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迤沙拉彝族风情》
--探寻千年古镇迤沙拉
作者/侃珂
合诵/大树·路芳
春风轻拂着攀枝花的青山绿水,
金沙江流水蜿蜒穿梭于攀西大峡谷,
邂逅群山环绕的金沙江两岸,
吸引无数游客纷纷登上观景平台,
俯瞰阳光照耀下的世外桃源。
早在公元225年的拉鲊古渡之地,
从诸葛亮率兵平定南中之乱,
到明代洪武平滇后的驻防屯兵,
逐渐地形成彝汉民族融合的宜居家园,
并成为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
是否还会找到徐霞客、马可·波罗等中外著名旅行家,
都曾在此渡江进入云南的历史遗存景观。
这里还是中国远征军奔赴缅甸抗日的必经之路,
演绎着川西俚濮彝族迤沙拉的悠久史篇。
不知道有多少各地游客慕名而来,
漫步走进攀枝花仁和区平地镇的金沙江畔。
来到中国彝族第一村的迤沙拉古寨,
徜徉于绿树花草掩映下的乡村街巷,
驻足浏览迤沙拉民族文化广场上,
那幅介绍千年古镇迤沙拉的历史壁画,
揭秘地处蜀滇交汇要道的迤沙拉,
作为南丝绸路上必经的拉乍古渡天堑,
不知道有多少鲜为人知的历史遗存印迹,
成为游学攀枝花仁和区百里环线的打卡景观。
不知道有多少来自各地的游客,
漫步走过那些川滇特色的古巷院落,
浏览百年历史遗存的起家大院,
领略徽派老宅历史建筑文化的经典风范。
那一幅幅铭刻着迤沙拉历史记忆的壁画,
讲述着迤沙拉彝汉民族世代村民,
驻居在山峦起伏与沟壑纵横的沧海桑田腹地,
穿越兵荒马乱的古代南丝绸之路,
闯过那些人生沧桑的千难万险,
彰显着起家马帮子,毛家笔杆子、张家酒坛子、纳家包谷子的非遗传承历史画卷。
不知道吸引多少来自各地的游客,
络绎不绝地来到古朴而神秘的彝家村落,
驻足浏览迤沙拉民俗风情展览,
寻觅迤沙拉阅尽古道沧桑的历史片段。
游赏那些苏皖民族服饰、音乐和宗教习俗,
亲身体验羊皮鼓舞、谈经古乐、彝绣等非遗传承魅力,
筑造成为四川省影视剧拍摄基地,
见证了中国彝家第一村的历史文化变迁。
不少记录迤沙拉神秘传说的故事,
成为众多获奖微电影选拍的主题画面。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