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犀樽五更酒,独念故乡愁 1095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犀樽五更酒
独念故乡愁
无奈多离散
何时残梦休

夜饮月光寒
墨饱笔难言
尘间问冷暖
夜风顾寒帘

《礼记》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少壮之时,有一种理念:即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改变命运,故而坚韧不拔地做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传播知识。老大之时,则又有另种理念:腹有诗书气自华,要有文化自信,文以载道,化俗成风,做一个文化达人传道弘道。知识承术,文化载道,其实知识与文化都不可偏执任何一方,物质文明建设需要知识储备,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文化强国。然而当下的世界境况,知识已是爆炸,而文化尚不自信,所以精神文明建设之任更重于物质文明建设之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人不管在朝如青丝之时,还是入暮已成雪之列,只要通天达地生命开悟,只要坚守正确的符合宇宙真理的人文价值,即使粉骨碎身“零落成泥碾作尘”,也依然火尽春生“只有香如故”。
光阴飞驰如梭,四季轮转如推,由于少壮眼高手低华年虚度,老骥知返已是步履维艰。生命是一次历经磨难、自我感悟、缓慢升华的过程,少时也许不知愁是何味,追求虚荣盲目自信,然而这些生命泡沫与荣光粉饰必会在一次次的尘寰磨砺中水落石出,几十年的艰涩生涯里突然感觉无论我们如何与命运抗争,我们依然是茫茫大海中的一介浮萍,随波逐流,随风飘逝,而且世事之艰很难用“人情冷暖,世事无常”来概纳。曾经在“知识就是力量”的风吹下,世人很多都放弃了文化修养与文化学习,贪心扎入知识的海洋中欲罢不能。曾经,我甚至怀疑过自己的文化方向是否正确?是超凡脱俗置身荣威名利之外,还是与时俱偕行深入虎穴龙潭之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那些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者,简直凤毛麟角。随着时光的推移,人生不觉老之将至,慢慢也就参透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人类从大自然中脱胎换骨而来,也必须顺应自然、道法自然、保护自然!而不是战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在宇宙世界里人类社会渺小如无,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唯一的依靠!因而人伦规律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人文必须适应天文,人道必须恒顺天道!故而《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茫茫半世,豁然开朗,人文价值观一旦确立,后半生命也就有了方向,做个彬彬有礼的君子,做个知书达理贤人,做个悟道通体的高人。也许芸芸众生我们皆可从中找到自己的境界,境界之高低惟有自己独品其中之味道!但小人往往以己之狭心度君子之华腹,不能透观人生境界者,皆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若倡导人生得意须尽欢,则会沉迷于纸醉金迷之中失去方向;只有咬定天生我才必有用,人则会在江湖风雨中追求道义与本源,以己之才力广助众生,芸芸众生不过两种走向即物欲之求与精神之求,如果将物质作为手段来完成精神的修炼与升华,这将是完美无憾的最佳人生过程,所以人生最终出来两种境界,一是精神贵族的脱俗境界即通过文化修养灵魂的高尚,二是物质贵族的世俗境界即通过知识来满足欲望的无限需求。
《后汉书》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财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们皆不反对财富拥有,但在金钱以外还有一样更重要的东西往往被人们忽略甚至蔑视,这就是从人类文化中汲取的精神营养,它化导着人类的灵魂并在默默无言细雨润物般将人生境界由低级推向高端,这个过程就是精神修练与文化修养。几千年来,人类思想邪说盛行,我们一生需要从纷繁复杂的精神海洋中寻找到符合天道的思想灯塔,然后坚定不移地走向文化高峰,这是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艰辛过程,因为心中有道,自然奋斗无穷,君德所感,天必承应,厚德载物非是虚言传世耳。试想书香门第代代传递着人文家风,朱门豪宅代代传递着铜臭浮业,文人不屑于“视金如命”的财主称之财奴,财主将不谙“世俗玩乐”的文人称谓呆面书生。人生的不同价值观由此显现,有的索取世俗之荣,有人入于脱俗之修。落红本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国自古有崇文的社会传统,学而优则土或学而优则隐,此乃是中国文人的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两种走向,有道则出世造福一方,无道则退隐山野独善其身,自古人们颂扬的是春蚕丝尽蜡炬化灰,是甘为人梯以及见义勇为的精神,是落红化泥反哺护花的园丁精神!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八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3年12月16日晚上21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