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桃 树 的 情 怀
作者:程增庄

一棵小桃树,准确地说应是两棵,是从一个桃核儿两端生长出来的,如同母体内孕育出的双胞胎姐妹,长得一模一样,连身高也毫无二差,都是刚长到十公分的苗苗。
父亲初见一核儿出俩苗的,觉得稀奇,就从杂草丛里把它挖出,移栽到了大宅院偏西侧的前边。
小树在家人们的精心呵护下,沒有打蔫儿,小叶子直棱棱的,透露着从旷野进家园的高兴。
有句农谚:桃三杏四梨五年,意思是桃树三年后结果,杏树、梨树分别是四年、五年后结果。这棵双胞胎姐妹小桃树,经过三年的成长,已经是到了成年,但长得并不高,充其量也就是一米五左右,两根主干的周长也不足十厘米,枝繁叶茂倒是称得上,枝子相互交叉着,绿绿的叶子又长又宽,在吸收着充足的阳光。枝子上稀疏地挂了二十个桃子,象征着它首次的回报。
春走夏来,说话就到了芒种节气,大田里的黄色麦浪散发着清淡的香味,农民们开始磨镰下地收割小麦了,一块块地里先后显出了麦茬。这也是桃子成熟的季节,街市上已不断地有了卖桃子的叫喊声。唯我家这棵树上的桃子还是青青的硬硬的,离熟还难说需要多少日子。

人有个性的,往往因着在一些问题上的独特见解而被人排斥。这个小桃树因与同类有异样而同样被人误解。在深秋落叶一片黄的时候,小桃树枝子上已无叶遮挡,光溜溜的二十个桃子更加惹人眼目,不见一丝红色,象是抹了一层薄薄的绿色漆,在不屈不挠地经受着冽冽秋风的考验。 “这到底是种什么桃树?这桃子长到何时才能熟呀?看样子也好吃不了,干脆刨了它吧……”,众说纷云,还是父亲有远见:“不能伤害它,让它随性而长,说不定这就是仙桃……,”父亲的几句话对别人的议论做了结论,保住了小桃树的性命,也为二十个桃子正名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天,一天比一天冷,在节气小雪尚未把接力棒交给大雪的时候,一场大雪纷纷扬扬的飘落地上,每一个桃子都戴上了小白帽。我走到树前,用手一个一个地把雪擦掉,然后又找来一些碎布,本想把桃子一个个包上,也算给桃子穿上件衣服,也好帮助它们御御寒。在我刚包好第五个时,不慎将一个桃子从枝子上碰了下来,我顺便捡起,在雪地上蹭了蹭,不顾冰凉,便张开嘴巴咔嚓咬了一口,上下牙齿左右一动,囗感立刻出来了,脆如酥瓜,甜如蜂蜜,其它桃子都无法与其相比。我高兴地跑到屋里,让爹爹尝了一囗,他吃后马上做出吩咐:“把桃子全部摘下,留下四个分着尝尝,其余都给你奶奶送过去”。从这以后,年年树上结的几十个桃子,都成了奶奶的特供享受。我们 孙子辈们都严守家规,即便奶奶让我们吃时也得把馋欲死死地压住,让它化为孝心而已。
那年正月十五下午,夕阳尚红,按照当地风俗,家家户户的儿孙们要聚团儿送灯了,当我们揭下供奉爷爷之灵的位牌(用纸写的)付之一炬后,提起灯正要出屋门时,奶奶却气断归天,伴随着爷爷走了。

人,生老病死乃是规律,奶奶之死也属正常。奇怪的是,这棵小桃树在为奶奶奉献了近十年的仙果之后,到奶奶走后的当年三月也未再出叶芽,默默地跟着奶奶去了冥冥世界。
人在,小桃树也在,人不在,小桃树也不在了。灵之悠悠,情之悠悠,小桃树在另一个新地方仍在奶奶周边,枝连枝叶搭叶,花红依然,桃子依然!
(真实的记录与回忆〉
2024-3-18日于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