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火凡尘(小说)
作者:李建州(甘肃)
十四
乔玉清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夏池景打来的。电话里,夏池景询问了她和李灵皓的关系进展情况。乔玉清犹豫了一下,还是告诉了他真相:“还是那句话,其实我们并没有真正走在一起。”
夏池景听后心中一沉,知道这句话意味着什么。他担心乔玉清会受到更多的伤害,于是劝说道:“玉清,你要小心些。李家父子不是省油的灯。”
“我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能应对这一切。”
夏池景无奈地叹了口气:“好吧,你自己小心点,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随时联系我。”
乔玉清感激地点点头:“谢谢你,姐夫。”

李渡心中的失望和痛心,如同秋日的落叶,缓缓落下,堆积在他的心头。他曾对李灵皓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够成为自己的骄傲,为家族带来光荣。然而,现实却让他深感身心疲惫。他的眼神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失望,那是他长久以来积累的对儿子的失望。
想当年,他从父亲那里接过了村支书的接力棒,也想着带领着村民们走向富裕,但事与愿违,权力这把双刃剑,既成就了自己,也害苦了自己。他过度放纵自己,也放纵了家庭,曾经他最大的骄傲和希望便是李灵皓,没想到他不成器,混到了今天这步田地!
李灵皓从小聪明伶俐,是村里的孩子王。在某些方面,倒有着李渡年轻时的影子。他对李灵皓寄予了厚望,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将家族发扬光大。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李灵皓并没有按照他的期望去发展,而是整日沉迷于吃喝玩乐的散漫生活中,对家族的事业和责任没有丝毫的兴趣和关注。李渡多次劝诫他,期望他能醒悟过来,但李灵皓总是左耳进右耳出,没有真正听进去。
当李渡得知李灵皓和乔玉清的关系并不和睦时,他的失望达到了顶点。在李渡眼中,乔玉清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女孩,是家庭的希望。他认为李灵皓应该好好珍惜乔玉清,共同努力发展自己的事业。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李灵皓却对乔玉清没有太多的感情,甚至有些疏远和冷漠。
这一刻,李渡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那是深深的期待、担忧和无尽的失望。他的心中有愤怒、有无奈、有哀伤、有痛苦……所有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复杂的画卷。
就在李渡陷入深思的时候,乡政府的电话打到了医院,要求他尽快回到村里,做好群众工作。原来,政府要征用村里的土地,并且规定在秋收之后,这些土地就不能再播种。这个消息对于村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们依赖土地为生,如果失去了土地,他们的生活将如何维持。
李渡深知这个任务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知道村民们对征地的事情非常不满,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他决定出院回到村里,面对这个严峻的挑战。
然而,李渡此时骑虎难下,他既想着立刻出院又担心很快出院。他遇事喜欢冷静,喜欢权衡思考,这是他一贯的做法。思考片刻后,他决定打电话给村主任,让他先按照乡政府的文件要求和会议精神,拟定实施方案,初步了解村民的动向,自己则能拖几天便是几天。
在前往乔玉清家的路上,李灵皓的心情异常复杂。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乔玉清,也不知道他们之间是否真的会有未来。
来到乔玉清家门前,李灵皓深吸了一口气,轻轻地敲了敲门。
乔玉清看到李灵皓后,微微一笑:“是你啊,进来坐吧。”
“家人不在吗?”李灵皓没有见到乔栓虎和陈巧娥,好奇地问。
“他们今天到亲戚家道喜去了,家里就剩我一个人。”乔玉清边掀开门帘边笑着说。
李灵皓跟着乔玉清走进屋内,望着屋内简陋的摆设,沉默了片刻,终于开口说道:“玉清,趁着家里再无别人,我想和你坦诚地谈一谈。”
乔玉清微微一笑:“好啊,你想谈什么?”
李灵皓深吸了一口气:“我觉得我们之间有些问题需要解决。”
乔玉清听出了李灵皓语气中的认真和严肃,也收起了笑容:“你说吧,我们之间有什么问题?”
李灵皓沉默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说道:“我觉得我们对一些事情的发展方向估计得太乐观了。”
“你能具体说说吗?”乔玉清试探着问道,想进一步了解李灵皓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考虑一下我父亲提出的要求,我不想因为我们的瞒天过海之计而伤害了他的心。”
乔玉清也深吸了一口气:“难道说你又反悔不成了?”
李灵皓无奈地叹了口气:“并不是反悔,只是觉得我们应该好好考虑一下我们的未来,我不想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后悔莫及。”
“那你的意思是,我们就按照你父亲的要求,咱们好好相处,甚至走在一起。”乔玉清有些嘲讽地说。
李灵皓沉默了片刻,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乔玉清的问题。他心中矛盾重重,既不想违背父亲的意愿,又不想伤害乔玉清的感情,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乔玉清看着李灵皓犹豫不决的样子,心中感到一阵失望。
“难道你就不能为了我们彼此的幸福考虑一下吗?”乔玉清有些激动地问道。
李灵皓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玉清,我并不是不愿意为了自己的幸福考虑,但是我也不能辜负我父亲的期望和家族的荣誉呀。”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乔玉清无奈地问道。
“我觉得咱们相处,未必是一件坏事。你看……”李灵皓望着乔玉清,意味深长地说,却没想到被乔玉清打断了。
“灵皓,和一个根本没有感情的人相处,是一种痛苦,是一种遭罪。我觉得咱们之间同学情谊更好一些,难道你希望我们连这份纯真的同学情分也要荡然无存吗?”
“正是我考虑到了这一点,才决定来找你。倘若我不尊重你的选择,父亲住院与我何干呢,着急的并不是我呀!既然我父亲知道了这件事情咱们一直在欺骗他,态度非常坚决,没奈何,所以我才能找你商量对策。”
“灵皓,对不起,是我误解你了。”乔玉清听李灵皓如此说,心才稍微放宽了一些,便急忙向李灵皓解释说,“我也是被动地卷入了这场纷争之中,咱们都是同病相怜。你看这样,要不我们再想想其他办法,看事情有没有回旋的余地。”
“那就尽快吧,反正这件事处理不好,我父亲很难出院的。”李灵皓站起身,望着乔玉清说道。
当李渡看着夏池景走进病房,嘴角勾起了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夏池景则是一脸平静地坐在床边,温和地问道:“李支书,感觉怎么样了?”
“老夏,你怎么来了。我这点小伤,还劳你大驾,现在没什么大碍了。”
“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感觉不太好,就多再躺几天!”
李渡听出了夏池景话语中的关心,微微愣了一下,然后试探地问道:“你来找我干什么?不会是想来看我的笑话吧?”
夏池景摇了摇头:“你误会了。受伤住院,天经地义的事,谁会笑话你!不过,我是来跟你商量一下征地的事情。毕竟我们工程队承包的公路建设就是你负责的这片地域,征地工作落不到实处,我们就没有办法开展工作。”
“你也太看得起我这个芝麻粒大的村支书了。”李渡坐直了身体,无奈地笑着,“这是市上实施的惠民工程,我只能按照上面的要求,做一些群众工作。”
“有这些就足够了。不过,群众工作确实是挺难做的。”夏池景望着李渡,肯定地说。
“确实如此,今天上午,村主任就把这件事告知群众了,可是事情进展并不顺利。”
“征地这么大的事情,有谁还敢反对?”夏池景故意惊讶地问道。
听到“征地”两个字,李渡的眼中闪过一丝怒火:“那些姓罗的居民,带头出来闹事!”
夏池景轻轻地咳了一声,语气平和地说:“李支书,据我所知,你和罗家一直存在着矛盾和纷争,这也是导致村民们对征地事情不满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渡哼了一声:“矛盾?纷争?那都是他们罗家自找的!”
“现在,我感觉不仅仅是罗家,乔家也会迟早起来反对的!”
“他们敢!除非他们不想要地基审批手续了。”李渡情绪激动地说。
“呵呵,别上火嘛!这些话说给他们听,也许还能管用。但你说给我听,我倒觉得你是在无理取闹。现在是法治社会,有些事情不能用土办法,要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法规。”
李渡沉默了片刻,看着夏池景诚恳的眼神,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下来。
“那你的意思是……”李渡试探着问道。
夏池景认真地回答道:“我希望能够通过协调,让李家和罗家达成和解。双方各退一步,这样一来,既可以保障村民们的利益,又可以让双方化解矛盾,实现共赢。”
李渡听出了夏池景话语中的诚意和决心,知道这是一个好的提议。但是,他也知道要想让双方和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老夏,你这个提议很好。但是,要让双方和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有没有好的想法?”李渡沉声说道。
夏池景点了点头:“那好,我说说个人的想法,至于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你个人。先说你住院这事,错在罗南风不该动手打人,你没有选择报警,这是你这个支书的大度,众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罗南风不仅要赔偿你医院的一切开销,而且另外给予你一定的补偿。不瞒你说,我今天来也是受玉清委托的,至于你提出的让玉清和灵皓走在一起,这是不现实的,也不是我们这些长辈考虑的事情。毕竟现在早已经不是什么父权社会,孩子们毕竟有他们的想法,他们能走在一起,你不出院他们也会,如果走不到一起,你就是躺在病床上一辈子也是无济于事。我知道你心里的小九九,趁着这次乡政府催着你工作的事,能下台阶就赶紧下,尽快出院,毕竟村委会有很多事情等着你研究决策呢!”
李渡点点头,示意夏池景继续说。
“再说村民征地一事,我也略知大概。不外乎就是土地的面积和赔偿事宜。这些你按照上面的政策,一碗水端平就是。现在的村民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现象,是比较突出的,我相信你有能力完全处理好这件事的。如果需要我的帮助,尽管告诉我。”
“老夏,你的提议很客观,容我再考虑考虑!”李渡松了口气,望着夏池景说。
“另外,如果我们工程队进驻的时候,自然也要拜访你这个村支书,届时还需要你的帮忙。”夏池景拍拍李渡的肩膀,笑着说。
“我再提一个条件!你能满足,我马上就办理出院手续!”“你说!”夏池景呵呵一笑,望着有些难为情的李渡。
“刚才你说工程队就在我们村,那我手头有几个人,麻烦你帮忙安排一下工作,这也算是惠民举措!”
“这事简单,到时候你给我说。不过,工程队除过后勤人员外,是需要有技术的,没技术可拿不下大活。”
“老夏,我干脆明说吧,我是想让我姐李翠英到工程队做做饭,挣一些钱养家糊口。这样一来,家里的事,我姐也能抽空照顾,我也不用分心,可以更好地完成政府交给的任务。”
“小事一桩,就这样定了!”夏池景拍拍李渡的肩膀,笑着说,“该办出院手续了吧?”
两人面面相觑,哈哈大笑起来。
自从和罗东震电话沟通以后,罗小朵听从了父亲的建议,放弃了去边疆发展的机会,决定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中来。在罗东震及时提供信息的前提下,罗小朵果断地报考了“三支一扶”,并顺利被江渚县政府考核通过,随后分配到了乔家湾镇政府工作。罗小朵并没有打算把这些事情先告诉乔玉清,等一切都稳妥了,再给母亲一个惊喜。
罗小朵踏进了乔家湾镇政府的大门,心情既紧张又兴奋。她深吸了一口气,正了正自己的衣领,迈步走进了办公楼。
来到二楼的办公室,她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办公桌前的一位中年女性。她穿着深色的职业装,眉目间流露出干练和威严,她便是分管土地规划的副乡长——阮腊梅。
当罗小朵有些紧张地走到办公桌前时,轻声说道:“您好,阮乡长,我是罗小朵,办公室刚才通知让我到您这里报到。”
阮腊梅抬起头,面带微笑地看着罗小朵,眼神中带着一丝赞赏:“小罗啊,我听说了你的情况,很不错。来,先坐下吧。”
罗小朵拘谨地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阮腊梅继续说道:“我们这里的工作需要细心和耐心,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我看过你的简历,觉得你非常适合这份工作。但是,具体的工作安排和要求,我还要和你详细说明一下。”
阮腊梅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了罗小朵:“这是你的工作职责和要求,你先看一下。”
罗小朵接过文件,认真地看了起来。阮腊梅则开始向她介绍起镇政府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罗小朵一边听,一边认真地记下要点。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罗小朵对即将开展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对阮腊梅表示感谢,并表示一定会努力工作,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阮腊梅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我相信你会做得很好。如果有任何问题,随时来找我。”
罗小朵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阮乡长的信任和支持,我会尽力的。”
“小罗,公事谈完了,现在咱们说说一些私事。从简历上看,你和我的女儿是一个学校的,她叫唐雅婷,你认识吗?”阮腊梅拿着简历,又多看了一眼毕业学校,笑着说。
“唐雅婷?认识呀,我们就是一个班一个宿舍的,她就睡在我的上铺。”罗小朵听说是唐雅婷,高兴地回答,“阮乡长,您认识她?”
“何止认识,她是我女儿!”阮腊梅和蔼地说,“我也想让她回来参加考试,可她执意不听。”
“我和她曾经也说过,不过她决心要去边疆,我却被我的父亲劝说回来了。”
“为什么?”阮腊梅推推下滑的眼镜,不解地问。
“我父母亲曾经在边疆工作多年,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又返回来了,他们不希望我走这条路。”
“你父母是干什么的?”
“我父亲名叫罗东震,是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我母亲是乔玉清,一名乡村教师,不过是临聘的,她从边疆回来后一直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
“呵呵,你的父母我都认识,原来他们的女儿就是你呀。罗局长就是我的领导,前段时间还来视察工作呢!不过,我听说你父母离婚了,这件事你不知道吗?”阮腊梅听罗小朵这样说,便不解地问道。
“不可能的事,他们虽说有时候吵吵闹闹,夫妻嘛,床头打架床尾和。”罗小朵甜甜地一笑,说道。
“不好意思,那一定是我搞错了。”软腊梅确信罗小朵还不知道这件事,便不敢再提起。
罗小朵从阮腊梅房间出来后,情绪激动不已,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顶头上司竟然是大学同学唐雅婷的母亲。唐雅婷是她的大学室友,两人关系十分要好。但是,罗小朵从未听唐雅婷说起过。
几天后,唐雅婷在罗小朵的陪同下来到乔家湾镇政府探望阮腊梅。两人一起走进她的办公室,相互问候并聊起了近况。
“妈,这是罗小朵,我在大学里的好朋友。”唐雅婷向母亲介绍着罗小朵。
阮腊梅微笑着站起身,转身对唐雅婷说:“雅婷,我们已经知道了。小罗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尽管才来几天,但她业务能力很强。”
罗小朵有些害羞地笑了笑:“谢谢阮乡长的夸奖,我会努力工作的。”
阮腊梅看了看时间,说:“正好我们今天中午有空,要不一起出去吃饭吧?小罗,也将你母亲叫上。”
在阮腊梅的提议下,三人一起来到了附近的一家餐馆。落座后,乔玉清也赶到了餐馆。一见面,乔玉清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回事,但看见兴高采烈的女儿出现在面前时,高兴地拥抱在一起,甚至忘记了跟阮腊梅和唐雅婷打招呼。
“玉清,你来了。正好我们今天聚聚,一起聊聊天。”阮腊梅笑着说道。
乔玉清点了点头:“谢谢阮乡长,我也很久没和你们一起吃饭了,上次还是一起过教师节的时候。”
点完菜后,阮腊梅把情况简单介绍了一遍。乔玉清转向罗小朵,有些埋怨地说:“朵朵,你工作这事瞒着我好久呀,我啥也不知道。你今天打电话让我到这里来,说是阮乡长有事找我,我还以为出了啥事呢!上班和上学是两码事,现在你参加工作了,你一定要谦虚谨慎,不懂就多向阮乡长请教。”
“请教不敢当。不过,有事多问问我,会有好处的,也利于你的成长。不过,小罗在镇政府工作比较出色。作为你的长辈,看到你这么优秀,我真得很欣慰。”阮腊梅望着乔玉清和罗小朵说。
罗小朵有些不好意思:“谢谢阮乡长的夸奖,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阮腊梅接着说:“小罗,你能放弃了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到家乡工作,这种精神很值得赞赏。不像我家这个丫头,啥话都听不进去。”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唐雅婷冲着阮腊梅做了一个鬼脸,不屑地说。
“其实,我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想为家乡做点事情。”罗小朵谦虚地说。
令罗小朵感到十分欣慰的是,她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回到家乡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父亲的想法,更是为了自己的内心追求和价值实现。她希望能够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让更多的人受益。
这时,菜开始陆续上桌。大家边吃边聊,气氛十分融洽。乔玉清和阮腊梅聊起了镇政府的工作和未来的发展计划。唐雅婷则和罗小朵聊着大学里的趣事和未来的打算。
这顿饭将近吃了两个小时,席间让罗小朵感受到了浓浓的乡土亲情。她知道自己并不孤单,因为有这么多人默默地支持着自己。
饭后,罗小朵送阮腊梅母女回镇政府的路上,阮腊梅对罗小朵说:“小罗,我早就知道你是个优秀的孩子,你的努力和付出我都看在眼里。”
罗小朵惬意地一笑,和唐雅婷一左一右挽着阮腊梅的胳膊,朝镇政府走去。
一晃一个月过去了,罗小朵在乔家镇政府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尽管是上下级关系,但她和阮腊梅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在阮腊梅的带领下,罗小朵逐渐熟悉了工作流程,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成长。同时,罗小朵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让更多的人受益,让家乡变得更加美好和繁荣。同时,她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为家乡的贫困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
某个周五,阮腊梅找到罗小朵,眼神中充满了赞赏和鼓励。她知道,罗小朵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只要给她足够的支持和机会,她一定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才华。
阮腊梅开口道:“小罗,最近你的工作表现真的让我很满意。你认真负责,勤勉工作,对待每一个任务都全力以赴。这种工作态度是非常难得的,也是我们所需要的。”
罗小朵听到阮腊梅的夸奖,脸上露出了谦虚的微笑:“谢谢您的夸奖,我会继续努力的。我深知,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只有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过,你也不要骄傲自满。毕竟,我们还有很多可以学习和提高的地方。我希望你能够保持这种谦逊的态度,不断向他人学习,敢于挑战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罗小朵深受感动,坚信在阮腊梅的指导和关心下,自己一定能够走得更远、更高,于是斩钉截铁地说:“我明白您的意思,谢谢您的关心和指导。我会继续保持谦逊的态度,不断学习、进步!”
在一次工作会议上,阮腊梅特别强调了年轻人对于家乡发展的重要性,并且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回馈家乡、建设家乡。
这次会议召开不久,罗小朵主动找到阮腊梅,把从母亲那里听来的关于叔父和外公家申请地基的事情,详实地给阮腊梅说了一遍。她知道这个消息对于工作进程可能会有所影响,但出于对家乡的关心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她还是决定说出来。
听到罗小朵的话后,阮腊梅说:“小罗,谢谢你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我们一定会尽力解决,让一切琐事都能迎刃而解。”
罗小朵感激地点点头,她知道有了阮腊梅的承诺,这件事情就有了希望。两人约定尽快行动起来,为罗南风和乔栓虎家申请地基的事情找到一个公正的解决方案。
经过一番努力,阮腊梅主动约谈了李渡。李渡自认为一个普通的地基申请问题,之前遇到过很多,也都相安无事,没想到这次竟然牵动了这么多人,无奈之下只能允诺按照程序办事。
几天后,县上的审批手续下来了。罗小朵和阮腊梅一起前往乔栓虎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乔栓虎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连感谢阮腊梅和罗小朵的帮助,表示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把房子建好。
在返回的路上,罗小朵对阮腊梅说:“阮乡长,谢谢您。这件事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解决群众问题的重要性。”
阮腊梅笑着拍了拍罗小朵的肩膀,说:“小罗,你很有潜力。我相信,只要你肯努力,未来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在得知地基申请成功的消息后,罗南风立刻开始了规划。他深知这次机会来之不易,趁着这段闲暇的时间,多次和工匠商量着方案。

作者简介:李建州,甘肃合水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协会员,高级教师。发表作品四百余篇,散见于《未来导报》《读友报》《甘肃工人报》及地方期刊杂志,部分作品发表于中国作家网、都市头条、书香神州、陇东黄土地文学、塞北文学、兰苑文学、九州作家、西部风微刊、蒙东作家等网络平台,2017年8月参与合水县县委、政府组织的《合水旅游概览》一书编辑,并担任副主编,2018年8月承担合水县县委、政府组织的《合水八大文化》之《秦直道文化》部分编写任务。2017年出版散文集《生命的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