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振民
李启星君乃吾之老友,文革时曾共历劫难,改革中亦同事经营,磨合日久,相知日深。这些年又相逢于文化群中交流诗文,实为晚年幸事。近日李君将其心血结晶著成一冊,嘱吾为之构序。于是欣赏其日课一首之诗,品嚼其陈列数体之文,遂有此篇粗鄙文字。
吾尝有文贵于气、气贵于义之体验。今每赏李君诗文,此感尤深。而探其根源,义者气者,皆出于人性之诚者;而人性之诚者,又出于人生修为之高者。故人生修为之高度,决定人性之诚度,而人性之诚度又决定其义之正邪,其气之清浊。而此义此气付之文人,则可见其诗境之高低,文意之贵贱。明乎此,衡之于李君,则其真人、真性、真诗、真文顿呈眼底。
谓其真人者,乃李君人品高洁正直也。或公开谋事,或私下处人,眼不容砂子,身不惹尘埃。远邪佞之辈,拒曲阿之徒。所事者皆出于清义;所从者,皆缘其高标。
谓其真性者,乃李君性格率真直爽也,是即是、非即非,从来不巧饰作伪。开言即见其心,处事即见其肠。直来直去,诚如赤子。与人谋而尽忠,与友交而示信。
谓其真诗者,乃李君或诗或词尽揭心声,状物真切,抒情真挚,描景又宛似真临。喜时如见其笑颜,怒时如闻其骂声,闲逸时又如聆其轻吟。
谓其真文者,乃李君散文、杂感皆如案边品世,榻上尝人,凡下笔皆是真情实感;速写、小说均若街头话古,巷尾谈今,凡出口即如真况实形。
要之,李君平生,唯秉其真——真维其人格,真维其性格,真维其诗格,真维其文格。世上唯真为贵者,可有几乎?人间唯真是求者,能不敬耶?
欲知梨杏之甘,最好亲尝;欲懂林壑之幽,无非亲探。李君诗词之胜境、文章之丰姿,已浩浩然展现于此,好之者亲览一过,始知吾言不虚也。切切此荐。
二零二三年中秋于万荣县城五功斋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