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雾都山城】之二
三面临江一面山
依山筑城矗云端
洪崖洞,原名洪崖门,是古重庆城门之一,位于重庆市解放碑沧白路,地处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是兼具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的旅游区。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而成,是重庆市重点景观工程,截至2022年它的建筑面积为4.6万平方米。2007年11月,重庆洪崖洞民俗风貌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0年11月18日,被列入“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2021年12月,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同年,重庆洪崖洞荣获艾蒂亚颁发的第10届艾蒂亚奖中国最佳旅游项目奖金奖。我在与导游攀谈时得知去洪崖洞最好是华灯初照时为最佳选择,玩他一至两个小时足矣,期间还可兼顾品尝一些当地丰富的美食,何乐而不为呢。
步行至此离宾馆仅十五分钟。我在人山人海中随人流涌入其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灯光的光怪陆离映照下的吊脚楼群。这里的吊脚楼与版纳傣族的相比别有洞天,它属于栏式建筑,作为西南地区独有的传统民居建筑,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由于重庆山多,土地紧张,祖先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利用木条、竹方,悬虚构屋,陡壁悬挑,依山建造出一栋栋楼房。依山、靠崖、临江是重庆吊脚楼的独到之处,洪崖洞吊脚楼建筑群复原了巴渝古都风貌,把古重庆最具特色的吊脚楼、古牌坊、木垂花、悬挑梁、雕刻楼廊、半山街市和青石板路等山地民居集中展现出来,在悬崖峭壁上建成高13层的吊脚楼群,因此被建筑业界称为“中华悬崖城”,被中外媒体誉为“天空之城”。
它们沿江而建,房屋构架简单,开间灵活、形无定式,从解放碑直达江滨随坡就势的吊脚楼群,形成线性道路空间,吊脚楼的下部架空成虚,上部围成实体。洪崖洞是重庆历史文化的见证和重庆城市精神的象征。洪崖洞地理位置在重庆市渝中区,北临嘉陵江,南接解放碑沧白路,沿江全长约600米,以具有巴渝传统建筑特色为主体,通过分层筑台、吊脚、错叠、临崖等山地建筑手法,把餐饮、娱乐、休闲、保健、酒店和特色文化购物等六大业态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立体式空中步行街”,能成为具有层次与质感的城市景区和商业中心的,应该独此一处。
洪崖洞民俗风貌区分为纸盐河精品古玩街、天成巷百业工坊老街、洪崖洞巴渝民俗美食街、洪崖洞异域美食街。有特色餐饮、休闲娱乐、巴渝民间工艺品、特色旅游商品及精品古玩等店铺比比皆是。夜晚灯光从6点开灯,10点熄灯。在这里,还可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烫山城火锅看两江汇流,品天下各种特色美食。形成了“一态、三绝、四街、八景”的经营形态,体现了巴渝文化休闲业态。“一态”指的是文化休闲业态;“三绝”指的是吊脚楼、集镇老街、巴渝文化;“四街”指洪崖洞的四条街即动感酒吧街、巴渝风情街、盛宴街美食街、城市阳台异域风情街;四条大街分别融汇了时尚元素,主题迥异特色鲜明。成为重庆娱乐及夜生活的标向。“八景”指的是洪崖滴翠、两江汇流、吊脚楼群、洪崖群雕、城市阳台、巴文化柱、滨江好吃街、嘉陵夕照 。
我想重点描绘这几个特殊的地方。说起《洪崖滴翠》,它位于洪崖洞景区一楼,被列为“老巴渝十二景老”之一 。洪崖洞一带曾林木苍翠,树多则蓄水,一条小溪从山林间渗出,沿大阳沟、会仙桥一直流到洪崖洞附近,形成一道瀑布悬空而下,落至崖间后再顺着岩石自上而下地汇作涓涓细流。而在少雨的季节,水就呈星星点点往崖下滴,水珠儿被阳光映透得如绿珠碧玉,便有文人骚客们将其称为“洪崖滴翠”。
而天成巷《巴渝风情街》,则位于第1层,主要展示时尚潮流,以巴渝盛景为载体,展示巴渝风情的青砖、石瓦。有红檐绿瓦的仿古典民居,以及前店后厂“民间工艺。再说《盛宴美食街》,街道长百米,宽七、八步,街道由青石板铺成,展现的是“另类美食城”的景色,位于第4层,集中了中外名店。临江一面有工匠当街打糍粑、切桃片、烤制花生糖,以及现场演绎美食特产制作工艺,临崖一面有小吃店,旦旦面、猪儿粑、大汤圆、歌乐山辣子鸡、黔江鸡杂,老重庆毛血旺等香飘四溢。《异域风情街》占洪崖洞整体景观里的一小部分,位于第9至10层(就是平台下面的1-2层),有各国美食餐厅,还有临江景的咖啡厅,他们紧紧依靠江边,可以品美食,看江景。《两江汇流》是非常美的景观,长江与嘉陵江交汇于朝天门码头,形成具有山水都市“自然特质”和“核心气质”的标志美景。两江的崖壁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崖沙燕巢穴。只要有沙质崖壁的地方,就有崖沙燕去筑巢,但它们对环境要求较高,通常会选择人少、水草丰美的地方。
啰啰嗦嗦讲了很多,其实还意犹未尽,我以后有时间还会光顾的。

作者简介:张家祥,笔名祥云,网名祥云笼罩。诗人、作家。曾是大型国企机关干部,职业经理人。工商硕士学历,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教授级高级政工师。现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黑龙江省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人作家网认证会员,中国登山协会户外指导员,黑龙江省登山协会裁判,鹤岗市户外登山协会名誉会长,鹤岗市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北戴河创作基地文化传媒中心常务副主任、文学院副秘书长,签约作家。创建[北彊杜鹃]【秦岛韵声】【运河之春】“都市头条”有声文学平台并任总编,曾任鹤岗市艺术馆交响管乐团秘书长,市文联【春雨】副刊社社长、总编,创办了【中国北疆写作朗诵精英协会】并编辑发表有声文学作品千余件。多年笔耕不辍,代表作有诗集【墨海浪花】,散文集【忆语流年】(均由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说【死亡防线】由春雨副刊专辑发表;近年来,撰写的【抗联故事新编30集】、【海南风情录30集】、【燕京漫步百景辑120篇】、【远山的呼唤100篇】、有声文学【夜幕下的死亡防线30回】等小说、散文、游记在各级网刊发表;歌曲【独轮车之歌】、【重阳夜话】等6首歌词被编入鹤岗百年优秀歌曲集第二辑。摄影作品【独轮车的风采】获得市摄影比赛一等奖;有多首诗歌在黑龙江省【书香龙江】平台发表;有三首抗疫歌曲由北京市通州区文化馆作为优秀歌曲在网络平台展示。经常在【北方文学】【春雨】【金鹤】[稻田文学]【朗读时间】等地方媒体、刊物及网站发表文学作品。喜欢文学创作和编辑,喜欢唱歌、户外徒步登山运动及旅游。从不难为自己,谦和乐观随性
主播简介 : 箫笳,鹤岗市图书馆志愿者。自幼酷爱影视配音,喜爱有声书的演播。愿以书养心,以音悦耳,简单生活,恬静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