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之旅:叙事诗
圣鸽(长春)
几辆崭新的大巴
满载着游客
奔驰在高速路上
穿越北国之春的季节线
滚动的驱轮
向目的地挺进
我的眸子
始终盯着外面
看清晨冉冉上升的朝阳
看树上的鸟巢
看人间的烟火
看田野里卷成捆的苞米杆
天空上那几只大雁
也拍打着翅膀
随我们前行
车轮时速100脉
我们飞跃一条条小河
闪过了一道道山峦
车窗里
有歌声有笑语
有打扑克的
有唠嗑的
还能听到打呼噜的催眠
一路上有好几个服务区
不错不错
那些瘾君子也借机下车吞吐云烟
一路上
穿过了多少个隧道
谁也不知道
可都知五个半小时
抵达了目的地
抵达丹东这片美丽的
鸭绿江畔
丹东
属于三线城市
丹东有三条江会合黄海
松花江
图们江
鸭绿江
这是大自然形成的
这里有诗有画
还有东北的樱花园
这里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这里是辽宁的一張名片
曾记得
一九五0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
雄纠纠气昂昂地
跨过了鸭绿江
经三年与朝鲜人民军的共同作战
终于打败了美帝国主义侵略者
终于在板门店
开始了四方谈判
战争结束了
历史进入了新的开篇
几十年过去了
英烈们的形象
至今还浮在我的脑海
丹东原叫安东
丹东是旅游业发达的城市
丹东的对面就是北朝鲜
抗美援朝纪念馆
我们欣赏了历史文物一件件
和那些老照片
虽然
战争的硝烟已不再弥漫
而
松花江断桥就是当年战火的见证
它的左侧
重新架起了一条互通的友谊新桥
来到这里的人无不拿起手机摄录
无不留下闪过的画面
晚餐后我们又观光了夜景
之后
我们下榻就近的凯达宾馆
之后我们享受着淋浴
我们为健康而活
为快乐而来
最难忘的是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河口
有的去了长河岛
有的瞻仰毛岸英的雕塑
也的在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坐骑前美拍
这里是丹东的
朝鲜民俗村
这里雾有水还有山
我们又一次直面着第二座断桥
直面那老式坦克
那歼五飞机
还有许多许多
都让我们留连忘返
所有的行程和扑捉
无非是为了忘却的记念
今夭的小雨加雪
陪我们穿越了历史遗留下的遗址
这是老天滴下的眼泪呀
当年朝鲜战争非常残酷
中国人民志愿军
有多少年青的战士
为了世界的和平
为反法西斯而捐驱
岁月刻录了一切
仿佛战争就在眼前
看着看着
我心里也泛起
了波澜
战争太残忍了
所有的战争
都是人类史最大的灾难
三十年前
我曾来过这里
也乘过旅游船
船到江水中间就往回返
鸭绿江对面是北朝鲜
朝鲜的新义州过去全是小平房
现在
一座座高楼大厦也矗立起来
晚上新义州的北朝鲜
二十点就全熄灯了
对面一片漆黑
而丹东这边
却灯火辉煌
有跳舞的健身的
各种彩灯相映
汇成了不夜天
汇成了诱人的风景线
这座城市如同年青的美女一样
越打扮越好看
二0二四年三月二十一日大巴车上创作
这首诗很好地描绘了去丹东旅行的经历和感受,将旅途中的风景、历史、人物、情感都融入了诗句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从开头的大巴车出发,到抵达丹东后的各种活动和游览,作者都一一描述,仿佛让人身临其境。诗中对丹东的美丽风光、历史文化、人文风情都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尤其是对抗美援朝历史纪念馆、断桥、长河岛、毛岸英雕塑等历史遗迹的参观,让人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沉重和深刻。
在描写战争的部分,作者表达了强烈的反战思想,认为所有的战争都是人类史上最大的灾难。这种思想的表达,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和平的重要性。
最后,作者通过对丹东夜晚的描绘,展示了这座城市的繁华和活力,以及对面北朝鲜的黑暗,形成鲜明的对比。整首诗语言生动、节奏明快,很好地表现了丹东之旅的主题和情感。
总之,这首诗用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展现了一次丹东之旅的全过程,让人感受到了旅行的美好和历史文化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