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丨“三种手段”激发经常性思想教育“新活力”
(撰稿:罗云飞)为进一步发挥经常性思想教育铸魂育人功效。巴州森林消防支队立足队伍教育实际,紧密结合当前队伍经常性思想工作发展规律,以“三种手段”激活经常性思想教育工作活力,将经常性思想工作做到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
把准思想脉搏 坚持对症下药
支队党委严格落实经常性思想分析制度,常态化分析队伍思想现况,系统梳理队伍思想教育重点、难点问题,区分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人员排查队伍思想安全隐患,广泛开展“案例式”“互动式”“情景式”教育,灵活运用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素材,让指战员从身边人、身边事中接受教育。定期摸排指战员思想底数,及时掌握指战员思想动态,切实把思想教育工作做深做细,融入工作生活,解开思想包袱,做好排忧解难工作,确保指战员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日常工作和队伍建设之中。
灵活教育形式 实现精准滴灌
支队在经常性思想教育工作中,坚持细抓日常生活,针对性开展随机教育。常态关注指战员心理变化特点和现实需求,并将其融入课堂教育内容,让课堂内容符合指战员“口味”。广泛开展“全员大谈心”活动,通过“聊家常、谈生活”的方式深入内心深处,了解指战员思想动态和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等情况,引导指战员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指战员思想高度和心理素质,为完成各项工作提供思想保障。
注重心理疏导 做到靶向治疗
支队每季度组织指战员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针对性开展心理教育、情感疏导,帮助指战员缓解心理压力,卸下思想包袱。根据指战员思想心理现状,开展故事分享会、趣味游戏和文体娱乐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手段方法“控”思想,切实为指战员消除不良情绪,引导指战员全身心投入工作,高标准完成任务。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了经常性思想教育质效,强化了指战员事业心和责任感,营造了温暖、和谐、融洽的内部关系,有效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确保队伍圆满完成多样化应急救援任务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