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过平遥
作者/王砾
诵读/老菩提

又是金秋时分,门前那几棵白桦的叶子透过阳光,黄得有些耀眼,那透明的叶子像彩蝶的羽翼,在微风中轻轻地招摇,是那样的鲜活,好似她们永远不会落下。今年的秋来得有些迟,使你在秋的季节里,仍能感到春意盎然。

去年的今天,我下了火车直奔平遥,因为是早晨,古城显得悠闲而恬淡,城墙被初升的太阳映出一抹金黄。
此时的这座古城到处都是展厅,如:县衙门、书院、贺兰桥、三眼井、照壁南街、小察院等,各种不同流派的摄影作品就展示在其中,平遥的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这里无处不散发着摄影艺术的芬芳。

2001年,第一届国际摄影大展,就在平遥产生了,她的影展,她的比赛,荟萃了华夏民族乃至世界的创造力。来自于中国、东方、乃至世界对影像文化的看法,对美与永恒的深探,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全被百花争鸣的摄影作品体现出来,并得到了升华。
我安顿好后,就匆忙赶到一个叫谷仓的院里,这个院落很大,展厅依次地排开。足有十几个之多。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而且多数人都背着照相机,一些车辆拉着大幅的图片,还在出出进进。看来有的展馆还在布置。忽然听到有人在喊我,我回过头去,看见吉林大学的刘迟老师带着他的学生,搬着镜框正向这边走来,看上去是在布展。他问道:“看见南大的老钟了吗?”我惊喜的问:“钟教授也来了?”他说:“我还不知道,一会去找找看。”他接着说,去年老钟带领他的学生们在黄江边上采风拍摄了一组《黄河边上的女人们》,其中有一幅题名为《初为人母的美丽》简直太精彩了。无与伦比!无与伦比!他惊叹着,并神秘的说:“我真想在他看不见的时候,偷走那幅作品。”他的样子逗得他的学生们哈哈大笑。然后他带着学生们走了。刘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人到哪里,笑声就到哪里。

我走进一个展厅,一组《辉煌和梦想》作品让我驻足,这是来自于东北老工业的影像报告。这组图片,是由工厂、烟囱、钢铁、铁路构成的东北老工业区,每幅图片无不展示着曾经的辉煌,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人们是那么的骄傲自豪。那里每一寸土地,每块钢材,每一段铁轨,承载着东北这个巨大老工业区的荣誉,那是东北最为荣光的年代。那些用钢筋水泥所构造的重工业基地,曾经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过重大的贡献,那些曾耳熟能详的故事,曾经长久激励过国人的事迹,那些被当作现代化标志的工厂与机器,那些手持纲钎的工人形象,无不深深刻在人们的心里。
面对这组图片,我陷入了深思:曾经的老工业区那金色光芒已隐去,今天需要振兴的,不仅仅是曾经的辉煌,是不是也包含着对人心的重振?

我想象着当年那些鲜为人知的工业摄影团,多年来,他们背着相机,默默地行走在工矿企业之间,目睹了伟大的工业变革全过程,那些曾经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声震山河的工矿企业,在转型期间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老企业经过阵痛,重组升级获得了凤凰涅磐的浴火重生,而这个摄影团队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而自豪,为了消失及正在消失的老工业留下了珍贵图片,他们不仅为了一种责任或使命,他们在追求着曾经的辉煌和梦想,为了信念在艰难行走,让瞬间变成永恒,把影像留作记忆,留给历史……
我在一个个展厅里穿行着,寻找着,不曾见到南大钟教授和他们的《初为人母的美丽》。
不觉间我来到了另一个展厅,我看到一个角落围着好多人,我忙赶过去,原来丹尼斯·蒙塔尔贝、盖伊·坎贝尔,正在讲解着,他们带来的作品《重生》。
他们被一些脖子挂着照相机的人围拢着,蒙塔尔贝彬彬有礼,合体的西装,优雅的谈吐及高贵的气质,无不表现出艺术家的风范。

丹尼斯·蒙塔尔贝、盖伊·坎贝尔是真正的视觉艺术家,当许多当代艺术家还在进行观念摄影创作的时候,蒙塔尔贝和坎贝尔已经开始使用纯视觉元素和心理影像进行创作。作品中的视觉片段来自人类未知的外太空,灵感的传统内涵以当代的方式得以展现,他们二人说这些灵感由“宇宙联邦快递”所投递。在他们这组近期作品中,通过重复难以言状的美和科学发现的奇幻曲,使我们感受到了哥特式浪漫主义的黑色幻想,有些作品的创作源于解剖图,展示了皮肤下血管、神经、肌肉组成的复杂人体系统,这些令人惊悚的人物形象,只会出现在玛丽.雪莱的小说里、格林童话《巴菲与暮色》。它暗示着人体死后的黑色复活。
一辆三轮车将我载入了县衙的展馆,往日衙门的威严气息已荡然无存,扑面而来的是一桢祯精美的画面。
我在这里发现了大卫·斯蒂芬森作品:《天穹》

几个世纪以来,建筑物的圆形屋顶常常象征着苍穹,顶端留孔,最初一般用作烟囱,用以排放照明和燃香所产生的烟雾,后来它逐渐地代表了洞察一切的“上帝之眼”在观察地球时的视角,再以后,建筑物圆顶上方的洞口被封上,圆顶变得完整,中心饰以眼睛的图案,象征行为随时受上帝监控的圆形图案,这里的眼睛成为一个双向窗户,一面为上天之神俯视地球、另一面则为凡人冥想无限宇宙。
大卫·斯蒂芬森在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和欧洲其它一些地区拍摄了许多圆屋顶上五彩斑斓的装饰物,对虚拟天空------圆屋顶类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分类研究,或许,每张照片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就是三维圆顶维平面的方式出现,将装饰绚丽的穹型天花板变成了一个个圆型图案,建筑变得如万花筒般绚烂,这些照片散发着东方精神世界里曼荼罗的芳香,它们既代表着上天之眼,又代表着寻求开悟的内心之眼。
紧接着我又看见了加思奈特的作品《创造与毁灭》。
结束即开始,开始结束。
创造始于旧事物的退化,而每一次毁灭又会带来复兴。

加思奈特是摄影师,设计师和行为艺术家。他的作品中的动物、昆虫和海洋生物都是由旧的数千张的彩色图片纸拼接而成的。作品中的大多数图案是软件程序来创建来出类似的不规则碎片形的涡旋和螺旋,然后再将它们聚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图案。这些照片借用了不规则碎片的复杂比例,大图由小图组成,小图由更小的图组成。因此观众欣赏这些图片的时候有种掉入碎片漩涡中的感觉。最初的图像碎片取材于摄影师为巴黎珠宝设计师洛伦茨。鲍默设计的珠宝所拍摄的照片,这些精美奢华的珠宝被重新构图放大,以创造出昆虫、海洋生物、神话动物的大型魔幻影像。原始物品所蕴含的技能演变为新生活的再造:巴黎时尚的奢华变成了承载人们想象力的超然永恒的世界。

几天来我一直徜洋在艺术的海洋里,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摄影作品交汇成视觉盛宴,冲击着我的心灵,给我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
一晃摄影展即将结束了,傍晚时分我又回到了谷仓展馆,只见参观的人变得稀少了。我远远地看见,刘迟老师和一群学生正出来进去地搬他们的作品,看来他们在撤展了,我想走过去,问他们是否找到了南大的钟教授和他们创作的《初为人母的美丽》。可我最终还是没有走近他们,因为我似乎明白了,也许南大的钟教授已不屑这样的比赛了,也许他正带着他的弟子们躲到某城市或乡村的一隅继续他们的创作,我想他们的创作理念一定升华到更高的境界,也许那样的生活更适合他的生存状态。

已经很晚了,大部分的展馆已经撤展,我站在谷仓院里的清石板上,一弯明月悄悄地爬上古楼的屋顶,一会便悬在这座古城的上空,平遥虽远离北方,可我仍能感到这里已是秋意阑珊了,我竖起灰色的风衣领,双手插遥望着星空……,明天应该回到北方去了。

一声汽车的长鸣打断了我的回忆,我的目光又回到了眼前的秋叶上,我想,今年的冬虽然来得晚,,但终究要来的,冬也许正在旅途上奔波,也许和大雪结伴而至,将那些鲜活的秋叶唤到地上,把她们紧裹在怀里,用身躯给她们最后的温暖。


✍【作者简介】

王砾:笔名,王玉,石乐,任职于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业教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黑龙江省高教摄影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文学作品、摄影作品曾多次发表于《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画报》《中国煤矿报》《哈尔滨日报》《散文》《诗林》《新青年》等刊物以及《东方学院报》等百余幅并获奖。
🎙【朗读者简介】

老菩提:一级注册艺术设计师。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黑龙江省硬笔书法硬究会会员
黑龙江省剪纸研究会会员
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理事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
中国朗诵联盟会会员
主要诵读作品曾参加、发表于:北京广播电视台、长春广播电视台、山东济南广播电视台、 新华网、人民日报、凤凰网、中国教育网、新浪网、热搜、奋斗网、今日头条、都市头条、喜马拉雅、懒人畅听、等国家高端媒体平台、赛事并获奖。
主要美术、书法、摄影等作品曾参加省部级展览及国际交流展并获金、银、铜等奖项。



🖨出品 / 華 | 夏 | 之 | 聲
📝作者 / 王砾
🎤誦者 / 老菩提
🎹配樂/Q音
🖼圖源 / 網絡
🖥編輯·製作 / 豆公
📠縂編/囬眸一笑
🎧監製 / 艾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