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妙爽
群与群之相继,代与代之相续。虽已过去六十一年,但“雷锋之歌"的余音仍萦绕在每年阳春三月的暖风中,因为他的基调源于我们民族的美德,因为它的旋律源于我们党的政治本色。
驿路梨花年年开,雷锋精神代代传。六十一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少年,我们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立足新征程,展现新作为。自觉把雷锋精神融入实践,让它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从雷锋精神中汲取大爱的力量,弘扬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中去”这句话是对雷锋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1961年5月的一天,雷锋冒雨在去沈阳的路上,透过雨幕,他隐隐约约的看见了一位妇女的背上背着一个孩子,还牵着一个小姑娘,他们在大雨中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向车站。雷锋急忙前去,将自己身上的雨衣,披在了那个妇女身上,然后背起地上走着的小女孩,陪同他们一起到了车站,又把他们送到家里。那妇女感动的热泪盈眶,紧握雷锋的手,问道:“同志,我该怎么感谢你呀?”他却说道:“不要感谢我,大嫂,您应该感谢毛主席呀!,说罢,便冒着大雨走了,在回去的路上,他的嘴里还喃喃的念着:“我是人民子弟兵,我为人民做好事,在苦再累也觉得甜………”诸如此类的事件仍有许多,无一不体现了雷锋的助人
从雷锋精神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践行追“锋”少年的时代要求。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热爱祖国,向上向善,树立人民中心立场,弘扬为人民服务的贡献精神,让学习雷锋精神处处可为,时时可为;我们要把崇高的追“锋”信念融入日常行动中,赓续中华传统美德,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造者和接班人!

六十一载雷锋活现


六十一载字迹如新。
从伟人的题词到初一生的演讲,雷锋精神成为几代人顶天立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脊梁。在新时代更加发扬光大,并将永远地传承下去,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最佳营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