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再献骨刻文书法″游于艺"欣赏
很多从事书法创作的人,都喜欢写“游于艺”三个字,或者刻一方内容为“游于艺”这样的闲章。 今日有幸看到了著名学者、一级书法家丁再献先生的书法墨宝″游于艺"。丁先生书法与其他书法家的作品虽内容一样但字体却大不相同,丁老是用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文字骨刻文书写的。
《游于艺》出自:《论语》。
大体意思是:做人不能一直置身在紧张的状态之中,这样精神容易崩溃。应当在学习道理之余,发掘个人的兴趣,游习六艺,以陶冶性情,充实个人的心灵活动,使视界更为开阔。
游:甲骨文:从㫃从子,象子执旗之形,《说文解字》:“游,旌旗之流也。”
骨刻文“游”字,像一个女子手牵一小孩,右边似一男子向前倾身前行的一组图案,后边似还有两个半大孩子随行。意为一家人出行或出游的一组图案。
于:甲骨文:从干从ζ,表示移动之意。《说文解字》:于,於也。骨刻文于字和甲骨刻文差不多。
艺:甲骨文:似双手持草木,“執,种也”。而骨刻文似右边一人将左边一人高高举起,极像一组跳双人舞的图案,东夷人认为可能这才是艺术的表达。
东夷骨刻文,到目前为止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丁老先生与其家兄丁再斌破译出了900多个比甲骨文早1300多年的东夷骨刻文,并集字创作成格律诗词、楹联或名言佳句,再以书法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了集破译、诗词和骨刻文书法艺术于一体的独特风格。
附丁再献先生骨刻文书法墨迹: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