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失去自我
蓝白领
失去自我不可取,
去留无意心不苦。
自己作孽自己受,
我本天真找出路。


立春
文/荣荣
我已是春天里的人了,
如此轻易地,更像是坠入一个梦境。
我张开的双臂上,已有绿叶招展,
向近处的事物,向你。
我就要笑出花朵来,就要
笑出蜜蜂来,受到感染,
人们脸上不断开出花朵,
春天会将这一切送得很远很远,
送到最后一个脱棉衣的男孩手里。
那时冬天是树根上残留的雪,
在下一阵光照里就要消失。
呵春天,我感觉我是簇新的,
比你的露水鲜,比新娘还新,
而你静静地环抱着我,
像一个最出色的护花人。

赏析
今天分析的是鲁奖诗人荣荣的诗《立春》,虽然立春早已过去,但是这是首的余味绕梁。个人感觉诗人真是把春天写得出神入化了。通过一句“我已是春天里的人了”,采用联系、联想的方法,不断扩充诗的内容,不断引出更多春天的象征物,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刻画,将春天写活了。现在读这首《立春》,不正是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吗?春天到来,仿佛一切都是崭新的,万物的活力重现,或许这就是春天的意义,这就是诗意。下面,具体来欣赏下这首诗。
从某种角度说,春天是力量的象征,谁也不能阻挡她的到来。诗人自比是春天里的人了,说明诗人主动融入到春天当中,接受春天的洗礼。诗人把这种感觉比喻成坠入梦境,这或许是春天离去久远的缘故,当真的站在春天里时,还不敢相信,且轻易地就与春相遇了,还以为是梦境。对于诗人来说,站在春天里,是神奇的。接下来还有更神奇的。诗人充分展现了想象力天赋。双臂上绿叶招展,而且向近处,向你生长,这种视觉体验,重在说明春天生命力的旺盛和感染力。接着,诗人又写到笑出花朵来,蜜蜂也笑出来了,这种传染性,感染了所有人,所有人都笑出花朵,这种情境最终传递到最后一个脱棉衣的男孩手里。这种无限扩张的写法,把春天的蓬勃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春天的魅力是与生俱来的,人人都渴望她。诗人从立春的第一步,想得很远,写得也很远,但是读者感觉却近在咫尺,仿佛触手可及,这就是想象力和诗的魅力。

然后,诗人写残留的雪的消失,也是如此诗意的表现,“在下一阵光照里就要消失”,寒冷从此就要告别了,温暖的日子也即将到来。一个季节的结束,一个季节的开始,雪、阳光和诗人成为见证者。
因为冬季的结束,春天的到来,诗人不自觉发出了感叹,感觉自己是簇新的,而且用了对比的修辞,比露水鲜,比新娘新,这种对比非常巧妙地体现了春天带给诗人的生命体验。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爱。而春天又是静静环抱着诗人的,说明诗人就是春天的人了,正巧回应了开头第一句,而且情感更进了一步。最后,把春天比作一个最出色的护花人,仿佛诗人和春天结合了,融为一体了。

这种由情入景,由景入情地描写,将春天的到来,展现得无限美好,恰当的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让人赞赏诗人的诗艺之精巧,思维之活跃,而诗歌又给人一种感觉,这一切都是春天的功劳,诗人只是沾了春天的光。读完这首诗,可以看到诗人对春天的爱是真切的,欣喜的,亲密的。这样的春天,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喜欢。您觉得呢?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

荣荣,原名褚佩荣。1964年出生于宁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过多部诗集和散文随笔集,参加诗刊社第十届青春诗会。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诗刊》《诗歌月刊》《人民文学》等刊物年度诗歌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优秀作家贡献奖等。

【长相思 * 春梦残】
词/空谷幽兰
风翩跹,雨翩跹,
飞燕双双剪柳烟。
凭窗慢抚弦。
月难圆,人难圆,
信渺音空君不还。
已知春梦残。

已知春梦残,
伤心情未了。
何时爱重来?
未来最美好。
——蓝白领

杏花
唐 · 温庭筠
红花初绽雪花繁,
重叠高低满小园。
正见盛时犹怅望,
岂堪开处已缤翻。
情为世累诗千首,
醉是吾乡酒一樽。
杳杳艳歌春日午,
出墙何处隔朱门。

诗的大意是:初开的杏花粉红艳丽,时间稍久的杏花却宛如白雪。高低错落的花枝,装扮着小园,也占满了游客们的的视线。盛开的大片花瓣仿佛绚烂的云霞,诗人却开始惆怅盛极而衰,他似乎看到了花瓣凋零、缤纷翻飞的场景。

杏花
北宋 · 林逋
蓓蕾枝梢血点干,
粉红腮颊露春寒。
不禁烟雨轻欺著,
只好亭台爱惜看。
隈柳傍桃斜欲坠,
等莺期蝶猛成团。
京师巷陌新晴后,
卖得风流更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