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图片选自百度


王一玄:《北京诗派简史》(温儒敏论温皓然百回本《红楼梦》)
王一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
113.2024年3月20日,《海外头条》《火凤凰主编》发表“北京诗派”下列诗人的作品(17位诗人的17首诗):火凤凰《日本记》(四十),霜扣儿《菩提,菩提》,夕婉《剥开一粒时光》,叶冰《起风了》,班若《腹黑者》,简馨兮《黑白相间》,蓝雪《春雨》,朱赤《水很静风也很静》,华万里《灯》,原散羊《梅花鹿》,石乐《黑洞》,古剑《镜子》,犁铧《打磨词句,做一个诗人——兼致卧夫》,旷野道人《题毕加索<少女思春>图》,野松《有三条路:左,中,右》,孙永章《妈妈的味道》,温麒玉(7岁)《我想问问春天》。

此日,《“北京诗派”文库》推出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儒敏的文章《浅论曹雪芹温皓然百回本<红楼梦>》,全文如下:
近日读温皓然续写的《红楼梦》(曹雪芹、温皓然百回本《红楼梦》),大感惊异。《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二百多年来,多少作家都把它当作标杆,但大都不能望其项背,至今无出其右者。这是不可企及也不会重复的文学史奇迹。但温皓然这样一个当代年轻的女子,却初生牛犊不怕虎,居然要穿越历史,去续写这部经典,这本身就是极为大胆的。我认真拜读温皓然的续书,边读边想象这是否地道和本然,是否符合原著的精神血脉。我的感觉是,温皓然的续写是成功的,在《红楼梦》的众多续书中,这可能是极为难得的优等品。

温皓然续写《红楼梦》,其成功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情节结构的延续,不说天衣无缝,也可以说是合情合理。接续的20回“情节纹理”非常自然,基本上就是顺着前面80回的“势头”发展而来,并非向壁虚构。看得出温皓然的续写是尽心研究并梳理原80回的脉络,看其走势,特别注意原著的某些伏笔、预兆、谶语(特别是对前5回中判词的呼应),温皓然有意顺着这些细节去想象和展开。比如原著第76回写到史湘云和林黛玉在凹晶馆联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诗句,就是预兆,温皓然在续书中对这两个人物的命运结局,就做了很好的处理和呼应。温续91回干脆就处理成“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另外,温皓然还吸收了红学研究“探轶”的成果,运用到续写中。如第97回“红颜枯骨”,就是按照脂砚斋的点评展开的。续写的整个20回是大结局,悲剧氛围营造非常浓厚,而又带有某些超越的悲悯之心。这符合《红楼梦》的基调。《红楼梦》比许多古代经典小说还要高出一大截,主要就在“悲悯”二字。温皓然的续书在这方面下了功夫。

二是语言仿拟惟妙惟肖。《红楼梦》是200多年前曹雪芹所写,用的是明清白话,但又有书卷气,非常典雅蕴藉,由于时代远隔,现代人虽然能欣赏,但很难写作。温皓然这方面是下了大工夫的。读起来不隔,是明清白话的那种语感,又是曹雪芹独有的那种语言韵味。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杰作的语言总是独特的,难于仿效的,续书之难,最难就难在语言。但温皓然续写后20回和前80回的语感不会断,不会隔,是很自然接续的上的。这效果真令人赞佩。
第三续书续写人物事件,涉及很多人情风物,典章民俗,比如不同居所有哪些不同摆设,人物关系有哪些细节安排,还有哪些礼仪习俗,不是把原著写到的重写一遍就可以了,还需要根据情节发展去设置张罗,这就牵涉到很多文化历史知识。温著这方面做得也很周到细致,温皓然的描写是细腻逼真,又十分有质感的,能把人带进200多年前的历史场景中。
四,既忠实于原著脉络气息,力图做到自然合体,又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感悟力,写出自己的感觉。主要是加强了佛家的超越感和梦幻色彩。作品中很多诗词是很难写的,弄不好露怯。但都写的很传神很有韵味。
续书是难事,“苦差事”,带着镣铐跳舞,往往吃力不讨好。但续书又自有其魅力。要顺乎原著,又要挑战原著,同时挑战自己,是一种高难度的“游戏”,也是别有情趣的创作。想来,温皓然必然也乐在其中吧。我们来读这部续书,很自然会用“互文”的办法,不时对照原著,又不时省查是否续得有理有味,发现破绽会融入想象,看如何才是合理;看到好处便击节赞赏。这“读者反应”的情形是一般小说阅读时难得有的,又何乐而不为?
温儒敏,1946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荣誉所长,教育部特聘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教育部基础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
温皓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当代著名作家,后现代古典主义文学流派奠基人。新诗、古诗皆能,精通音律。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孔庆东教授誉为“女文豪”、“天津小龙女”。先后就读于天津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已出版长篇小说《太阳是方的》、《陪嫁山庄》、《凤鸣台》、曹雪芹温皓然百回本《红楼梦》、《花魂鸟魂》、《般若飘香》等多部。续写的《红楼梦》后20回,被红学界权威学者誉为200多年来《红楼梦》续书史上最优秀的一部。曾任《世界文坛》主编。21世纪中国第一个诗歌流派“第三条道路写作”代表诗人。中国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北京诗派”创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