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罗宗志文集卷六•高崇文萃》汇集了作者近20年来倾力创作的散文、纪实、评论文章(包括一些著名作家为作者的作品、书籍写的序及评论)共40余篇,有的在各种文学报刊及官方网络平台发表,有的曾在各种文学征文大赛中获奖。现整理成集,名曰《高崇文萃》,将陆续在都市头条推出,为新时代文学增添隆重的一笔。
《罗宗志文集》总共分为六卷,卷一为长篇小说《乡魂》(已出版);卷二为长篇小说《乡梦》(待出版);卷三为中短篇小说集《爱,可不可重来》(待出版);卷四为诗词集《翰苑心韵》(已出版);卷五为诗词集《翰苑清音》(待出版);卷六为散文集《高崇文萃》(待出版)。欢迎社会各界热心人士鼎力支持,亦欢迎作家学者为本文集撰写序或评论。文稿将一并辑入文集并赠送作品集及作者亲笔书法作品,以示鸣谢!
(作者微信号:gc894357378 通讯邮箱894357378@qq.com)

中华名果——四会柑桔
四会被国家授予“中国柑桔之乡”,四会柑桔质优物美,品种纯正,色、香、味俱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欣赏价值,历代被列为“贡品” 。

品质卓越 独具风味
四会柑桔品种繁多。柑的品种有贡柑、甜柑、行柑、蕉柑、茶枝柑等;桔的品种有沙糖桔、蜜桔、八月桔、大红桔、朱砂桔、四季桔、年桔等。尤以贡柑、沙糖桔和蜜桔品质最佳,风味独特,因此作为主要品种加以栽培。柑桔属于含糖偏低的品种,含糖量一般在12%左右,果酸度0.4%,是酸甜度最佳的水果之一,有丰富的维他命、矿物质、氨基酸;其叶、核、皮均可入药。据明朝万历年间(1578)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记载:桔叶可消肿散毒,治肺痈、乳痈;桔核可治腰痛、小肠疝气及阴核肿痛;青桔皮可健胃解酒、治疟疾寒热、防治乳癌;黄桔皮可治咳嗽、反胃吐食、大肠秘塞、风痰麻木等等。
繁殖栽培 历史悠久
四会柑桔尤其是沙糖桔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较大种植发展也有四百多年。唐朝《元和郡县志》载:“……柑子,开元始有,山僧种于南楼寺,其后常资进献”。这是岭南柑子成为贡品的较早记载。
据《四会县志》载:四会柑桔最早在大沙上林种植。到清朝乾隆年间(约1736--1795),柑桔种植才遍及社甫、黄岗、仁聚、陶塘、面沙、姚沙、松甫、沙尾等铺。民国二十四年(1935)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农林研究委员会温文光著的《广东省柑桔类调查》记栽:“吾国柑桔栽培盛之地,首推广东一省,境内栽培极广……北部北江流域之四会……”又载:“四会县产柑最著名,……主产地为西沙(今四会贞山独岗村委会),四会西沙产的柑扁圆形……皮光滑,深黄色,肉红黄色。味甚清甜而爽口,品质极佳,此品种颇耐贮藏,为本省柑类中最优良也。” 这说明当时西沙曾是柑桔产区。
清末民初,地处绥江河畔的黄田、石狗一带逐渐引种柑、桔、橙,成为柑桔主产区。到1949年,全县柑桔种植面积87公顷,产量达到12300余担,已有一定的规模。

开拓市场 产销两旺
四会柑桔先后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名优果品”、“国家A级绿色食品”等殊荣,并注册了“华贡”、“紫千红”、“富贵来”等名牌商标;被我国多位著名柑桔权威专家喻为“中国第一果品”和“中华民族品牌”。2005年又通过了国家级“原产地商标”认证。
“打造品牌、开拓市场” 是政府近年发展经济战略的重头戏。四会特色沙糖桔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日趋完善,近年已建成仓丰等柑桔专业市场4个,后逐年发展扩大,总面积达到5.5万平方米;市政府并计划于2006年在仓丰柑桔市场原址的基础上选地扩建高标准的农业部定点的柑桔批发市场,规划面积500亩,首期计划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形成柑桔特色产品销售一条街,促进相桔销售向专业化、批量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市政府还组织考察团先后到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大都市召开产品推介会,开拓东北及东南亚市场,使四会柑桔远销国内外。
(本文发表于2006.6.26《西江日报》)
作者(右3)与诗友参谒六祖古寺
罗宗志个人简介及创作成果
个人简介:
罗宗志:(笔名高崇,书斋号:隽逸轩),汉族,广东省四会市黄田镇人,归国华侨侨属,四会财政局退休干部。2006年参加广东省作协文学院第一期(总第十期)小说创作高级研修班学习,2016年参加广东(肇庆)长篇小说高级研修班学习。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楹联学会会员、汉诗协、中诗协协会会员、肇庆市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肇庆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 、中国散文学会东莞创作基地特邀作家、都市头条网络平台认证编辑。与人联合创办四会市诗词学会、四会市楹联学会并任执行会长。2013年创办《玉城》杂志并任执行主编;2019年与人创办《楹联大观》杂志并任执行主编;《龙甫文史荟萃》《人文罗源》《罗源风采》等书籍执行主编。
创作成果:
著有长篇小说《乡魂》(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在《中国文学》连载)《乡梦》两部、中短篇小说集《爱,可不可重来》一部、诗词集《翰苑心韵》(电影出版社出版发行)《翰苑清音》两部 、散文集《高崇文萃》一部、诗文合集多部。作品发表散见《中外文艺》《世界华文作家》《当代华文文学》《中国文学》《财政文学》《作品》《贵州文学》《齐鲁文学》《诗词选刊》《雅剑诗刊》《珠风小说》《商海儒风》《香港散文诗》《羊城晚报》《珠海特区报》《西江日报》《肇庆作家》《西江文艺》《星河诗刊》等全国各地报刊及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诗刊微信平台等各大网络平台;作品曾获“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全国诗书画大赛诗词类一等奖;《小说选刊》首届、第二届全国小说创作笔会征文二、三等奖;石膏山杯“我与自然”全国散文大赛三等奖;中国散文学会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全国财政系统建党90周年征文三等奖;《创新大旺》全国诗词楹联征文三等奖;《广东文学院》主办的“星湖之春”征文三等奖;广东观音山全国诗词征文大赛三等奖;“金城杯•中国梦”全国征文大赛三等奖;肇庆作协、西江日报联合举办的“我们的节日——中秋节”征文诗词类一等奖等多项全国、省、市各类征文大赛奖。作品入选《世界诗歌年鉴2022卷(汉英对照)》《当代中华诗词库》《中国当代诗词作品精选》《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名录》《肇庆当代新诗选》《肇庆作家文集》《肇庆文学》等大型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