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外滩,话历史》王红军
外滩位于上海市黄浦江畔,是上海的一个著名景点。在民国时期,外滩是列强租界的所在地。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随后的1845年,英国在上海设立了第一个租界。此后,其他列强国家如法国、美国等也相继在上海设立了租界。这些租界被称为“国中之国”,各自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和警察系统,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
外滩地区就是这些租界的核心区域,沿江一侧是各种风格迥异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大多数是银行、酒店、贸易公司等机构的所在地,展示了当时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繁华景象。直到1943年,国民政府才与英美等国签订了协议,废除了租界,结束了上海长达近百年的租界历史。春节初一期间,起来较迟,吃完饭已近10时多,打算先去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再去抗战遗址四行仓库,最后全家晚上休闲外滩,感受一下外滩的清末民国时,遗留的欧美风格建筑。
游览上海外滩景观,其中和平饭店和外白渡桥是不容错过的经典景点。和平饭店位于上海外滩,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建筑。它由南北两栋历史建筑构成,北楼有一个高达19米的墨绿色金字塔型铜顶,使其在外滩的建筑群中格外突出。它始建于1926年,是由英籍犹太商人维克多·沙逊创立的。饭店的设计融合了古典主义和装饰艺术风格,和平饭店自1929年开业以来,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包括孙中山、蒋介石和宋美龄、鲁迅、钱学深、卓别林等历史人物的活动。

饭店内部装饰艺术风格独特,包括铜雕花的大门、旋转式厅门、大理石地面和墙面拼花等。饭店内还有和平博物馆,展示着与饭店及上海相关的历史文物和照片,我们特意在和平饭店正门留个影,作为纪念。和平饭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54年,最初名为“中央饭店”,是西侨在上海建造的第一家带餐饮业的旅社。1906年,饭店经过重建,并更名为“汇中饭店”,1911年,孙中山在汇中厅出席全市各界举行的欢迎大会,并提出了著名的口号“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汇中饭店”拥有了上海最早的卫生设备和电梯,还有上海最早的屋顶花园,当时被称为“远东第一楼”,和平饭店名字是建国后1956年改称。
很多人都误认为和平饭店是杜月笙开的,和平饭店与杜月笙的典故是民国时,上海滩传奇故事的一部分。杜月笙,被尊称为“上海皇帝”,是民国上海时期的一个传奇人物。尽管历史上杜月笙从未成为和平饭店的老板,但和平饭店在他的影响力下成为了上海滩的一个避风港。在当时,无论是哪个社会阶层的人,只要踏入和平饭店的范围,就能得到保护。这种影响力源自于杜月笙是青帮大佬,在上海滩的庞大关系网和无与伦比的势力。
杜月笙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马仔一跃成为上海滩的霸主,与许多历史上重要的人物都有良好的关系,如戴笠、黎元洪、蒋介石也有交情。这些关系网使得他在上海的地位根深蒂固。现和平饭店本身也是当时上海的地标,使得和平饭店的名字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声名显赫,总的来说,和平饭店不仅是上海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更是上海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加上卓越的服务,使得它成为了上海不可磨灭的一部分,并继续传承着上海乃至中国的文化遗产。

在这个喜庆祥和的春节,我们漫步在上海外滩街头,感受这座繁华都市的韵味。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外白渡桥在灯光的映衬下,宛如一条璀璨的项链,点缀在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汇处。外白渡桥位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的河口附近,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也是近代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见证了上海的沧桑巨变。外白渡桥的设计独特,历史悠久,也让游客了解了上海历史,文化的绝佳地点。漫步在外白渡桥上,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华绝代的上海滩。这座百年老桥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沧桑巨变,承载着几代上海人的回忆。桥上的铆钉、钢梁,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千,是凡拍摄民国上海题材时电影电视剧,就少不了外白渡桥场景,也让外渡桥成为网红打卡桥。
站在桥上,我放眼望陆家嘴金融区,上海的金融中心。夜晚的陆家嘴,灯火辉煌,摩天大楼的灯光与天空中的星光相互辉映,形成一幅壮观的夜景。走在陆家嘴金融区的街头,可以看到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直插云霄。这些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周围的灯光,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其中,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东方明珠等标志性建筑,宛如巨人般矗立在那里,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活力。
陆家嘴金融区的夜景更加迷人,黄浦江两岸的建筑灯光倒映在江水中,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江面上的游船穿梭不息,船上的游客们欣赏着这美丽的夜景,纷纷举起相机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漫步在滨江大道上,可以感受到陆家嘴金融区的独特魅力。道路两旁的绿化带里,五彩斑斓的灯光映衬着绿树,给人一种宁静与舒适的感觉。而远处的摩天大楼,则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和无限潜力。陆家嘴金融区的夜景,既有现代化都市的繁华,又有江南水乡的韵味。这里的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和拍摄。
每到夜幕降临,陆家嘴金融区都会展现出它最美的一面,让人们流连忘返。行走在外白渡桥上,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魔幻世界。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融,东方与西方对话,共同谱写了一曲上海发展的壮丽篇章。这座桥,这条街,这片夜景,无不让人陶醉。在这个春节的夜晚,我感受到了上海的魅力,也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自豪。这座繁华国际大都市,正以它独特的韵味,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而我,也将带着这份美好的回忆,继续前行,探寻更多未知的世界。

作者简介:王红军、曾用名王子,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人,业余喜读各领域书籍。爱好登山、器械运动、旅行、摄影、美食。敬仰文学,擅用文字与图片抒发情感,追求文学里蕴藏的哲理与美好。在文学的世界里,聆听先贤的低语,感受岁月的沉淀,共享文学的盛宴。中国摄影网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网会员,江苏摄协会员,江苏摄影特约采编,连云港市镜花缘研究会理事,连云港市新闻摄影学会会员,连云港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海州区民协副秘书长,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学会会员,连云港市武术协会会员等。
