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忆娘
文/王同福
娘离世已九周年,今古历二月十五乃十年祭日,近时常夜不能寐,浮想联翩,亲恩浩荡,随拙筆追忆,以传承掦之。
娘中等身材,不白略黑,红脸庞,传统裹脚又放(俗称放脚子),体格健壮,不善言谈,典型的农家妇女。娘没文化,一字不识,钱看大小颜色使用。家里早就装了电话,她不会打,但是她一直掌管着我们家的财政大权。
娘贤良淑德。娘入王家十九岁,父亲十四岁。时前两年祖母去世,三个姑均小,叔六岁。家境贫寒,爷爷未续弦。家无女主,娘入门即撑起这个家,人们说我家招了一个好劳力。娘带领姑们坡里地里干活,回家一块做饭。孝敬爷爷,关爱小叔,操心着我的父亲。父亲上学无钱,操劳了一天的娘,夜晚在煤油灯下做鞋、鞋垫卖(磕睡的常扎破手指),供父亲上学。后来爷爷年令渐大,父亲工作了,姑们均已出嫁,家境稍好,娘变着花样给爷爷调剂生活。爷爷痨病,每餐有少量的肉或鸡蛋,我和弟弟馋的只能看看,如谁偷吃一点,那一定是训斥,甚至挨打。娘对父亲的叔兄弟关爱倍至,事事关心帮助,尤其是婚事,她总操心参谋,包揽事务,好事办好,为大家庭争脸争光。叔兄弟们均念她的好,老嫂比母褒奖她,她更乐此不疲。
娘要强能干。生产队时期,父亲在外工作工资很低,忙工作也很少回家,拿不回钱买工分,又不能欠队里钱,娘一个小脚女人,她标着男劳力干活,同时要求我星期六、礼拜天、节假日必须到队里干活。为了多得工分,娘和我推土垫栏积肥换工分,生产队里什么活都干。娘做好饭,顾不上吃,常手拿饭吃着去喂猪、干家务,经常被爷爷心疼的责怪。如此,我们不但不欠队上款,还施着队上的钱,村里人无不称赞。娘干家务活是一把好手,院里总是井井有条,存物整整齐齐,地上干干净净。那时娘喜欢粮食,收获小麦、玉米、地瓜干,娘都是数了又数,看了又看,好像特别欣赏喜欢。后来我当了兵,生产队补助工分,娘高兴的不得了,每年底总让父亲写信告诉我,让我要感恩,在部队好好干。再后来,弟弟也当了兵,她也一样要求。以致我们弟兄二人在部队都做出了成绩,转业后都有所作为。
娘勤俭持家,博爱亲邻。娘过惯了苦日子,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旧物再用,废物利用,衣服鞋子縫缝补补穿,剩饭剩菜不舍的扔,稀饭锅子她总是涮涮加在饭碗里。记得娘去世后,我整理她的遗物,没穿的新衣服数套,没用过餐具、茶具数套……。有个大娘曾对我戏讽说,你弟兄俩的日子、财富是你娘挤攒的,我听后非常赞同,非常感恩于娘。是娘教会了我们兄弟如何过日子,如何节俭办大事,如何处近虑远。娘对待亲邻却是非常大方舍得。娘对亲邻总是注意观察,发现谁家有暂时困难,她总是及时施以援手。她常说,人家难处帮一口,胜过富了给一斗。即是物资非常匮乏的年代,她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接济亲邻。每逢过年,她总是考虑给哪家亲邻送点什么年货,给手里无钱的亲们一些钱。娘对以前在农村时给予我家热情关照的亲邻,始终不忘,总掛在嘴边,并努力加倍回馈。
娘对膝下子孙疼爱有加,恩泽丰厚。娘对我们兄弟二人
总是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到老她也是责无旁贷的教导我们,使我们受益匪浅。娘对孙辈和儿媳倍加关爱,视儿媳为己出,知冷知热,什么事情都惦记着,那怕一次水饺谁未吃,她都会念念不忘,留出来捎给她。儿媳有什么缺点,她从不隐瞒,直接指出,过后从不计较,并总说媳妇的好。对三个孙子十分溺爱,学习怕累着,生活怕苦着缺着,从不训斥。她要求标准很低,只要不做坏事,就是好孩子。说来也怪,三个孙子目前看比较懂事,亦小有成就。对我,娘就像太阳,无论走到哪里,她的心就跟到哪,关照着温暖着。我当兵头三年,娘想的得了神經官能症,睡不着觉,想到哪疼就哪疼。后来还是我探亲后,才逐步好转了。我在部队十五年,她的心在部队拴了15年,可怜天下父母心。
娘的爱是伟大的,娘的好我们永远忘不了,娘的恩我们永远報不完。娘作为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她平凡而伟大。他给了我们生命,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她用毕生智慧教化了我们,竭尽全力恩泽了我们一大家人,她永远是我们心中伟大的母亲,我们永远怀念她!她人巳逝,精神美德永存!千古不朽,万代流芳!
2024年3月16日于潍坊坊子颐景园

附:母六年祭时悼念诗
七言诗.古风
悼母六年祭
文/王同福
天国六年母可安
儿子念母数天天
常忆当年母疼儿
老泪纵横睡无眠
娘亲小脚勤能干
一生要強不畏难
生产队里挣工分
为儿糊口流血汗
母亲孝道敬双亲
温文细致特周全
母亲邻里关系好
四邻八乡皆称赞
母亲教子巧且严
儿孙能干不丢脸
母亲厚德勤立世
子孙谨遵万万年
祝吾父母天堂幸福
天佑子孙万祥无疆
于2021年3月27日
古历2月15日凌晨1時
(母逝六年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