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米粿
作者:饶晓辉

米粿,故名思义,就是用大米精制而成的一种糕粿。米粿的口感润滑,老少皆宜,是家乡一种特有的美食,很受人们的喜爱。

米粿的制作和食用,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因为它的原料就是我们平日生活里做饭用的普通大米,辅以一种名曰水菊的野生草。当然,由于这种水菊草,只有在雨水节气后才会重新发芽长出新的叶子来。所以这个季节到清明节前后,正是人们做米粿吃的“高峰期”。尤其是清明节期间,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去做,而且米粿的“身价”也从以前仅是用来食用,升至为清明祭祖不必可少的祭品了。由于水菊草到了五,六份的时候,随着户外温度的升高,此时的水菊草已开出一朵朵菊黄色的小花来,它也就慢慢地结籽直至枯萎死去,只有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节,才会重新生长出来。这期间,做米粿吃的人就很少了,但也有做的人试着放入一些青菜的叶子。这样做出来的米粿,虽然从颜色上看没有多大的区别,可远没有那种清淡的香味和口感了。

米粿虽然好吃,但制作的过程极为复杂又精细。复杂的话是指整个米粿的制作工序,而精细的话是决定做出来的米粿口感了,这其中磨制米浆的粗细和掌握火候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头天晚上就会盛好大米用水浸泡一个晚上,第二天就用石磨把它磨成米浆。不过,现在随着机械磨的出现,已很少有人再去用石磨了。这是因为石磨已越来越少,而机械磨的话又省工省力的缘故,但人们终究还是觉得石磨出来的米浆,做的米粿才正宗呢!

如今,又到了家乡米粿飘香的时节,我虽很少品尝到米粿的香味,可总忘不了儿时妈妈做的米粿,那清香的味道一直留在我心里。母亲已是八十高龄的年纪,已经没有精力去做太多的米粿了。但每年的清明节,她还是会少做一点,因为她知道,我很喜欢吃她做的米粿,还有天堂里的父亲也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