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本就是一个合成词,是教和学的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的是主导作用,而不是主体、主角作用。发挥的是用一把火点燃一堆火的作用。所以,课堂教学不能只关注教师个人一方的“教”,而要关注学生的“学”。“教”只是一种手段和方法,不是目的,只有学生的“学”才是课堂教学的终极和目的。
2、展示教师个人以教带学的教学是最低最底端的传统教学。这种课堂教学只把学生当成听众,而没有当成“学生”。弊端是把学生当成容器,满堂灌,学生主体作用不能得到有效体现,课堂气氛低沉,张扬不了学习积极性。
3、最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索、思考、讨论、交流教学。一节课最紧张和劳累的的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这正如一场大战,如果都不是士兵们舍生忘死,冲锋陷阵,而只是将帅们忙忙碌碌,拼杀卖命,那注定不能获胜一样。
4、好的教师应该是在课堂给学生明确目标,指明方向,交给方法,启发思考,磨砺思维的引领者。聚焦思辨,引领智慧,以学为主,先学后教,转变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是当下教学,尤其是中职技校学生课堂教学的重要使命。
贾春民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教师的职业素养方面,把教学研究作为一种教师必须具有的职业基本能力和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的重要使命是在岗位实践的过程中,立足当下,按教育教学规则,备好课、上好课,积极助推学生成长。
要做好岗位工作,不甘平庸,做出成绩,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课程改革大势,在个人教法和知识引领方面,用先进思想、先进教法,让自己始终置于时代的前列。不落伍、不落后。
要用发展的新要求去检视自己当下教育教学的成功与不足,确保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这是教师个人自我更新和成长进步的标志。在这个过程中,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用先进的代替传统的,是全面学习借鉴,还是选择性的加以利用,实际应用过程顺利不顺利,效果满意不满意,收效怎么样,有什么启示和反思,对教师个人而言,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自觉的教研。只是我们习以为常,没有把这个过程作为一个课题,系统的把它整理出来而已。

从另一个角度,除了学习借鉴提升之外,每一位教师在自己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肯定会有这样那样,多多少少的令人难忘的教育教学故事发生,这些故事,有的可能是成功之后的喜悦,有的可能是教训之后的缺憾。不管怎么样,每一天面对着不同的人和事,或者相同的人和事,我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收获和体会吧。把那些曾经自身经历过的成功或不成功的事情,从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感悟入手,进行理论化的挖掘、思考和探索。这也是教研。
坚持问题导向,在发现教育教学问题的同时,认真思索产生问题的原因、问题本身的危害、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得失,养成与同行交流探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习惯。具备这种优势就具备了教研的基本实力。
无论从个人成长还是集体发展的角度,让教研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职业习惯,成为一种学校的精神风气,这对于建立学习型教师队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研本应该是一种教师的自觉行为,但现在的问题是教育体制内的很多教研都走了极端。由于把有没有理论化的作品作为教研成果的唯一考评依据,导致了许多学校或教师为教研而教研。许多教研成果求新立异,不接地气,无法有效指导和引领教师应用实践,成了积压仓库的废纸。
不是吗?回过头看看那些在学校教研成果很多的老师,有几个还是在教育教学上有真功夫的老师?更不用说那些为了职称晋级弄虚作假的人了。
如果单纯的只是为了立了个课题,弄一大堆材料,做教研,就不如把教研作为一种职业习惯,在过程中追求实效更好。当然,我们乐见更多的是源自于实践,源自于一线,源自于务实解决问题的教研作品,即使它很短,很朴素!

贾春民
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别人走路”。
在学校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师生都是彼此同向奔赴的人。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的职业,没有教师职业就没有学生接受正规教育,健康成长的事业。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永恒不变的双边关系。
学生到学校学习生活不仅是个体社会化的成长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和他人融合共处的基础上得到心智力量的积蓄和成长。为长大成人,进入社会打好坚实的身体、思想、才能和人格准备。 所以,让学生得到身心发展和积极主动的长大是学校教育最根本的使命和任务。
教师是先进文化、知识和道德代表,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力量,是代表学校、家长意志,通过校园课堂和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干预影响的主体力量。从这个意义来讲,教师一定要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就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而言,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相互影响的主体。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站在主导一方,对学生发挥着引领作用。
不管怎么说,教育教学都是一个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关系,要让教育教学产生效能,起到获得和改变作用,实现教育教学目标,需要双边都要有同频共振的兴趣和激情,自然默契的欣赏和互动。缺乏学生主体学习热情和动力,就是再好的老师,也无法发挥引领者作用。

正常情况下,任何事物的变革,都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教育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预先设计好的改变。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教育方针指引下,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改变学生的思想认识、行为举止、知识思辨、人生观念,通过经年累月的改变,促进学生成长。在整个教育历程中,教育要改变的主体是学生,所有教师教育教学只是为这个目标搭建了一个平台,创造了一个条件,是一种对学生“积极的被动”改变,是一个来自外部的因素。要想让学生变成学校和家长理想中的样子,产生最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要激发学生自身因素,在激活内因上寻找切入点。
正因为如此,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一定要从两个方面做好工作。一要建立学识渊博,水平高超,热爱学生,忠于事业,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让学校拥有一批优秀务实的引路人。二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校风、班风、文化育人方面营造积极向上,高大尚的育人环境。健全政教组织队伍,培育学校政工干部,在学生理想教育,行为规范养成,心理积极干预,人生目标规划和励志奋斗方面主动作为。经常用“我是谁?我想怎么样?我能怎么样?我要怎么样?”的自我思考,激励学生看到未来,看清当下,励志进取。把培养“有理想、守规矩、有热情、敢进取、争优秀”作为学生教育的目标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解锁学生青春活力,张扬学生精神风貌。让学生成为都想跟着老师走路的人。


作者简介
贾春民,陕西合阳人,中学一级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在多家学校做过校长。现任西京职业高级中学督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