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先德:江西高安人,宜春市交通运输局高级经济师,曾独著出版两部长篇小说、一部短篇小说集、一部随笔集。
一
晋国都城东边的大道风尘滚滚,一支忘不到头的大军向西浩浩荡荡挺进,军列中的旗帜上,硕大的“郤”字若隐若现。从大军的规模人数与装备上看,和一个中等诸侯国两军对峙开战,很难料定鹿死谁手。最前面是晋国副统帅中军佐郤克的专用马车,此刻,他铁青着脸,低沉着头,本来背是驼的,从后面看去,背更驼了,隆起挺高。
父亲郤缺去世,他就“世袭”为卿任上军佐,登上了晋国的历史舞台。他不象先縠那样父亲去世早,郤缺对他的教育从未放松,平时要求很严,临终前又谆谆告诫他:忘掉家世荣誉,忘了我这个父亲,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头做起,凭自己的努力信服于人,要有大的出息与大的前程,最紧要的是任何时候和任何时刻,都要沉着冷静从容面对,出言与举动恰到好处地表现展示,把自己发挥到最大限度,日子一长,什么都有了……果然,“初出茅庐”在“邲之战”中,虽晋军大败,但他和直接上司上军将士会配合默契表现出色,不仅所率的上军没什么损失,还阻挡了楚军的追击,掩护中军和下军安全撤退。荀林父自请“告老还乡”后,士会任中军将,他又紧随为中军佐副统帅。父子两代为晋国竭力拼打的同时,家族势力也急剧扩张,加上自晋献公时祖先郤豹及郤縠留下的雄厚基业,郤族又成为仅次于赵氏的赫赫大族,建立起的郤家军规模惊人,并且经历过战争的磨砺,战斗力强大。郤克自信战胜齐国不在话下,那里生活富裕,人们不愿打仗,曾经楚国的成得臣在齐国建立一个飞地,只有少量的军队驻扎,偌大的齐国硬是没有办法。
士会接替荀林父为中军将,摆在面前突出并最重要的问题是,自“邲之战”后,晋国的霸权被楚国夺去,楚庄王一战而定江山,一鸣惊人,一飞冲天,饮马黄河,成为了中原霸主,一雪当年城濮之战的耻辱,为祖父楚成王出了口恶气,晋国人在中原瞬间销声匿迹。天下诸侯对晋国不再像以前那般俯首帖耳了,小国们大多背晋而向楚。楚庄王带兵曾一度包围晋国的铁杆盟友--宋,兵围长达8个月。宋国向晋国求救,晋国不敢发兵,这个时候的局势对晋国太不利了。秦、齐等大国皆乘虚蠢蠢欲动。

首先是晋国的宿敌——秦。当“秦晋之好”的蜜月期过后,两国关系就一直僵化,而且愈演愈烈。从崤之战到彭衙之战再到令狐之战,总是秦人受气,秦国发现和晋国单挑不是对手,就开始联络楚国,南北夹攻晋国。在“邲之战”后,硝烟未散,秦国原来三个猛将孟明视、白乙丙兄弟不在了,秦桓公派遣了秦国第一猛将杜回,带兵攻伐晋国。他是有名的大力士,生得牙张银凿,眼突金睛,虬须卷发,身长一丈有余,力举千钧,惯使一柄开山大斧,重一百二十斤,所向披靡,经过处无有生灵。又拳似铜钵,曾一日拳打五虎,剥皮抽筋以归。可见,秦桓公下了最大的决心与赌注。
晋国得到消息,别无他法,只能硬着头皮应战,用最笨的办法,猛将对猛将。晋国最厉害的猛将当属魏颗、魏锜兄弟,两人是魏犨的儿子,继承了父亲高大威猛善战的特点,当时是上军中层大夫级将军。晋景公及士会派两人迎敌坚守,但不看好结果,作了最坏的打算,准备了后续预案。而魏氏兄弟也知道,猛将对猛将,你死我活,但这会儿全晋国都在看着他们,只有豁出去拼死一战,准备着“马革裹尸还”,把家中的后事一一安排妥当。
大两军在晋国辅氏(今陕西省辅邑县)的地方扎营对垒,展开决战。
没过十来日,就在晋景公和士会焦灼不安的时候,魏颗派出的快骑突然前来报捷,晋军俘虏了秦将杜回,并已斩首,秦军退回秦国。这是大捷,并且来得太快了,令人不可思议!两人激动不已。次日,魏颗前来复命,献上杜回的首级,晋景公才相信千真万确,下令大摆庆功宴,当场嘉奖,把令狐(今山西临猗)之地赐与魏颗为封地。席间,人们迫不及待问起为何如此之快取得如此大捷。
魏颗抑住兴奋,平静地说:“非魏某之功,乃神佑晋国!”接着缓缓叙述了整个过程。
交战时,两军排开阵势。杜回手执大斧,仅率三百兵勇,猛冲进入晋阵,下砍马足,上劈甲将。晋兵从未见此凶狠战法,抵拦不住,大败而归。一连三日,不敢出战。魏颗秉烛闷坐,左思右想,没有良策。三更时分,朦胧睡去,耳边似有人言“青草坡”三字,醒来不解其意;再睡,仍复如前。就问魏锜,这是什么意思。魏锜说,离此不远约十里,有个青草坡,或许秦军该败在那个地方。我先引一军在那里埋伏,兄长诱敌军而至,左右夹攻,可以取胜。来日,魏颗传令:拔寨而起,班师回朝。杜回果然来追。魏颗略斗数合,假装败走,渐渐引进青草坡。一声炮响,号角冲天,魏锜伏兵俱起。魏颗返身杀回,将杜回围在核心,两下夹击。杜回全不畏惧,抡着开山大斧横劈竖砍,一时死伤者众。当杀至青草坡中间,杜回忽然象个蹒跚学步的小孩儿,一步一跌,立脚不住,刚爬起又跌到,反反复复的,浑身使不上劲,开山大斧也拿不住,其状很是滑稽。魏颗、魏锜举目遥望,但见一庄稼老农人,布袍芒履,将青草一路挽结,以绊杜回之足。两兄弟暗暗称奇,立刻策马赶到二戟并举,把杜回搠倒在地,活捉过来。再一望,老人不见踪影。魏颗问杜回,你自称天下英雄第一,何以见擒?杜回无比诅丧说,我双足似有物绊住,不能展动,乃天绝我命,非力不及也。魏颗恐留于军中有变,即时将杜回斩首。
是夜,魏颗刚得安睡,梦见日间所遇老人,前来致揖:“将军知杜回所以被获乎,是老汉结草以御之,因此颠踬被擒。”魏颗说:“我们素不相识,乃蒙相助,何以奉酬?”老人说:“我是祖姬之父,为报将军不用先人之乱命,善嫁我女,特效微力。”原来魏颗之父魏犨有一爱妾,名叫祖姬。魏犨每次出征,总要嘱咐魏颗,若我战死沙场,你要选择良配,善嫁此女,不要让她流离失所。后来病危时,又叫魏颗把祖姬殉葬,不使父亲在九泉之下孤独无伴。魏犨死后,魏颗并不用祖姬为殉。魏锜问,不记得父亲临终嘱托了吗?魏颗说,父亲平日吩咐必嫁此女是清醒之语,临终乃昏乱之言。孝子从治命,不从乱命。葬事完毕,魏颗就将祖姬另嫁士人。这就是成语“结草衔环”的由来!
魏颗一说完,众人唏嘘不已,想起了秦穆公赦免五百乡野草民偷宰秦公室宝马而食,不仅不治罪,相反理解他们生活的窘境而厚待之,他在韩原大战身陷死局,被这五百乡民奋身拼命相救;赵盾曾救下素不相识快饿死的猎人灵辄,后在桃园遭晋灵公与屠岸贾暗算,将被一群凶猛的藏獒包围咬死的时刻,灵辄及时赶到相救。人行善事终有善报啊……

晋景公明白暂时遏制住了东北方向危机,还有东与南面的事要解决,散席后,晋景公留下元帅士会和副统帅郤克商讨下一步对策。
“东面暂时安定,今之奈何?”晋景公急不可耐直接抛出话题。
士会目示郤克,他会其意,风轻云淡道:“秦国的反扑与报复随时会来,当然晋国不可能同时与三国交战,宜一一击破之。”
“此计甚好!”晋景公面露喜色:“谁个首当其冲?”
士会献言:“秦国虽遭重创,只是面临一将难求,仍然实力不可小觑。宜先易后难,三国中,齐国军队战斗力最末,并且历史上多次交锋,其败绩最多,对晋国尚存畏惧心理。”
“何以击之?”
“当然外交能解决问题最好,先礼后兵嘛,微臣愿出使齐国,陈以厉害,劝其‘回头是岸’,各相安好,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上策。”
“不可!”晋景公否决:“‘邲之战’中,中军与下军损失不小,补充与整训,需要元帅坐阵,不宜出使!”
郤克见机起身奏道:“微臣去一趟齐国。”
“那就有劳郤将军!”
此时齐国是齐顷公为国君,他是父亲齐惠公的小妾萧同叔子生的儿子。因为她地位卑贱,所以不敢说出来。生产时,她拿了一些柴草把儿子生在田野中,又不敢抚养他,生下后忍痛离去。有野猫过来喂奶,鹯鹰过来掩护他,有人看见,以为“吉人自有天佑”,就把他收养起来,因不知道是谁丢下的孩子,又在野外拾得,就给他取名叫“无野”。齐顷公依仗着祖父齐桓公留下来的雄厚国力,称雄于东方,想摆脱晋国的节制。楚国崛起后,齐国与楚国走得很近,大有联楚抗晋之势,又遣大军逼近鲁、卫两个小国,胁迫其成为附庸国。
郤克携带不菲的礼品,向齐国的都城临淄而去,一路奔驰,巴不得早点完成任务归国。在路途中,发现前面一辆极为普通的马车,却插着诸侯国通行的外交使节旗帜,“鲁”字随风飘扬。心里很高兴,因为路上有伴了,到了齐国也有伴,不会寂寞;同时又诧异,出使是代表国家的,应该气派的,不能太寒酸让人瞧不起,若是个级别低的官员,出使国会觉得被轻视,不当回事。抵近一瞥,原来里面坐着鲁国相国季孙行父。这个季孙行父可了不得,大权在握,如晋国的卿族一样,家族势力很大,执掌着鲁国朝政和财富,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也只有他坐比百姓好不到哪里去的普通马车出使,对方也不会怠慢的。于是赶前几步停在路边,下车到路中央恭恭敬敬行礼。
普通马车嘎然而止,季孙行父看到晋国的车在路边,又有晋国的副统帅持礼,连忙下得车来,他的腿不方便,一瘸一拐上前几步回礼。礼常寒暄过后,郤克热情邀请季孙行父乘自己的车,宣称可以一路聊天,其乐融融,时间也过得快。季孙行父一听,是这么回事,欣然同意。郤克扶着他上了车。
无巧不成书,两人聊着聊着,又遇上卫国相国孙良夫。他是赫赫有名的卫武公的后人,是当时的大外交家,遗憾的是其貌不扬,天生“独眼龙”,这种可以忽略不计的概率,偏偏摊到他身上。他被郤克牵至车上,和季孙行父相见,两人笑开了、乐开了,两人有不菲的友谊。孙良夫三年前曾到鲁国,与季孙行父相聚,代表两国结盟。这次他也是去出使齐国。三人心照不宣,都是因为齐顷公的好战挑衅压迫,被迫去齐国修好关系。郤克提议,三人一起见齐顷公,一起进行外交活动,这样人家好安排,能省去两次重复的仪式,搞一次欢迎仪式就可以了。季孙行父和孙良夫几乎同时称“善哉”。三人都是姬姓,几百年前就是一家人,此行目标一致,一路天南地北侃侃而谈笑声不断,不亦乐乎!后面发生的事情,是他们压根想象不到的!
齐国朝堂上,郤克、季孙行父、孙良夫一字儿排开,代表各自的国家晋见齐顷公,递交国家文书,表达和平与修好愿望。
有“客”自远方来,并且是三个国家同时来,齐顷公欣欣然满面春风,猛然间,发现了什么,强忍住笑,即行宣布:三天后,举行大宴,盛迎贵宾,齐国全体中层以上大夫出席。说罢,忙不迭赶紧离开,怕再待片刻笑出声来失态坏事,也不管人们议论如何。
回到后宫,齐顷公首先想到的是“孝敬”母亲:“三天后要举行盛大宴会,欢迎三个国家的重要人物来访,请母亲大人前去欣赏。”
萧同叔子满脸写着感动,她和儿子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年代,现在的一切来之不易,非常珍惜眼前拥有的,她知足:“我儿的心意领了,这种事女眷是不宜介入的,这点小事,我儿一定会办得妥妥当当的!”
“有好事我当然要想到母亲,让母亲享受一生中难以得到的享受!”
“什么好事,娘非得去?”
“不去,母亲会后悔一辈子!”
“啊,先说说看。”
齐顷公一副神秘状:“无以言诉,只有现场观摩。日后,无论多久,只要想起这个场面,会把自己笑坏的!”
萧同叔子将信将疑,这辈子各种事见得多了,琢磨半天,也想不到什么事,会有如此神奇效果。
三天后,齐国朝宫灿烂辉煌,齐乐温馨悠扬,一团美女轻歌曼舞,大夫们济济一堂,开心极了,仿佛又回到齐桓公时代。
齐顷公驾到,他把母亲安排在自己君位侧边的帷幕后,宣布迎接贵宾的大典开始。霎时,音乐止、美女退,全场寂静无声,都在等待着!
春秋史上最滑稽的场面出现在人们面前——
一个有驼背的侍从,引导着本就驼背的郤克;一个拐子扶着略有瘸腿的季孙行父;一个独眼龙侍从,牵着只有一只眼睛的孙良夫,鱼贯而行出现在朝堂上。
一开始,人们被这个富有创意的场面惊呆了,接着纷纷以袖捂面,让笑喷在袖子里面。突然,发出一阵女人的痛笑声,循声望去,只见帷幕一角大开,萧同叔子笑得前仰后合东倒西歪,齐顷公过去搀着母亲,陪着大笑不止。见国君和国母笑开了,人们不再克制,齐国朝堂之上,各种各样的哄笑声此起彼伏,成了纵情取笑的海洋!只有一个人不仅没有笑,反而紧绷着脸,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他是齐国大夫逢丑父,料定此举肯定会激怒使者和他们的国家,齐国将为之付出代价,甚至是沉重的代价!
郤克、季孙行父、孙良夫一时木然,很快反应过来,明白是在嘲笑自己,被齐国恶搞至极。郤克一怒之下,把引导者猛力掀倒在地,拂袖而去。季孙行父和孙良夫紧随离开。
逢丑父看得明白,愈加紧张,旋即追出去。
三人一刻也不想呆,巴不得插翅飞出齐国。郤克留下随从栾枝的孙子栾京庐处理事务,立即起程回国。在分手时,三人立誓,不报此人生大辱之仇,誓不为人!并相约归国后一定举兵联合攻伐齐国,活捉齐顷公!
听罢郤克满怀愤怒的奏报,晋景公及士会大吃一惊,深深被震撼了,对使节并且是出使国的重臣,哪有如此恶作剧的?使节是代表国家的,就不怕有报应、报复?现在的问题是,此行不仅没有修好关系,反而恶化了关系,晋国的外交形势与外部环境,变得更加严峻。
接着,郤克以急迫的态度与语气,提出立即发兵攻打齐国,鲁、卫两国必然响应并一起行动。
晋景公明白齐顷公侮辱了郤克,更侮辱了晋国,这个仇是一定要报的,但眼下时机不成熟,只能暂且忍耐。于是平静地和风悦耳劝导,可郤克倔强地昂着头,以至扭头别处。士会见他如此失礼,笑嘻嘻上前拉他坐下说话。突然,郤克甩开士会,几乎是似箭冲出朝宫。
完全出乎意外,君臣两人愕然。
士会很快反应过来:“国君切莫介意,郤将军失态,只是一时气糊涂了,这阵子气过去,又会好起来的。他出道起,一直与微臣合作,了解他。”
“元帅都没有介意,寡人岂能?”晋景公顺坡下驴,悻悻而去。
萧同叔子回到后宫,走一路笑洒一路,果真是一生中难碰得着的,果真是一种无法言喻的享受,不住地夸儿子有孝心,有好事记着孝敬娘。平静下来后,好奇地问:“天下竟有这样的巧事,一对一的丑八怪凑在一起,哪里弄来的呀?”
齐顷公一一回答。
“啊——”萧同叔子神色陡变,半响,缓缓道:“可不得了!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是这么大的人物,娘还以为是街头流浪汉呐……现在人呢?”
齐顷公醒悟过来,当时想的是好日子先过,没考虑后果。侍从来报:大夫逢丑父紧急求见!一想,逢丑父机智过人反应快,满朝大夫无人可敌,大有可能是为这事来的,忙奔出后宫。
闻得三个使者已经在归国的路上,逢丑父怎么劝都没用,反而增加了他们的愤怒,齐顷公一脸愁云:“事已至此,今之奈何?”
“能补救多少是多少。鲁、卫两个小国暂且不管,关键是晋国,郤克那里已无可挽回,他发誓若不报此仇,此生不过黄河。先派使者出访晋国,一定要见到晋景公与士会,深致歉疚,并表达愿两国长期友好之善意,使郤克在其国君与主帅面前话不好使!”
“有道理,甚好,你去安排吧!”
郤克实在无法忘记在齐国受到的奇耻大辱,这一幕不停地在眼前出现,盘绕在心头,调遣自己的郤家军,在边境地区驻守,做好随时进攻齐国的准备。每天上朝时,向晋景公提出讨伐齐国。晋景公不认可也不否定。他便提出可以不用晋国的兵,他郤家军足够打败齐国。晋景公环顾左右而言他。郤克掉转身子便离去,全不管满朝反应。这样的场景日复一日重复着。
人们不时听闻郤克闹事,不是家臣无端被毒打,就是纵马冲闯街市,或霸占别人的田亩……原来那个郤克不见了,现在的郤克令人望而生畏,不报复齐国,也许晋国无宁日。别人无可奈何,士会出面多次劝阻,一点效果都没有。
季孙行父派人来告知,鲁国已准备发兵攻打齐国,问郤克如何行动;孙良夫也派人来询问履行诺言的具体计划。他决不能失约,焦灼不已度日如年。守卫边境的将军带来四个齐国使者,说要见晋景公和士会元帅。郤克怒不可遏,立即抽剑杀死四人。旁边一众人大惊,因为即使两国交战,也有不斩使者的规定,现在尚未交战,这就等于宣战,没有回头路了!
郤克不屑一顾轻蔑一笑,挥剑一指齐国方向,大吼一长声,似欲刺破苍穹!
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