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所是与人的所为
《人的应当——三千年人类思想简史》序言
柏有成
有幸认识道安基金会何道峰老师,承蒙赠与他所撰写大作【人的应当:三千年人类思想简史】。打开此书,阅读六页的序言,我知道这不是一本闲书。因为何老师博览群书、学贯中西、博学多闻、纵横古今,他以慧眼的视角品评由古希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到工业革命之后的现代文明,进而探索人生的大哉问。何老师像是一位织布机的师傅,将历史的线条,在他的笔下,经纬交织地呈现历史宏观的全幅画面。他又像是一位导游,带领读者进入历史长廊,由古希腊、罗马、希伯来,印度到中国古文明,如数家珍地将历史全貌娓娓道来,让读者既见树亦见林,兼顾细致的微观与鸟瞰的宏观。承蒙何道峰老师的邀请,分享读后感言,起初是戒慎恐惧,因为我的养成教育是属于自然科学,研究病毒分子生物学,对于人文历史没有太深的涉猎,如果大放厥词有班门弄斧之讥。而且这本书旁征博引文献之多,涵盖层面之广,必须拿出预备大学高考的态度来阅读,方能体会何老师深邃的思考总结。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这本书读起来非常烧脑,非诚勿试,但是,值得一试,而且是「悦阅愈视」,就是越看越喜欢看的意思。
可是读这本书需要一个重要的装备,就是世界观。它是用来观看世界,理解世界的一种观点。我们都有世界观,只是我们不会刻意地去查验。有一家隐形眼镜的广告词是这么说的:「博士伦--看见,更有远见。」因此,世界观像是我们的隐形眼镜,我们都戴着它观看周遭的世界,只是不察觉它的存在。一个整全的世界观要能够提供宏大的视野让我们看得远,明澈的视镜让我们看得清,聚焦的视角让我们看得准,这是世界观基本的三大要求。我是一名基督徒,我深信耶稣基督的福音提供了这种整全的世界观,所以我以基督徒的世界观来理解我所身处的世界,以此来响应何老师在书中所提出的三个思考范畴:人的能够,人的必须,人的应当。在此野人献曝,分享我的读后感。

人的能够
何老师在书中以人的自由意志为基础,探讨人的能力,技术创新,引以为傲的科技成就,以及所带来盲目的自信与骄傲。颇有见地。何老师书中强调人是健忘的,总以为这个世代的人不会重蹈覆辙。呼应了葛尼斯(Os Guiness)在【一生的圣召】这本书中所叙述的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葛尼斯提到一位有名的艺术家,即将临近生命的尽头。因着自己呕心沥血的杰作,受到无法弥补的破坏,感伤生命中那种无以言喻的失败,因此深陷在忧郁之中。于是他拿起一张纸,随意涂鸦,画下一连串的小方块。每一个方块代表他生命中一项又一项的重大尝试。他先将前面的小方块画成直立的,但是他将后面的方块画成一个一个相迭的图案,好像被推倒的骨牌一样。在这张图的下方,他写道:「一个推倒一个。这些方块就像人的一生和他所做的努力。」写下这句话的人,名叫李奥纳多。达文西(Leonardo da Vinci),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多才多艺,最具创造力的发明家。他强壮、英俊、聪明、自信,而且野心勃勃,以非凡的信心出发,梦想能成为当代最伟大的艺术家。我们现代人认为他的梦想实现了。可是我们现代人认为我们比达文西时代的人更能干,更有能力,我们能「够做」的事太多了。大丈夫,有为者亦若是,所以达文西「能够」,我们更加「能够」。我们的本事大极了!可是当我们热情地追求科技、财富、安适、幸福的时候,让达文西临死之前悲伤的结论提醒我们:追求完美是一个不可能的悲剧,「我们不应该渴望那不可能的事。永远都是时间太少,还有好多事没有完成。」
基督教的世界观是如此看待「人的能够」:人之所以有能力,是因为人是按着神的形像和样式受造而被赋予创造力,然后被赋予使命,以神所赐的能力去治理管理神所创造的世界,增进全人类的福祉。可是人类的犯罪与堕落,带来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人的能力不再是为着他人的利益而存在。「人的能够」成为一种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权益的功利手段,寻求自己的最大幸福而不惜牺牲他人的益处,甚至使用暴力的方式。这就是何老师书中所提及的暴力与死亡。解决暴力的冲突,脱离困境就需要一个解决方案,人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人的必须」。
人的必须
何老师认为「人的必须」是群体生活中的公共约定。在家族处境下,以伦理道德的约定俗成来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在国家的体制下,以成文法的规定来约制个体的行为。这种强制性的法律规则,强调责任与义务,共同福祉,让人勉力而行,可以给社群带来外表行为的自我约束,可是它不会持久,因为外在的规条无法改变内在的人心。基督教的世界观认为,一个没有被耶稣基督福音更新的内心,终有一天会显露它败坏的本相。目前人没有触犯法规,是因为没有给予犯罪的机会,如果有机可乘,而且不需要承受后果,人的自私与好逸恶劳就会成为我们开始以身试法的第一张「达文西式」的骨牌。人类的历史,不断见证着这种「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由不得我的」挫败。
内心败坏的人规划出「人的必须」法治之路,无法解决「人的能够」所造成的破碎与败露。人类所矜夸的财富,地位,名利,声望,充其量只是一种高级的无花果树叶子。人得了世代健忘症,一代又一代的在罪所污染的「能够」与「必须」中,进行自我救赎的恶性循环,而且是每况愈下,无法为人类提供终极的出路。虽然现代科技提供许多前所未有的契机,可是如Alvin Toffler所说:「坐拥科技,配备齐全的现代人,却惊恐万分的在驾驶座上茫然四顾,不知该把生命的列车开往何方。」圣经传道书1:3说道:「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所以,人的一生应当如何去行,才是永恒的真善美呢?这是「人的应当」的问题。
人的应当
因此何老师在书中上下求索,周游历史,细数文明,带领读者探索生命的意义,一种神圣的「呼召」。何老师认为唯有响应这种神圣的呼召,才能矫正「人的能够」背后那种健忘与骄傲的本性。葛尼斯在【一生的圣召】这本书中对「呼召」做了如下的定义:「呼召就是神毅然决然地呼唤我们就近他,以至于我们的全人,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以及我们拥有的一切,都投资在一种特殊的忠诚及活力里面,活出来响应他的呼唤与事奉。」
圣经传道书12:1说道:「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因此第一个「人的应当」就是认识这位创造我们的主。传道书给当代的人最后的劝告是:「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当尽的本分。因为人所做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上帝都必审问。」(12:13-14)。因此第二个「人的应当」就是敬畏神,谨守祂的法度命令,这才是「人的必须」。一个被福音更新的人,才会甘心乐意地谨守圣约的典章制度,才能带给人长治久安的福祉与心灵的康健,就是希伯来人所说的「沙龙」(平安)。虽然这是写给当时的人,作者想藉这卷书传递一份处世的智慧,就是人在有限的一生,要时刻以敬畏神并遵守祂的吩咐为当尽的本分。我认为这段经文完美地总结了何老师反复强调「人的应当」。
2000年梦工厂电影公司出品的史诗电影《神鬼战士》(英语Gladiator,中国大陆译为《角斗士》,香港译为《帝国骄雄》),剧情叙述罗马帝国时期一位骁勇善战将军麦希穆斯(Maximus)的故事。在剧中麦希穆斯将军出征之前鼓励战士们说道,「兄弟们,我们现在所做的会在永恒回响。」愿我们现在所做的是回应神的圣召,知道人的所是(应当,being),才知道人的所为(能够,doing),如此才不会虚度人生。
柏有成
天父恩典的儿女,基督救赎的仆人,圣灵更新的器皿,基督使者协会会长
2022年10月20日
作者简介:
柏有成,国立台湾大学学士,硕士,康乃尔大学博士。曾任职于美国沙克生物研究所,台湾中央研究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维吉尼亚大学,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现任基督使者协会*会长。
*基督使者协会(Ambassadors for Christ)是北美最富影响力的校园事工机构之一,致力于为基督赢得这世代的华人知识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