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志义先生七绝《牵牛花之觞》简析王楼(内蒙古)
牵牛花之觞
文/贾志义
形如喇叭未吹牛,却作多年冤大头。
任尔花容多俏丽,从无劣迹亦蒙羞。
这是一首咏物精美小诗,也可说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讽喻佳作。字面看作者是在为牵牛花鸣冤叫屈,打抱不平,实则是在为社会上哪些蒙受不白之冤的人鸣不平。
首句“形如喇叭未吹牛”,这是一个紧缩的转折关复句,意思是(牵牛花)虽然形状像喇叭,可从未吹过牛,批驳称牵牛花叫吹牛花的论调。“喇叭”是形象的比喻。
第二句“却作多年冤大头”,这一句与首又构成转折关系,“却”是表重折的关联词语。上句说牵牛花虽从未吹过牛,但是却当了不知多少年的冤大头。作者毫不隐讳地为牵牛花喊冤叫屈。
第三四句“任尔花容多俏丽,从无劣迹亦蒙羞”,这两句联系非常紧密,必须放在一块解读。这两句之间是让步关系,用“任凭(任)……也(亦)……”作关联词语。这两句字面意思是:任凭你容貌多么俊俏美丽,又从来没作过坏事,也还是蒙受了羞辱。这仍是在为纯洁无瑕的牵牛花呜不平。句中“尔”是人称代词,表第二人称,作“你”解。用第二人称,直用“你”呼牵牛花,显得格外亲切。
全诗借为牵牛花喊冤叫屈,为社会上那些无任何劣迹而被冤枉的人呐喊。
这首诗全诗用拟人修辞手法,把花当作人来写,赋予了牵牛花以人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立意鲜明,且极具社会性、普遍性。笔墨集中,字字句紧扣中心,无一赘余字词。语言凝炼,表现手法灵活,通篇用拟人辞格,用以物喻人的表现手法,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