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木秉凤散文诗选 1094
花江澄榭亭,韶光载初衷

花江澄榭亭
韶光载初衷
霜刃今未试
悃愊灵犀明

掬水映竹青
流霞坠坡红
桃李闲无语
星月照松风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往往走入山穷水尽之境时,方回头寻道,人之大惑复源于何?源于对宇宙自然与人文法则的茫然无知!观象仰天,观法俯地,万物之运皆行其轨,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道自何来?道不来不去,万物本自具足,犹如《心经》之曰:“不来不去,不生不灭。”老子《道德经》又言:“道法自然”,即道效法自己本然而然的样态。
道在哪里?《中庸》曰:“道不远人”。《易传》曰:“百姓日用而不知”。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由之可见,道是东方文化的灵魂概念、核心概念、价值概念。道所体现的宇宙规律是什么?我们仰观天象内观人体会发现一个有趣之点,日月星辰在运动中循道而行,则互不妨害!人体之内各类系统在运动中亦并行无碍,如体之水道循环、血道循环、气道循环、食道循环等等。《中庸》总结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就是“互利共赢”文化理念的基础与核心。

相看皆不厌,道术两重天。道本无形,遇术则显,道本无象,遇缘则凝。大道之律首为阴阳合则太极,《道德经》曰道生一,即无极生太极,一生二,即太极生阴阳两仪。太极阴阳中,阴阳是一个太极整体。 对之《道德经》释曰:有无相生,玄之又玄。有无即是阴阳,形者为阴,气者为阳,道律次为阴阳互依,在道之太极图中,永远不可能全是阳,也永远不可能全是阴,而是阴阳互补互依,《易》曰:“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交感万物万象化生,但阴阳应合的目标是平衡与和谐。不管阴增阳减,还是阳长阴消,最终目的是在运动中达到一种平衡,而宇宙万物运动就体现出阴阳平衡中的动态之美。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