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足常乐
作者:王微波(陕西)
案头摆放了一个无名木制作的小物件,一只胖乎乎的脚丫子上,脚弓上面爬着一只蜘蛛。虽不是什么值钱东西,但那肉墩墩的模样,甚是招人爱怜,整个物件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深刻寓意,知足!
的确的,人应该知足。
记得小时候,在朋友家里玩耍,朋友要把小朋友们的玩具都归为己有,朋友的母亲看不下去了,便把小朋友们叫到一起,讲了一个贪心的故事。
故事的大意是,说有一个灵蛇遇难,被一个好心的少年所救,放归山林。若干年后,灵蛇长成了巨蟒,少年也变成了壮汉。但少年的母亲却由于经年累月的辛劳,病倒在床,久治不愈,眼看着就要不行了。郎中告诉万般无奈的少年,要挽救病危的母亲,除非服用新鲜的蟒蛇胆。这可难煞了少年,蛇胆易求,可到哪里去找寻蟒蛇的胆呀?!
为救母,少年遍踏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到头来连个蟒蛇影子都没有见到,更别提蟒蛇的胆了。少年只能眼睁睁的望着病魔一点一点的吞噬母亲生命。也许是作为人子的一片孝心感动了灵蛇,正当少年绝望之际,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恩人哪,赶快进到我的肚里,去取救命的妙药。还没等少年回过神来,霎时间,一条巨蟒已闪现在面前,张开大口,静候少年钻进肚里。
见状,众人不明就里早都吓得不知所措四散逃去。只有郎中明白,他沉着的一边帮着少年往蟒蛇肚里钻,一边叮嘱少年,切记,少取点,够治病就行了,千万不可贪心,虽一毫也不要多取!少年救母心切,进去之后,举刀就要切下蛇胆,但郎中的提醒却在耳边振聋发聩般响起,少年还是遵从了郎中的教导。
见母亲服了蛇胆病情有所好转,少年心里起了盘算。既然这蛇胆有这么神奇的疗效,我何不多取点让母亲多服,一下子好彻底呢?再者,我是历尽千难万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感动了巨蟒,赢得了眼前的机会,若是这次机会失掉了,下次若是母亲病急又到哪里去寻找?想到这里,再次取蛇胆的时候,少年挥刀,一下子就切取了一半的蛇胆。那曾想到这一刀下去,即刻就要了蟒蛇的命,也让贪心的少年永远殒命在了蟒蛇的肚里。
这就是民间长期流传的《贪心不足蛇吞相》的故事。
我其所以记住了这个故事,就是因为这个故事太具警示意义了。它警醒世人,无论你出于什么动机,只要你贪,最终不会有好下场!故事里的结局是这样,现实中的许许多多贪腐分子,因贪心而葬送了自己,落个遗臭万年名声成为反面教材下场的不也正是这样吗?!
老话讲“广厦万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奉劝那些贪心不足者,赶快迷途知返吧,不然的话,一定会像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不管你的功劳多大,贪欲一定把你葬送!
作者简介:王微波,退休公务员,爱好文学,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在中国诗歌网发布诗歌百余首,在省市报刊发布散文多篇,获国际诗词协会、国际诗歌网第三、第四、第五届《中国最美游记》奖,获2021首届《盛世千蕴杯》中华诗词诗歌大赛三等奖。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