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记山东老年大学文化馆校区朗诵班教师康玉东
刘上恭
最近,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下发通知,表彰2023年度“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名单中,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师、山东老年大学文化馆校区朗诵课教师——康玉东老师榜上有名。消息传来,老年大学的学员们纷纷夸赞:优秀的康老师实至名归,名副其实!
康玉东老师虽然在老年大学教的是朗诵课,但他时时不忘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教育不是生硬的、脱节的,而是渗透在教学之中,润物细无声。
“只有学好我们党的历史,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首词的内容。”在学习朗诵毛泽东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时,康老师多次强调。他讲毛泽东在井冈山如何注重调查研究,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讲我们党如何紧密联系广大劳苦群众。他结合中共党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加深了学员们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他范读、领诵后,让大家反复朗诵。当他点名学员朗诵时,思政教育的渗透,水到渠成。从80岁的老学员,到一般学员,个个精神饱满,充满激情,收到了良好的朗诵效果。
文学作品,从来都是表情达意的。康老师不仅善于从朗诵专业的角度去指导,更是从情感的角度去深化和提升。他特别强调情声气的运用。他将思政教育的涓涓细流,渗透到朗诵课之中。
他教唐诗《兵车行》,讲作者杜甫如何同情劳动人民,厌恶穷兵黩武,激发学员们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教宋词,讲岳飞、辛弃疾等爱国将领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让课堂充满了浩然正气。“每当写到母亲,我的笔总是跪着行走……”讲桑恒昌的《除夕之忆》,他带着抽泣之声的朗诵,让同学们沉浸其中,深深感受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讲《英雄》一诗,他提前将山东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专业老师的作品,发到群里,让大家观摩学习。课堂上,他又声情并茂地朗诵和讲解这首诗,然后布置各小组分角色朗诵。将中华民族的英雄主义精神,渗透到学员们的心灵和骨髓里。
教《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他强调人民对焦裕禄的追思和怀念;教《人民万岁》,他让大家要理解领袖与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他让大家深切体会个人与祖国的血脉相连。他指导大家分角色排练,上台表演,从情声气的运用,到情感的表达等各方面,一一点评,有的放矢,让大家口服心服。每次下课,同学们都意犹未尽,自发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向他致意。
康老师不仅把思政教育贯穿在课堂上,而且延伸到了课堂外。去年清明节放假期间,他把一首纪念母亲的诗篇《长燃,心中那柱香》录音,发到班级群里,他泣不成声的朗诵,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我们感同身受的同时,精神受到洗礼和净化。平时,他就常说,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诗词朗诵,不能万事大吉,回家要给家人朗诵,给孩子朗诵,给朋友朗诵,大力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不光我们做一个高雅的人,也要影响别人成为高雅的人。
班里每一次参加学校的汇报演出,康老师都精心为我们挑选那些歌颂真善美、弘扬主旋律的优秀作品。如《美丽中国》《我们的祖先名叫炎黄》等,都充满了正能量。身教胜于言教。他多次放弃假日休息时间,赶到学校,一字一句地,一招一式地,指导学员们排练,大大提高了朗诵效果。 每次演出都收到广泛好评。
康玉东老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之中,赢得学员们一致赞扬。他已不是单纯地进行朗诵教学,而是将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人文情怀,社会道德等思政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润物无声。学员们说,康老师不仅教我们专业知识,更是在教育我们怎么做人。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