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徽州一行
双休日,与校摄影协会众人一起赴徽州采风。
徽州,古为府。今称黄山市。安徽省即由徽州和安庆合称而来。
徽州府治歙县县城,府衙古街犹在,新旧建筑风格统一,典型徽南风格,青瓦白壁,马头隔墙,名城特色保存优于绍兴。

北城门
北牌坊
西门
府衙
大学士四方牌坊
九龙璧
由于时间关系,匆匆一游。最大收获是参观陶行知纪念馆。
访陶行知图书馆
百卉原从地里开,
为民矢志育人才。
百年梦想今途半,
我吊先生入馆来。
陶行知,歙县人。祖籍绍兴陶堰,明正德年间迁居徽州。
毛泽东称行知为人民教育家,宋庆龄题词曰"万世师表"。
观其平生行径,追求平民教育。主张培养人中人而非人上人,将教育和生产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我华自孔子以来,学在民间,然其宗旨犹为"治人",即作官,轻视生产劳动。昔樊迟请学稼,而孔子斥之,谓其"小人"。后世读书人,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行知者,主张行知合一,以行为先,一生以普及大众教育为宗旨,奋斗不已,谓之"万世师表",不亦可乎?
新中国建立以来,义务教育普及,然教育脱节于生产生活,以至城市小学生,犹以为面粉直接产于土中,麦苗韭菜不分。则先生之理想落实未全。
后来者其勉乎!




许村
背街石径沿溪斜,
听水朝夕老姆家。
止有金钟门外树,
春来时发几枝花。
下午游许村,为古村落。 其村依山傍水,青瓦白墙,古牌坊和历史建筑成群,国家重奌保护文物众焉。
村民以许姓为主,亦有他姓。尤有趣者,李白《赠汪伦》中之汪氏,后人亦居此村,其父先妻貌美体香,为崇祯所夺。
倘佯于古村落中,忽见昉溪岸边,有一铺石小径,通向一老屋,一老妇人在内。吾以为摆脱市井凡尘,凭溪而居,隐逸人之为也,甚喜。入内,室矮光微,止老姆一人。且日夕临水,老姆风湿发焉,膏药裹腿。
今逢盛世,而年轻人多劳工于外,老幼在家,世谓之"空巢",农村老人养老,一问题也。
我等文人,切莫徒怀田园空想而漠视之。









阳产村
城市罗浮梦方别,
山梅四月暗香来。
桃花犹恐等春晚,
赶与梅花一起开。
次日又访阳产村,以土楼著称。景区入口,见梅花树树,云蒸霞蔚。旁有桃花,三两亦开。乃有此叹。
入村路狭,九曲盘肠,景区有摆渡车,票价三十,七人一班。乃乘车而往。



土楼栋栋近云霭,
油菜桃花随见开。
门锁村民何处往?
满街皆是游人来。
进得村来,土楼栋栋,多挂牌为历史建筑。高山建土楼不易,昔日有语:有福之人歇土楼,诚哉此言。而今则不然,因时代进步,无福消受老楼矣。故多他往,其门挂锁而置。尚有居者,入其屋,潮阴而光微,有味气。街巷行人,游客十有九者而甚焉。村民有少数头脑灵活者,兜售山货,办农家乐,或引客导游。乃知如今乡村振兴,生态旅游,以改善民生为要,否则皆为政府收入之手段,于民无关。

新安江
山色云光皆入镜,
溶溶碧水似屏风,
春风一阵忽吹散,
枕岸人家云雾中。
返程前游新安江文化廊区。新安江,浙江之上游也,次之为富春江,终于钱塘江。
新安江绿水如蓝,其光溶溶,若屏风,若明镜。两岸青山依依,油菜花黄,皆映水中。时见白楼栋栋,耸立对岸,若浮舟之上。雨后烟云霭霭,时聚似散,视之若梦若幻,仙境一般。 




云霭青峰一望收,
黄花岸映碧江流。
一方美景才拍罢,
忽见"蜻蜓"在上头。
吾等随意而 行,遇风景盛处,即停车拍摄,嬉闹连连。带无人机者,即驱机上空,望之若蜻蜓。远近山水,吾等人群,尽入其中。可谓"你在岸上摄景,于是也成了风景"。




山阴道人记于周一。
附记:识物二
一:金钟花。

二:山鸡椒

山鸡椒,吾不识而奇,雨中伞够而采之。妻笑而摄系列,谓余曰"采花大盗",亦为一趣,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