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传闻我校要搬迁,余作文理学院春日组诗,遍及东区,西区,南区,以述吾校百年之史,特为留念。
(一)东区
吾来文理,迁吾母,居八号楼,教学于原人文楼,故最熟。
东门
冰刀雪剑百花残,
瘦枝冷蕊何凛然①。
春日芬芳桃李地,
百年风雨树人园。
①东门内原北侧有腊梅,冬日盛开。



旧人文楼
玉兰几与楼并高,
路旁山果入眼红。
常忆此处初执教,
今日可叹白发生②。
②余来校时,旧人文楼后尚无恂如楼,为草坪,玉兰树极高。

树人道两侧
档案馆南花如锦,
恂如楼西草似茵。
月中一曲鸾歌罢,
树人道侧柏森森③。
③树人路北,是明月音乐楼。杜子美有云: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有几回闻?
白雪阳春,曲高和寡,千古情同耳。
原图书馆
楼外芭蕉月照影,
浓妆淡抹入画屏。
莫负先生丹青意,
心叶舒卷春又生④。
④河东原图书馆,今作美术学院教学工作室。楼外有芭蕉肥大,芭蕉在骚客那里,常作孤寂别离的象征,特别是雨打芭蕉。在禅门中,芭蕉则作为明心见性的比喻。横渠著名的《芭蕉诗》中说,“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枝。”。李犁先生多次为芭蕉水墨作画,夏天睹之,遍体生凉。
雪村苑
西苑山茶绿映红,
树人路上树荫浓。
清明无事花前过,
春鸟时鸣有几声。
落叶如棉久徘徊,
树下已非旧池台。
夏日阖家凉坐晚,
慈亲也曾放生来⑤。
⑤雪村苑位于原幼儿园北,有池有竹有树,今不存。


八号楼
雪村路上几番过,
八号楼内昔曾家。
两鬓斑白人非昨,
楼外犹开旧时花⑥。
⑥吾居八号楼一楼最西,树人路对面操场北有大玉兰树。

小东门
人间难见嫦娥影,
月色千里凉似霜。
何处幽香风轻送?
小東门外木犀黄⑦。
⑦学校改造后,小西门己封。

招待所
小东门内树连荫,
招待所外花似锦。
满园景色还依旧,
不见当年白发人⑧。
⑧最早来时,尚在招待所房后打开水。学校改造后不存。



东区食堂
碧草青青夏日长,
花下孩童玩耍忙。
乐天诗句常记得,
自愧不是紫薇郎⑨。
⑨食堂东草坪上有紫薇树。紫薇郎用白居易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