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融洽意境远、动静结合美如画—智杏红的散文《徜徉天鹅湖》赏析

作者:孙友群
拜读欣赏智杏红《徜徉天鹅湖》这篇散文,犹如高山流水,仲秋赏月,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美妙和谐之感,文中所描绘的景色、氛围、场面、气味恰似“云卷云舒花自开、日落月升水自吟”一种美轮美奂的感觉,仿佛误入仙境,令人心醉。文章还引人走进时光隧道,穿越时空去聆听《诗经》中《甘棠》一篇记载的“召公岛”上召伯和周公惟妙惟肖的传说故事,以及大禹治水用开山斧把高山劈成人门、神门和鬼门三道峡谷(三门峡由此得名)的形象生动的传说。这些传说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使人即如面对面与古人对话,其故事情节震撼心灵,令人久久难以忘怀。这些历史深处的骚人墨客和英杰帝王们均为这片美丽的天鹅湖的形成,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和魔力。


华夏的母亲河——黄河,在豫西小城三门峡绕城而过,美丽的天鹅湖,像一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这座城市之中。每年10月到翌年3月,成千上万只白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出发,飞过大地,穿越河流,回到三门峡安家越冬。天鹅是一种冬候鸟,喜欢群栖在湖泊或沼泽地带栖息。这里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水净草肥。越来越多的白天鹅把三门峡黄河湿地作为越冬的家园。三门峡市因此被命名为“中国大天鹅之乡”,获得了“天鹅之城”的殊荣 。每年入冬以后到次年初春这段风寒雪飘的季节,三门峡这座美丽的城市总会迎来她相知的朋友-----白天鹅。 在这广阔明澈、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成千上万只白天鹅自由自在地飞翔、飘游、嬉水、觅食,安详地修养生息。这些圣洁的仙鸟在湖上或卧或立、或游或走、或翔或奔,千姿百态、形神各异。它们有时三两成群、嬉戏打闹,或偶尔你追我赶、相互喙啄。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当天鹅伸展着宽阔的双翼,引翅拍水行走时,恰如一叶叶的扁舟,一张张风帆,自由自在的在天鹅湖面游荡,尽情享受着天鹅湖这如痴如醉神仙般温馨美妙的生活,成为三门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鹅在湖里,湖在城中,天鹅舞动三门峡,三门峡召引着四面八方的宾客。这就是三门峡版传奇的“天鹅湖故事”。


智杏红在这篇散文中把天鹅湖的历史传说、形成的背景与原因、优越美妙的环境以及天鹅美丽的舞姿、恬静而又活泼的情趣巧妙结合在一起,并描绘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淋漓尽致、生动感人,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天鹅湖与天鹅融为一体、默契共生、动静有序、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

品赏这篇散文读者会不自觉的感受到它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动静虚实相间恰如其分、场面描写栩栩如生、异景异物巧妙融合;二是立意高远、情景交融、时过境迁却贯通古今、顺理成章、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三是文笔清新、语言生动、情节细腻感人。


常言道:奇文共欣赏、华章自芬芳。智杏红的散文以其独到新颖的视觉、巧妙奇异的构思、丰富多彩的联想、亦实亦虚的笔法、清新隽永的语言给读者献上了一篇常读常新的力作,这是她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功力所在,是她殚精竭虑、笔耕不辍的丰硕结果。近几年来,智杏红不断在省内外报刊杂志上和文学公众平台发表精品力作,还出版了散文集《光阴的脚步》。在当地文学圈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真诚的祝愿她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一如既往,笔耕不辍、不断跨入新境界、迈上新高度,创作出更加出彩优秀的醒世之作!

【附智杏红的原文】
《徜徉天鹅湖》
智杏红
冬日午后,阳光将天鹅湖涂上一层淡淡的金色。
水面辽阔,栈道曲折,行人三三两两,安闲地走在栈道上。岸上的柳树,零星有几片黄叶挂在枝头;水下的芦苇,丛丛簇簇,纤长的叶子一片金黄;芦花雪白,被阳光一照,成了润泽的金黄。

这里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大天鹅之乡”、我国最大的天鹅越冬栖息地—三门峡天鹅湖。此时,正是天鹅飞来的季节。
从栈道上走出不远,就看到有一群天鹅远远在水面游弋,大约有百十只,它们长长的脖颈几乎与水面垂直,头部线条优雅又不失力度,体型健硕却行动轻盈,宁静的水面倒映着它们美丽的身影,让你禁不住要惊叹造物的神奇。

途中有一块儿游览示意图,上面标有甘棠路,还有周公岛和召公岛。《诗经》里是有一篇《甘棠》,大意是说:“高大茂盛的甘棠树啊,不要去剪它,更不要去砍它,召伯当年就住宿在下边……”召伯就是召公,他曾与周公分陕而治辅佐成王。召伯曾南巡,所到之处不占用民房,就在甘棠树下停车驻马,听讼决狱,搭棚过夜。他死后,人们怀念他,舍不得砍伐它停歇过的树。《甘棠》一篇,就是对这个美丽传说的记载。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吗?太神奇了!思绪忽然间就穿越3000年,仿佛置身于亭亭如盖绿荫覆庇的甘棠树下,沐浴着三千年前的阳光与清风,看召公断案,品淳朴民风。
思绪却不期然被远处的喧闹所吸引。循声而去,那宏大的场面,着实让人吃惊。水面如九天银河,远远望去,数不清的天鹅象点点繁星;走近些,斜阳下的湖面如硕大的玉盘,而那些天鹅,就像玉盘里的颗颗珍珠;再走近些,那林立的脖颈,洁白的身躯,又象极了远航归来的万千船帆……
近看,它们有的在轻轻飘游,有的曲颈梳理羽毛,有的用嘴和同伴嬉戏,是那样安闲祥和,也有几只忽然就展翅飞离了水面,飞向蓝天,长长的翅膀扇动着,优雅而又矫健。这些圣洁的仙鸟,或飞、或游、或走、或卧,千姿百态,构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它们的平均飞行时速为每小时6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成群结队的大天鹅可以连续飞行很久,10个多小时能飞行800多公里。它们不仅飞得久,而且飞得高,能飞到8000米的高度。这些神奇的精灵要飞几万里的路,从西伯利亚和蒙古国而来。也许正因为矫健的长途飞行,才有栖息下来的无上安宁。相比于西伯利亚或者蒙古国,这里是温暖的三门峡,更适于天鹅居住。

三门峡是万里黄河第一坝,1957年大坝建起后,蓄水期形成宽阔的湖面,吸引得数以万计的天鹅万里飞来在此越冬。近年来,三门峡市更是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使越冬大天鹅的数量逐年上升,大天鹅的栖息地也由点串线、由线成面,持续增多,每年冬季都吸引大批游客到这里观赏大天鹅。可是,我国版图这么辽阔,为什么必须是这里?也许还因为这里有美丽的传说吗?
传说大禹治水时,用开山斧把高山劈成人门、神门和鬼门三道峡谷,三门峡由此得名。此外,女娲补天,夸父逐日,扁鹊的故事,唇亡齿寒的典故等等,就像召伯栖荫甘棠下一样,都属于这块神奇的土地。

美丽的天鹅飞越关山、飞越大河、飞越千里万里,来到此地过冬,与这片土地的钟灵毓秀,一定有着一些神秘的联系吧。
黄河无言,千年万年流淌不息,它在这里转了个弯儿,守护着古老的传说,也守护着这些美丽的天鹅,年年如斯……
作者简介: 智杏红,河南省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光阴的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