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跟喜)老,涧尾居主人,老来无所好,独爱吟诗自娱,余无可绍介。
诗香洛阳
春风三月
莺飞草长
牡丹花正在酝酿
一个姹紫嫣红的洛阳
诗的河流
花的海洋
唐诗宋词中涌动着洛城华章
牡丹花香弥漫四野八荒
选兵点将
洛阳诗歌馆开张
心潮逐浪
把诗的集结号吹响
爱诗的人来吧
让我们欢聚一堂
馆里没有酒
诗韵酿醇香
作者:赵拓方,南开大学毕业,原洛阳三师高级讲师,河南省作协会员。文学爱好者,诗歌发烧友。偶有作品发表、获奖、入选选本。
诗骨洛阳
——写在陈昌华先生倡建“洛阳诗歌馆”之际
当寒风吹老了秋天
洛伊的波浪顺流而下 迎接
雪山的来客
洛浦的柳绦孕育一个新春的梦想
上阳的宫殿醒着
李杜的光芒在云端普照大地
白居易诗骨的大氅
从白园或香山寺抖开
丽新的海棠和瀍壑的朱樱
谋划
在三月挽起丹馨的怡悦
登堂入室
老城 一只百劫重生的凤凰
古旧簇新的青石板
响起 谁
栉次鳞比绵延不绝的足音
我听到一波波一声声 来自
大地轰鸣的回响
春笋
正破土而出
2024.03.19凌晨
作者:张国军(玉车长弓)中华文化促进会、河南省作协会员;原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诗网诗歌版块版主。在星星、牡丹、诗刊、诗选刊等发表诗文千余篇首。入选新浪网、《诗探索》等十几种选本。多次获得全国大赛各等奖项。
昌华陈姓,
何以人人敬?
人品不唯端且正,
诗品尤其雅圣。
身虽居住遐方,
心萦第二家乡。
编辑洛阳诗选,
诗歌馆建辉煌!
2024年3月19日
作者:王元明(1942,1,21~),洛阳瀍河区白马寺镇翟泉村人。中共党员,洛阳理工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加坡狮城诗词学名誉会长,荷兰、瑞典、加拿大大学名誉博士,菲律宾世界书法大学名誉校长等。创作新诗2千首,旧体诗词8万首,著书200种,出版107种。
漂泊大半生
花与果都开、结在外面
挂不住的乡愁压弯愁肠与白发
终被一双枝干般苍老的手
移回故乡之土
半生血汗,要洒在故乡的土里
给诗,给洛阳地脉长出的诗
安个家,就是给乡愁里
儿时的马寺钟声、水席和小街不翻汤
安个家,给洛阳的过去、现在、未来
安个家
在黄河运化中土、运化《诗经》的地方
也是周公营洛邑的地方
安个家,营建一座诗歌庙堂
故土会让每一部签名的诗集抽枝展叶
长成一棵大树,一片森林
擦亮一座古老城市全时段的梦中模样
他写了一辈子诗
任诗里越养越胖的乡愁把他绑架回乡
流浪在外的游子终要归根
他的余年只要
乡愁里的平平仄仄和意象
滋养最靠近命根的原乡
(2024.3.19中午改)
作者:赵希斌,黑龙江双鸭山人,60后,大学毕业。中国诗歌学会、河南省作协会员。在《诗刊》《星星诗刊》《神剑》《中国青年报》《海峡诗人》《葡萄园诗刊》(台湾)等发表作品百余组(首),有科学诗探索诗发表于《诗刊》《星星诗刊》《神剑》等,其中组诗“数理化中的诗”被《神剑》重点推介并配发评论。
诗韵洛阳
提起千年古都,我想到洛阳
谈论文坛风雅,我想起诗歌
我爱它甘甜隽永的韵味
如同酒祖杜康般醇厚
如洛阳牡丹的吐露芳芬
喜愛诗歌的人追求完美
灵感世界里亦梦亦真
我想成为一片绿叶
为诗歌的百花园
增添一抺陪衬
更希望拥有一双明眸和耳朵
久久凝视并侧耳倾听
让牡丹花海一见钟情吧
倾倒天下赏花爱诗之人
在洛阳诗歌馆寻寻觅觅吧
寻觅大千世界知音的雅兴
2024年3月19日
作者:王志军,72岁,上海人,大学本科。退休前任河南安装集团公司医院书记,现任洛阳乒乓球协会理事,乒乓球国家一级裁判员。中国知青文化网副主编;中国知青集团河南省联合会会长;中知网洛阳工作站站长;洛阳老三届联谊会会长;洛阳翰风毛韵书画院荣誉院长。
总想起建安风骨
想起竹林七贤
想起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个个夜晚
从少年
从江南
从荷塘边莲子滴落的一个个花瓣
驰骋纵横
九曲回肠
蓦然回首已是一只孤老的梦幻
诗已老
骨未散
满头白发绽开尴尬的笑脸
凌波微步
洛河之畔
牡丹花开掀起一页页沧海桑田的画面
作者:葛仙龙,1968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虞城县。1986年1月到中钢洛阳耐火材料厂上班,1999年任《洛耐》报社编辑。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歌研究会会员。喜欢文学,偶写散文、诗歌,遗憾无甚建树,幸得师朋厚爱,入编过各种选集。
洛阳诗歌馆
高屋建瓴谈何易
倘若没有人把自己的脊骨当桩
打入地下
倘若没有人手挽手以背作墙
沽名钓誉者如过江之鲫
怀揣银子做的万能钥匙
唯有洛阳诗歌馆大门上的锁
必须用心开启
真诗刀锋毕露
伪诗骨软如草
有人想把诗做成云梯
却不知诗忠奸有别
2024–03–20
作者:冷慰怀,江西宜春人,40后,退休前系洛阳轴承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员工。学诗40年,1995年加入中国作协,一直在路上踽踽独行,深知读者比作者聪明,任何花招都将成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