩虹来说,便是一种“不惑之惑”,是她精神层面的忧郁和迷茫。在这本集子里,如果说前两辑的“震湖情”“罗山魂”是杨彩虹现实性的物质层面的“故乡吟唱”,那么,第三辑“一袭虹”便是她理想性的精神层面的“乡愁寻找”。
“故乡情结”抑或“乡愁书写”是中国文学的精神特征之一,从远古的《诗经》到鲁迅的《故乡》再到当下一些“乡愁文学”尤其一些自带个性“精神地理”的作品,都带着“故乡情结”抑或“乡愁书写”的光芒,当然,杨彩虹的《一袭虹》也是和这种精神光芒一脉相承的,因而我说,杨彩虹的写作是“深情而专注的乡愁书写”。
以上,可谓我所言杨彩虹散文诗作品集《一袭虹》内容和形式上的一些比较鲜明的特色,杨彩虹的《一袭虹》还有其显而易见的内在的气质品格,那便是深情、专注、忧郁、婉约、绵密、睿智、诗性、唯美……文如其人,诸如此等,既是杨彩虹散文诗作品的品质提炼,也是作者人格和个性气质的呈现。
比如下面的句子:
航拍的故乡,蓝天白云之下,开启了我尘封的乡愁。悠悠的湖水里,动荡着我思乡的泪泉,瓦蓝的屋顶下,储存我温暖情怀,那弯细的小径道,正通向我思念港湾。
我的心,我的魂溶入画里,这沉甸甸的乡恋,却如初恋般魂牵梦绕。那叠恋的山里,深藏着情人多情的眼眸。
我听见了雁鸣的哀思!我看见了枯死的血脉!风抽出岁月之刃!我看见鬓发晕染的日子在昨日叹气!
无声的泪,是否还能浇灌我离家后干枯的心。
——《画里是我故乡》
再如:
匆忙的岁月,剥光了曾经的美好, 原来,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没舍得丢弃,依旧携带在生命的行囊中。那些陈旧泛黄的记忆,在每次的思念中,像一朵朵花,赤裸裸的开在我的行程里。
——《夕阳里的老路》
站在故乡的尘埃里,我像一个行客匆匆的路人,载满淡淡的哀愁,还有挥之不去的离恨。
——《故乡的清晨》
远方的游子,总喜欢把那缕炊烟升起的地方叫做故乡。扯一片白云,把思乡的疼痛暂且包扎,黄土飘荡的氛围里,飘散着窝窝头浓烈的味道,吊在屋檐下的腊肉渗着经年的往事,炊烟厚重的香火里,续着未掐断的肚体带,缠绕着一山一丘。
炊烟滋养的故乡,滋养着我的童年。有人从炊烟里走来,有人从炊烟中离去。当天涯悄悄生满故乡的烟火,游子总会勒脚回望,飘落村庄的炊烟,便是生命与灵魂安然的落脚。
——《炊烟深处是故乡》
这是杨彩虹笔下的“故乡”,诗性唯美又忧郁缠绵,雕刻着作者随着岁月日增而愈来愈清晰的记忆,也酣畅淋漓着一个离乡女子经年的忧伤,亦是她高浓度的对故乡的一种特别的刻骨铭心的依恋情愫。
不错,“故乡”这个词是在作者的散文诗集子《一袭虹》出现的频率极高的一个词,籍此,“故乡”也成为杨彩虹散文诗书写的“习惯性”题材,当然,这取决于作者的成长经历和人生历练,这种成长的“私人性”所圈定的创作素材便把自己和别人区分了开来,同时,历练和觉悟也决定了作品的深度,再加上深情、专注、睿智、唯美的个性气质,使她的语言的质地和色泽也随之厚重而锃亮,呈现出区别于其他人的“杨彩虹”特色。尤其第三辑“一袭虹”里的部分文字,情感更沉郁,行文更洒脱,精神更超越,显而易见地,这部分作品艺术上的成色和分量更趋于瓷实。当然,杨彩虹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也不是固然为“沉郁”,像“罗山情”这一辑,便显得昂扬、热情、向上、激越,这与作者“在时的”的生存图景和不变的生活态度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杨彩虹的散文诗集结集出版,既是杨彩虹个人创作的阶段性总结,同时,也丰富了宁夏散文诗的创作,为宁夏散文诗百花园又裁处一朵奇葩,可喜可贺。我还要说的是,创作的道路艰辛而又漫长,希望彩虹以《一袭虹》的出版为契机,为新的起点,且行且珍惜,一直走下去,用诗性的文字把自己的人生走成天边的“一袭虹”。
2024.03于一尘斋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355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