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南下的军列
文/無戈
高铁呼啸而来,航空航班日趋增飞,伴随我们走过悠悠岁月的闷罐火车正在慢慢淡出我们的视野。
八十年代,一群来自会同的新战友汇聚到怀化火车站,换乘黑乎乎的闷罐车前去部队,在登车的同时,洪江籍的战友也背着行囊,爬上了另一截罐车。
一说到这闷罐,大家还真有点纳闷,这车有客站不停,却停在露天的货场内,货场既无站台又无梯子顺人,车厢底板差不多与人高,不是运动健将还真不易上,其时,大家因生活条件差,许多战友身体尚未长成,个头矮又瘦,上车须有人拽或推方能攀上去,上车后,两眼对四壁,车厢内既无坐椅又无厕所,空空如也。
随着“嘟嘟嘟”的一阵哨声响,连长肖富贵大喊道,集合!大家分成6列站在一起,指导员黄海华昂首挺胸走上前给大家敬了一个军礼,他说,大家穿上军装就是堂堂的军人,既然是军人就要有军人的作风,军队的纪律,我们是和平的保卫者,要用坚毅捍卫荣光,用忠诚诠释担当。10分钟的训导入情入理,铿锵有力,记忆犹新,受益匪浅。
话音刚落,随着火车“呜——”的一声鸣叫,喷出一团团白色的烟雾,巨烈地晃动一下,便徐徐向前进发。
第一次出远门,大家心情有点激动,纷纷站在车门边伸长脖子往外张望。
天空,艳阳高照,碧空如洗;沃野,金色稻浪随风摇曳,香气扑鼻;远山,群峰青黛连绵,气势磅礴,此时,一位战友心潮澎湃,轻轻吟道:
奔驰的闷罐火车
挤满了同一青春
身着崭新草绿
踏上了远方征程
为了同一信仰
。。。。。。
当车过冷水江、娄底、株洲等地时,前后“哗啦啦”的上了一波又一波操着不同口音的新战友,因为军纪使然,谁也不知道这趟火车的终点?搭载着多少人又将赴什么部队?车到无名小站,个别胆大的战友趁着下车吃饭之际,悄悄留意了一下,整列火车共17截,每截车厢均装60人左右,共计1000余人。
大家听后恍然大悟,这原是一趟行进中的军列!这么多新兵分配到部队足足可以补充一个整编团,而今,坐闷罐车奔赴军营,途中的每一个环节自有其用意,也就是说,部队是在刻意锻炼新战士的攀爬能力和运用不同方式在提升新战士的集体观念和凝聚团队精神,同时又便于行动保密。
一路上,随着亲人的送别声和火车声声气笛及铁轮猛烈撞击铁轨发出的“哐当哐当”的噪音相互交织,军列似在演绎着一部经典宏大、美丽动听的交响乐章。
“扑”,一只灰色的小鸟“叽叽喳喳”叫着,箭一般地由外飞入车厢,后面一只硕大的鹞子追到车厢口发现里面坐着许多人,一个急拐弯,又“呼”地一下飞走,小鸟飞进车厢后径直落在一个战友肩上并惊恐万状,左顾右盼,似乎是在求助,一个战友伸出双手,轻轻的将它捧在手心呵护着,一边给其梳理羽毛,一边进行安慰,别怕,我们是光明和平使者,会保护你的安全。说来真怪,这小鸟还真听话,任由这位战友亲抚,就是不想飞走。
此刻,天空祥瑞高挂,西下的夕阳托举在云层里,恬静依然,秋意阑珊,光彩绚烂,含韵婉约。
我用眼光扫描了一下车厢内,有的战友歪躺在铺上打呼噜;有的在交头接耳,谈兴正浓;个别战友则静静地躲在角落里,拿出笔纸放在大腿上埋头写什么,写过一段之后,一个人又在傻傻的笑,笑过之后又继续写,此情此景,被坐在不远处的小王尽收眼底,好奇心驱使他像侦察兵似的,悄悄接近并躲在身后观察这位战友到底写什么,而后,回头露出一脸狞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夺过这位战友手上的书信,大声念道:“亲爱的辣辣,你好吗?此时此刻我正在去部队的火车上,村口一别,已是多天,非常想你。。。。。。”
这位战友尚陶醉在写作之中,猝不及防,迅速站起来企图夺回情书,奈何情话已公诸于众,自己个子又矮,情书被高个小王抓在手上高高举起并继续朗读,他连蹦带跳也未抓着,其状既滑稽又呆萌,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堪比看影响几代人的电影“柳堡的故事”还过隐。
闹过一阵后,个别战友说,此去目的地为广西边防。大家一听,便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有人说,现在我军正与越军在边境线上打得起劲,大家赶上时候了。有人说,先别高兴,咱们还不知道是从事什么兵种,也许当中有人是当炊事员或饲养员呢。有人便开玩笑的问身边的战友,小杨,据说当侦察兵是最危险的,经常出入敌境侦察敌情,你干不干?他毫不犹豫地说,嗬!既然来当兵,还怕这怕哪,要知道我家里还有俩兄弟呐!大家一听,伸出大拇指,投去赞许的目光。
2017年冬,当阔别已久的战友们相聚一起,撩开那段难以忘怀的青春序幕,情不自禁地谈到军列和部队生活片段时都唏嘘不已。如今,当年朝气蓬勃的60余位战友已有4人远去,在谈笑声中,大家又多了几分凝重与深沉。
时间飞纵,抚今追昔。运行的军列于第3天凌晨一点,揺摇晃晃不知开到什么地方,借着月色只见车外不远的山隐隐约约往后闪,山上长着各种灰灰的、尖尖的怪石,身体不由感知所处地方温度要比家乡高。
倏然,军列又大吼一声并加速向前急驶而去,此刻,肖连长大声喊道,大家快起床,将被子折迭捆绑好并背在肩上,准备下车。不一会,军列“嗞嗞嗞”发出一阵刺耳的紧急制动声,便慢慢停了下来。
大家按照指令,借着车站昏暗的灯光迅速跳下车,又分别登上了一辆辆急驶而来又匆匆离去的军车,于是,有人说到了广西边防前线了。
此时此刻,信息不对称又是一窝新兵蛋,没有参加过任何军事训练,手上又无武器,心里不免有些紧张,20分钟后,来到一座营区住下,一夜相安无事。
翌日,晨曦微露,大家睡得正酣,依稀听到“嘟嘟嘟”的哨声一阵紧过一阵,随后,有人大喊起床!集合!大家一辘轳爬起来迅速穿上衣服跑出宿舍,站在探埸整队方知是出早操,一问班长这是哪里,说是桂林南溪山下,此时此地离边防前线尚有600公里,一时,大家心里空落落的感觉很遗憾,没机会到前线去打击敌人,锻炼和提升自己。
3年后又确知,我们坐的那趟军列确有部分战友奔赴广西凭祥边防,参加了法卡山战役,有的战友灵活机动,冲锋陷阵,杀敌无数,凯旋归来,有的却不幸倒在敌人的炮火和枪口之下,长眠在南疆,永远守护着祖国的南大门。
胡德聘笔名無戈,湖南会同人,曾经的军旅,爱好书法、摄影、写作,作品散见于《中国青年报》、《人民公安报》、《解放军报》、《战士报》、《湖南日报》、《怀化日报》等报刊和网络平台。热爱生活,醉心山水,喜欢用文字表达生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