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窃新郎—蒲公英诗社
赏咏《聊斋志异》第22期
新郎

品名著,习诗词,记录美好,留住瞬间。蒲公英诗社众诗友共读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持续进行中,本期赏咏聊斋之新郎,讲述的是新婚酒宴中,新郎被假冒新娘剽窃的故事。故事梗概如下:


江南梅孝廉耦长,言其乡孙公为德州宰,鞫一奇案:
初,村人有为子娶妇者,新人入门,戚里毕贺。饮至更余,新郎出,见新妇炫装,趋转舍后,疑而尾之。


宅后有长溪,小桥通之。见新妇渡桥径去,益疑。呼之不应。遥以手招婿,婿急趁之。相去盈尺,而卒不可及。行数里,入村落。妇止,谓婿曰:“君家寂寞,我不惯住。请与郎暂居妾家,数日便同归省。”言已,抽簪叩扉,轧然有女童出应门。妇先入,不得已从之。
既入,则岳父母俱在堂上,谓婿曰:“我女少娇惯,未尝一刻离膝下,一旦去故里,心辄戚戚。今同郎来,甚慰系念。居数日,当送两人归。”乃为除室,床褥备具,遂居之。

家中客见新郎久不至,共索之。室中惟新妇在,不知婿之何往。由是遐迩访问,并无耗息。翁媪零涕,谓其必死。
将半载,妇家悼女无偶,遂请于村人父,欲别醮女。村人父益悲,曰:“骸骨衣裳,无所验证,何知吾儿遂为异物?纵其奄丧,周岁而嫁,当亦未晚,胡为如是急也?”妇父益衔之,讼于庭。
孙公怪疑,无所措力,断令待以三年,存案遣去。

村人子居女家,家人亦大相忻待。每与妇议归,妇亦诺之,而因循不即行。积半年余,中心徘徊,万虑不安。欲独归,而妇固留之。
一日合家遑遽,似有急难。仓卒谓婿曰:“本拟三二日遣夫妇偕归,不意仪装未备,忽遘闵凶。不得已先送郎还。”于是送出门,旋踵急返,周旋言动,颇甚草草。方欲觅途,回视,院宇无存,但见高冢,大惊,寻路急归。
至家,历述端末,因与投官陈诉。孙公拘妇父谕之,送女于归,使合卺焉。


蒲公英诗社赏咏
《聊斋志异·新郎》习作
岳崇刚
读聊斋志异之《新郎》(通韵)
大婚饮宴至更深,新妇炫妆招婿奔。
岳父在堂留室住,家翁零涕将郎寻。
半年无信鬼临难,允路出门宅不存。
奇案周折天自破,蒲公笔下有乾坤。


杨升发
诗化聊斋 之 新郎
饮至更余逐炫装,只缘狐媚媚魁昂。
郎追佳丽桥边紧,影乱清溪宅后长。
奇冢幽居酿奇案,仙家忻戴憩仙乡。
半年一梦怆然醒,噩噩昏昏复洞房。


吕允强
诗咏聊斋之新郎二首
其一
花烛成双酒满盅,洞房翘待盖头红。
迷离倩影招郎去,寂寞芳颜对月空。
自古阴阳两天地,何曾人鬼共屏风。
但凡邪物欺蒙事,尽是心尘遮眼瞳。
其二
厅堂宾客正欢声,夜色清幽如约行。
或是先前愁不断,方为今日事难成。
有情未必鸳鸯做,无意安知岁月并。
莫怨媒婆三寸舌,从来门第定终生。

刘东军
读《新郎》(通韵)
邪魔障眼诱新郎,害那娇娘独守房。
故事离奇含教义,不贪美色避灾殃。
李业路
读《聊斋志异•新郎》(通韵)
迎娶娇娘喜满堂,炫装舍去走何方?
渡桥循径长溪里,摇手招郎村落旁。
居第双鸳行蜜月,离家半载弃新房。
诉官难断希奇案,妙笔生花写丽章!

刘英本
读《聊斋志异•新郎》(通韵)
新郎宴醉觅谁妻,鬼使神差坟墓栖。
父母报官无影迹,归来真相案离奇。
孙立波
诗化聊斋之新郎
为官应学德州宰,聪慧从容断事明。
奇遇夫妻离异案,成全鸾凤和鸣情。
缘何贤俊多才智,只是经书藏甲兵。
天道酬勤磨砺剑,劈荆斩棘任纵横。

赵梓
读《聊斋志异•新郎》
新郎被骗离家久,只见娇娘守洞房。
是否姻缘天注定,归来依旧拜花堂。
孙承博
读《聊斋志异·新郎》(通韵)
新郎遇魅走他乡,半载无回亲两忙。
纸火难包归路快,州官立判正婚娘。

张金霞
读《聊斋志异·新郎》(通韵)
一时贪欲屈从鬼,色令心迷未了情。
入墓失踪难置信,衙门断案事端平。
李文丽
读《聊斋志异·新郎》(通韵)
炫装少妇夜出门,剽窃新郎已乱真。
人鬼殊途今共枕,闻听异事亦惊魂。

持续更新中……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顾问:蒲先和 审核:杨升发
审稿:吕允强 编辑:李文丽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