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松建,现任职许昌市建设路小学党总支书记,连续十多年在许昌市建设路小学,许昌市回族小学和许昌市建设路教育集团担任校长、党总支书记,同时担任着年级体育课程。尽管担任的职务不断改变,但他始终坚持“体育”初心不改,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落实细节——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鲜活的“体育”话
“择一事,终一生,学校体育工作好不好,让细节来说话。”这是赵松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为了凸显学校“足球”这一特色,赵松建亲自带领学校体育组的老师们参与设计,在不断征求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和校外多方专业人士的建议和意见之后,精心打造了学校足球文化长廊。
走入学校大门后,在右侧墙壁上的“阳光体育无极限 校园足球别样红”栏目里,详细介绍了建设路小学足球队从建队到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学校11名优秀足球教练员和向国家、省、市级名校输送的18名优秀足球队员的事迹。赵松建的“足球特色”理念虽无声,但却默默地告诉着学校3000多名师生,足球就在我们身边,足球成才的梦想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遥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赵松建立足祖国灿烂的足球历史文化,通过“历史的沉淀”栏目,把足球从齐国民间流行的蹴鞠、汉代的“治国习武”之道、唐代三四百年后英国发明的吹气球的发明、宋代出现的世界最早的足球俱乐部到元、明、清时期蹴鞠被现代足球取代的整个长达多个世纪的艰难发展过程,变成了美观、可视地了解足球发展史的一个很好的凭借,它就像是一部电影,让每一个看过它的人,内心都充满了力量,内心升腾起我是中国人的强烈足球文化自信,已经悄悄地注入了每一个建设学子的心中。
“五彩、积极、灿烂、健康”的阳光少年更是赵松建“以体树人”思想最鲜明的注脚。矗立在学校绿茵场主席台教学楼右上方墙壁上的圆形校徽和下面的红、绿、黄、蓝、粉的五色条,以及竖立着的两个“阳光运动,健康成长;智慧科技,快乐探索”标语组成的小学生图案,是学校操场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只要踏入操场的那一刻,第一时间内就会看到那醒目的大标志。
学校透绿的四周墙壁和主席台上方有一个电子背投,背投经常滚动播放着学校足球赛的一些画面或视频;背投下方有一块蓝绿彩条托举着两个足球运动员在两侧,中间镶嵌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九个烫金大字的一个版面,这样浓烈的“足球特色”氛围,使每一个走进它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晃晃身子,垫垫脚尖的冲动。
“静止的东西只能用来观看,运动起来才是根本。”赵松建通过多次申请,多方努力在学校操场有限的墙壁上,安装了同学们都喜欢玩的五彩攀爬墙,每每下课,攀爬墙旁都会有同学轮流攀爬玩耍。有老师担心出现安全问题,建议学校取消攀爬墙,赵松建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能因为怕出现安全隐患,就不让孩子们尽情地玩,作为教育者,学校要开设安全专题的班队会,应从思想上对孩子们进行疏导,从根源上让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赵松建在全体教师会上号召老师们将自己家不用的废旧轮胎捐献给学校,刷上五彩油漆,放在学校绿荫操场上让孩子们玩耍。在赵松建的影响下,足球成为学校的特色。
夯实课堂——在每位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五彩的“体育”种子
“学生身体好了,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如果没有了身体做支撑,说其它的都是‘零。”在赵松建的坚持下,足球成为建设路小学的特色。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带头上好体育课。即便因为临时去区里开会耽误了上课,他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内补上所缺的课时。学期开学,赵松建都会从学校课程设置、体育课教师的人选、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选定等方面进行周密地分析、布置与安排。
为保证学校“以体树人”思想的落实,赵松建坚信有好的体育教师才是根本,他完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在职体育老师,还多方协调,为学校外聘了5名足球教练,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每周五下午的体育组校本教研会上,赵松建都会带领体育组的老师们针对一周来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年级段体育的训练重点、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怎样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给学生灌输体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等内容,与老师们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让体育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变得更加有效。
作为学校的党总支书记兼体育老师的赵松建,不断从《新课标》《中国教育报》《中小学体育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在课堂上实践。每学期学校的体育汇报课、优质课和示范课,他都能从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语言、课堂教学示范的要点和技巧等方面,给其他上课教师针对性的指导。两年来,该校的7位体育老师在他的指导下,获得市、区级优质课、示范课称号。
赵松建对自己的体育课要求严格,以身作则,树立标杆,他坚持把自己带的课上好。在他的示范下,跟着他练习动作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信与快乐,一招一式都带来了生命的跃动与生机。正是由于他的“执拗”,同学们和老师们都看在眼里,深受感动,这使得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稳步得到了提升。
多样活动——让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体育精神的可贵
“足球不是一个学生两个学生的事儿,而是全校师生的事儿。我们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社团活动和俱乐部活动,实现足球比赛在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的全面铺开。”赵松建如是说。学校除了按照国家规定的每周每班安排四节体育课以外,赵松建还要求教学上专门为每班每周多开设了一节综合足球活动课。
在建设路小学,每学期的“校长杯足球”联赛和足球“嘉年华”障碍跑,在全校师生心目中完全不亚于“世界杯”足球赛的魅力,参加活动成了所有人的心中所想。赵松建在学校主持以“校长杯足球赛”、“足球‘嘉年华障碍跑”为主题的升旗仪式动员大会上,他那慷慨激昂地发言,把同学们参与足球比赛的“魂魄”都给勾走;在全校足球联赛开赛大会上,赵松建带领学校领导班子一起踢飞足球的精彩画面,让全校47个班级的学生都沸腾起来。
“班级足球联赛”和“嘉年华”障碍跑,是赵松建和班主任老师最关心的时刻。比赛期间,赵松建都会亲自到现场观看,给赛场上的足球运动员加油、助威。用赵书记的话说:“给孩子种下体育种子最好的时间就是在小学,我们每一位教师,只要始终坚持体育精神,一切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实现我们学校这3000多个学生的体育梦,也就变得近在咫尺,唾手可得”。
赵松建坚持“生生足球”理念和行动在全校师生中的全面落实外,还非常重视学校专业体育队的训练。他组织学校全体体育老师和学校足球俱乐部,延时课后,把年级体育爱好者或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了学校专业体育足球队,每个学段学生训练的内容和配备的教练,都是经过他精挑细选的。
为了丰富全校师生每天上下午的大课间活动,赵松建书记带领体育组的老师们,根据学校实际、学生特点和许昌的地方特色,融入传统文化戏曲元素,创编了“踏浪”、“大河向东流”等多套运动强度适中的足球操,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在魏都区多届运动会上,学校独创的足球操项目,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普及和推广。
正是由于赵松建“以体树人”理念的普及和对体育工作的周密安排与布置,生生足球和学校专业体育足球队队员的特训,让学生在足球动作、技巧方面和心理素质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学校足球队每个周末还会与同城学校的足球队进行比赛交流。
在学校赵松建书记和学校体育组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体育足球队每年都会代表学校、代表魏都区参加“区长杯”、“市长杯”比赛,代表许昌市参加“省长杯”足球比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年的暑假足球队还会参加全国性质的足球邀请赛。
衔接课后——让家校社助力魏都“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为了让体育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赵松建带领学校体育老师,借力“家校社”并联合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青少年训练基地,充分利用社区和家校社平台,把建小的体育精神延伸到了课后和课外。
学校每位体育老师都会在班级企业微信群里,发送足球练习视频,请家长陪同孩子完成足球训练的作业,作业的布置不仅仅让家长放下手机,更可喜的是,亲子关系在这样的作业中变得更加顺畅和谐了。两年来,社区、“家校社”在该校操场上组织的足球比赛活动,多达20次以上,使建小的体育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发扬。
”让‘以体树人走进家庭,走进社会,让孩子们只为热爱而运动,让各个家庭只为热爱而运动,让整个社会的人们只为热爱而运动,为了体育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我一直会努力下去,为我们的“中国根”插上“体育翼”成了我毕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赵松建书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